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
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海陆的变迁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或许看完以后你就会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鱼、海螺、海藻等)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和 。
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
2.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等,都证明了海陆分布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地球“固定论”
地球“活动论”
探究
活动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第一个提出地球
“活动论”的人
是谁?
他从地图上偶然
发现什么现象?
提出什么学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德国气象学家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是不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大西洋
非
洲
南
美
洲
大陆漂移说的依据
①
②
③
④
①
南
美
洲
非 洲
大
西
洋
南美洲、非洲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古生物化石
南美洲、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南美洲、非洲动物的相似性
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 。
2.大陆漂移说的依据(课本P39~40图2.17-2.20)
(1)南美洲、非洲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2)南美洲、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南美洲、非洲动物的相似性。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却在大西洋两岸都有分布。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
3.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
(课本P40图2.18)
在 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两
洋在不断扩张,
洋在不断缩小。
看看太平洋和大西洋
的变化:
印度半岛的位置有
什么变化
南
亚欧
大陆
北美洲
非洲
美
洲
南极洲
洋
太
平
洋
太
平
洋
大
西
印度半岛
大西
太平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板块的运动
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 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这六大板块是 A 、B 、C 、 D 、E 、F 。
太平洋板块
亚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
比较 。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是: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
稳定
活跃
板块交界的地带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带
地
海
马
火
山
地
震
中
喜
拉
雅
环
带
震
地
山
火
洋
平
太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中国
日本
台湾
汶川地震的成因:
地处 板块
与 板块
的交界处,地
壳比较 。
亚欧
印度洋
活跃
位于
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形成( )、( )
张裂运动
碰撞挤压
板块运动
裂谷
海洋
( )缩小/消失;
形成高大( )
山脉
海洋
陆→海
海→陆
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非洲板块
红海两侧的 板块和 板块发生了 运动。
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
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东非大裂谷
亚欧板块
印度洋
板块
非洲
印度洋
张裂
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与非洲
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解释:
因为地中海两侧的 板块与 板块
发生 运动。
碰撞挤压
亚欧
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发生 运动形成的。
碰撞挤压
亚欧
印度洋
碰撞挤压
板块张裂
裂谷
海水侵入,形成海洋
(3)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 。世界上两大山系 山系、
山系都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
裂谷或海洋
山脉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科迪勒拉
3.不断变化中的地球面貌
(1)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
在不断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
在不断扩张。
(2)四大洋中, 在不断扩张,
在不断缩小。
(3) 板块挤入 板块下方,板块
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地中海
红海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亚欧
煤炭是古代植物深埋地底下演变而来的,而现在南极大陆的气候几乎不支持绿色植物生存。
这个事实说明南极洲原来的位置 (是/不是)寒带,它是后来 到现在位置的。
现代科考发现: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煤
漂移
不是
达标体验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气候的变化
C、大量的水土变化
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
现象是( )
A、形成裂谷 B、形成低谷
C、形成海洋 D、形成高山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D
D
D
达标体验
4、经常发生地震的台湾岛处在两大板块交界的
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A
5、澳大利亚所处的板块是( )
A、大西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B
达标体验
6、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我国( )
A、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B、地形多为山地、高原
C、地处地壳比较活跃地带
D、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7、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有煤,可以解释它的
原理是( )
A、板块构造学说 B、海底扩张学说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质力学
C
C
作业:
①完成辅导书《中考易》相关内容
②预习第三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