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讲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6 13:4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1]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体系总览 思维导图
必会知识 考点梳理拓展延伸易错警示
必会知识一 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量来源
(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也是来源于此。
2.大气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以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
(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必会知识二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1.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作用 表现形式 生活实例
削弱作用 吸收 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反射 云层愈厚,反射作用愈强(无选择性)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散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有选择性) 天空蔚蓝
保温作用 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多云的夜晚,气温较烟雾,浇水防冻晴朗的夜晚高;人造
拓展:保温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
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穿透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可生产反季节蔬菜。
2.地球和月球表面辐射过程
(1)月球没有大气,所以不能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与吸收,白天气温过高。没有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与大气逆辐射,夜晚气温低,故月球昼夜温差大于地球。
(2)地球比月球多了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吸收作用、大气层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和大气逆辐射。
必会知识三 大气的热力环流
1.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中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①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②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低气压量少时,A地近地面图下沉开乙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到上B A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大气垂直运动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对流层顶部风向民压高气压压;B、C两地空气收图缩下沉,上空空气密丙地面风向受热地面风向低气压度减小,形成低气压A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上空向气压低的B、C两地上空扩散。
③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
(1)城市热岛环流
①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生产释放大量人为热,导致城市气上升气流温高于郊区,形成“热岛”。引起郊区流向城区城市由郊区流向城区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郊区郊区高空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近地城市热岛环流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②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
①海风: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②陆风: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3)山谷风
①山风: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②谷风: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必会知识四 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作气压梯度,它产生了促使大气曲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形成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作用力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最终与风向垂直 与风向相反
大小 由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 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与下垫面状况有关
作用 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影响风速和风向 促使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减小风速,影响风向
(3)“左右手定则”判断风向
①北半球用右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面或等压线),大拇指指向即为风向。如右图A、B两点风向的判断(单位:hPa)。
②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风向。
2.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1)理想风:若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则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风速的大小与气压梯度力成正比。
(2)高空风:高空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风: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转角度一般为30℃—45℃。
3.在等压线图中确定某点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上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必备技能 典例精讲模型秒杀巧思妙解
必备技能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1]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③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答案】1.B 2.D
【解析】1.①、②、③分别来自太阳、地面和大气,①从太阳指向地面,②由地面指向大气,③由大气指向地面,因此①②③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根据上题可知,①②③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通过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将地面损失的部分能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对应③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而太阳辐射使地面升温、大气反射和大气的吸收都是削弱了太阳辐射,这三种作用都不会使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ABC错误。故选D。
必备技能二 热力环流
[例2](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一重庆一中校考期末)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半山坡,这样既能利用山谷风引起的云雾以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也能避免低温冻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武夷山茶叶种植易遭受冻害的直接原因是( )
A.谷底气流下沉 B.山顶气流下沉 C.山顶气流上升 D.谷底气流上升
4.低温冻害发生时,近地面气温、气压、气流状况是( )
