15.八角楼上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不是神话故事的是( )
A.大禹治水
B.拔苗助长
C.夸父追日
D.精卫填海
2.读课文《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
A.堵 B.疏
3.下面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疑视
B.察觉
C.一盏灯
D.握笔
4.大禹治水采取的办法是( )
A.用土堵塞洪水 B.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里
5.选出不是同类的一项是 ( )
A.将军 B.士兵 C.炮手 D. 军队
二、填空题
6.反义词
茂密—( )升起—( )清晰—( )中外闻名—( )
隐隐约约—( )奇怪—( ) 赛过—( )温暖—( )
7.拼一拼,写一写。
hóng shuǐ( )给百姓带来无数zāi nàn( )。大禹rèn wéi( )治水要紧,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治好了洪水,恢复了nóng yè shēng chǎn( )。
8.比一比,再组词。
被( )披( )令( )今( )炮( )跑( )
9.洪水退了。《大禹治水》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洪水终于退了, 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 的生活。
(2)你想学习禹的什么精神?( )
A.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B.只顾大家,不顾小家的精神。
10.多音字组词。
mò( ) dǎo( ) xínɡ( )
没 倒 行
méi( ) dào( ) hánɡ( )
三、现代文阅读
同步阅读。
炎帝创市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后人称他为“炎帝”。
一天,炎帝经过一户农家。主人留他吃饭。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谷物和蔬菜。主人抱歉地说:“我们只会种地,不会打猎、捕鱼,所以只能吃这些东西,要是有肉就好了。”
后来,炎帝经过一户猎人家。主人也留他吃饭。他家的饭桌上不仅有鹿肉、兔肉等各种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炎帝指着这些蔬菜问:“这些是你们自己种的吗 ”主人摆摆手,说:“不,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
炎帝想: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
后来,炎帝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从此,每天正午,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就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炎帝把交换物品的地方称作“市”,后来农村的赶集,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11.农户和猎人家的餐桌上分别有什么?是怎样得到的?连一连。
农户家 各种兽肉和谷物、蔬菜 自己种的
猎人家 只有谷物和蔬菜 打猎、和别人交换
12.炎帝受到了什么启发?用“ ”画出来。
13.根据这个启发,炎帝想出了什么主意?用“ ”画出来。
14.“市”的作用是
15.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打“√”。
①善于思考( ) ②关心民众生活( ) ③喜欢吃肉( )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________了很多河道,让洪水________河道,最后________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6.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流到 ②疏通 ③通过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 了很多河道,让洪水 河道,最后 大海里去。
17.联系上下文,说说“安居乐业”的意思。
18.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9.禹治水取得了什么成果?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四、书面表达
20.小朋友们,你在学校有没有关系亲密的同学?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是如何相处的?请你写一写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15.八角楼上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不是神话故事的是( )
A.大禹治水
B.拔苗助长
C.夸父追日
D.精卫填海
【答案】B
【详解】考查了对于神话故事等文学常识的了解。
A.是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B.是寓言故事。拔苗助长:讲的是以前有个人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借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C.是神话故事。夸父追日:最早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逐日"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D.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
2.读课文《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方法是( )
A.堵 B.疏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大禹治水》讲述了鲧和禹治水的故事,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该事迹也被多数中国古代文献所记载。可以得出大禹治水的方法是“疏”。
3.下面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疑视
B.察觉
C.一盏灯
D.握笔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疑视——凝视:(动)聚精会神地看:~窗外。[近]注视|凝望。
4.大禹治水采取的办法是( )
A.用土堵塞洪水 B.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里
【答案】B
【详解】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大禹治水》写了大禹他为了治理洪水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老百姓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
文中句子: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由此可知,大禹治水采取的办法是: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里。
故选B。
5.选出不是同类的一项是 ( )
A.将军 B.士兵 C.炮手 D. 军队
【答案】D
【详解】略
二、填空题
6.反义词
茂密—( )升起—( )清晰—( )中外闻名—( )
隐隐约约—( )奇怪—( ) 赛过—( )温暖—( )
【答案】 稀疏 落下 模糊 默默无闻 清清楚楚 平常 不如 寒冷
【解析】略
7.拼一拼,写一写。
hóng shuǐ( )给百姓带来无数zāi nàn( )。大禹rèn wéi( )治水要紧,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治好了洪水,恢复了nóng yè shēng chǎn( )。
【答案】 洪水 灾难 认为 农业生产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洪水、灾难、认为”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8.比一比,再组词。
被( )披( )令( )今( )炮( )跑( )
【答案】 被子 披着 口令 今天 炮火 跑步
【解析】略
9.洪水退了。《大禹治水》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洪水终于退了, 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 的生活。
(2)你想学习禹的什么精神?( )
A.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B.只顾大家,不顾小家的精神。
【答案】 农业生产 幸福 A
【解析】略
10.多音字组词。
mò( ) dǎo( ) xínɡ( )
没 倒 行
méi( ) dào( ) hánɡ( )
【答案】 埋没 倒塌 行走 没有 倒影 银行
【详解】略
三、现代文阅读
同步阅读。
炎帝创市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帝王,后人称他为“炎帝”。
一天,炎帝经过一户农家。主人留他吃饭。饭桌上摆满了各种谷物和蔬菜。主人抱歉地说:“我们只会种地,不会打猎、捕鱼,所以只能吃这些东西,要是有肉就好了。”
后来,炎帝经过一户猎人家。主人也留他吃饭。他家的饭桌上不仅有鹿肉、兔肉等各种兽肉,还有一些谷物和蔬菜。炎帝指着这些蔬菜问:“这些是你们自己种的吗 ”主人摆摆手,说:“不,这些东西是我打猎经过一户农家的时候,拿兽肉跟他们换的。”
炎帝想: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
后来,炎帝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从此,每天正午,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就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家拿出自己多余的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炎帝把交换物品的地方称作“市”,后来农村的赶集,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11.农户和猎人家的餐桌上分别有什么?是怎样得到的?连一连。
农户家 各种兽肉和谷物、蔬菜 自己种的
猎人家 只有谷物和蔬菜 打猎、和别人交换
12.炎帝受到了什么启发?用“ ”画出来。
13.根据这个启发,炎帝想出了什么主意?用“ ”画出来。
14.“市”的作用是
15.炎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打“√”。
①善于思考( ) ②关心民众生活( ) ③喜欢吃肉( )
【答案】11. 12.拿吃不完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这真是个好办法! 13.在人口聚居的中心地带让人们互相交换产品。 14.方便人们交换物品。 15.①√ ②√
【解析】略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________了很多河道,让洪水________河道,最后________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16.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①流到 ②疏通 ③通过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 了很多河道,让洪水 河道,最后 大海里去。
17.联系上下文,说说“安居乐业”的意思。
18.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9.禹治水取得了什么成果?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答案】16. ② ③ ① 17.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18.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19.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解析】略
四、书面表达
20.小朋友们,你在学校有没有关系亲密的同学?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是如何相处的?请你写一写吧。
【答案】示例:我今年8岁了,已经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在学校里,我有三个好朋友。他们都是性格开朗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我们有时玩捉迷藏,有时堆沙堡,有时跳舞……其中,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捉迷藏,每次玩捉迷藏,大家都争着藏起来,很害怕被抓到。我们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详解】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想一想——我在学校和谁最亲密?平时我们都玩什么游戏?玩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的心情如何?尽量写清楚。写完读一读,要做到语言通顺、条理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