A. B.
C. D.
【答案】3.B 4.C
【解析】3.在山区的夜晚,山坡降温幅度比山谷大,寒冷山坡气流沿山坡下沉,使得谷底寒冷气流聚集,且形成稳定的逆温结构,使得寒冷气流维持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谷底茶叶种植易遭受冻害,B符合题意;茶叶种植易遭受冻害,与谷底气流下沉、山顶气流上升、谷底气流上升等直接关系不大,排除ACD。故选B。
4.前一题分析可知,低温冻害发生时应在黑夜,黑夜山坡的冷却速度要快于山谷(地形封闭)且气温更低,谷地等温面上凸,谷地盛行上升气流,气压低于山坡,等压面下凹,山坡上的气流向下运行(山风),据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必备技能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例3]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左图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下右图为左图中M、N两点间某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完成下面小题。

5.右图反映的是( )
A.白天的热力环流 B.白天的热力环流吹海风
C.夜晚的热力环流 D.夜晚的热力环流吹陆风
6.如果右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西风,则高空Q与P之间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5.D 6.B
【解析】5.右图中近地面的风从M吹向N,也就是从陆地吹向海洋,应该叫陆风,说明M陆地近地面气温低于N海洋的气温,所以是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如果右图中近地面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西风,而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最终三力的合力使得风斜穿等压线,结合左图,可判断近地面高压在M西南侧;高空中低压在P西南侧,P、Q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因此高空P、Q之间的风向为东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必刷好题 基础演练能力提升巅峰突破
一、选择题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
A.B.C. D.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A
【解析】1.1000米之下有两个热泡,相同气压系统控制说明甲地的风向既要满足热泡1时的西北风,又要满足热泡②的偏西风,根据图示的等压线数值大小关系,A图中的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是由东北指向西南,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应形成偏东风,既不是西北风也不是偏西风,A错误;B图中甲地的气压梯度力方向由南指向北,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应形成偏东风,B错误;C图中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由东南指向西北,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偏南风,而在热泡1时风向需要是西北风,C错误;D图中甲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由西北指向东南,热泡1时,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和摩擦力的影响应是西北风(偏西风),在热泡2时远离地面摩擦力较小的情况下,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应形成西南风,西南风属于偏西风,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
2.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云层底部更接近地面辐射,受海面辐射的影响,降温慢,①正确;云顶远离地面,大气的长波辐射散热快,冷却剧烈,②正确;云底向下垫面辐射说明下垫面气温低,对流运动微弱,不符合题意,③错误;云顶海拔高,气温低,水汽不易蒸发,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2023·辽宁锦州·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考一模)武汉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市内陆地与包括长江、汉江及东湖在内的众多水域纵横交错,使得四季湿度偏大。由于每个相对独立的水域具有自己的湿度场、温度场和风场,形成局地风场环流。下表示意汉口江滩大气污染物观测点测得的江风、陆风四季风速和相对湿度,下图示意观测点夏季日均温度、湿度变化。读图和表,完成下面3-4小题。
季节 江陆风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相对湿度/%
春 江风 1.1 1.4 67.5
陆风 0.2 0.8 80.4
夏 江风 1.2 1.7 84.7
陆风 0.5 0.7 89.1
秋 江风 1.1 2.0 56.8
陆风 0.1 0.2 77.1
冬 江风 0.7 1.0 79.8
陆风 0.1 0.2 88.1
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同气压条件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数值越大越接近饱和。
3.下列关于武汉江陆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风风速小于陆风 B.夏季江风平均风速最大
C.相对湿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D.相对湿度极值与温度极值同步
4.江风相对湿度比陆风小是因为吹江风时( )
①气温高 ②蒸发量大 ③水汽少 ④饱和绝对湿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B 4.C
【解析】3.据材料可知,江风风速大于陆风,故A排除;平均风速江风在夏季最大,故B正确;相对湿度和气温呈负相关,故C排除;相对湿度极值滞后于温度极值,故D排除。故选择B。
4.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值水蒸气含量之比。相对湿度和气温呈负相关,江风相对湿度较小,是因为吹江风时为白天,白天气温高,饱和绝对湿度大。故①④正确;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增大,水汽增大,相对湿度会降低,故②③排除;故C正确;故排除A、B、D,选择C。
(2023·江西赣州·统考模拟)图甲、图乙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收集绘制的南京和北京风频,其中虚线,实线表示1月份或7月份,但因图例去失,城市和月份均没有标注,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推测可知( )
A.甲为北京,实线表示1月份 B.甲为南京,实线表示1月份
C.乙为北京,虚线表示7月份 D.乙为南京,实线表示7月份
6.虚线所示月份南京和北京风频差异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①地转偏向力②纬度位置③植被覆盖率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与①风频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西南季风 B.湖陆风 C.副热带高压 D.台风频繁登陆
【答案】5.D 6.A 7.C
【解析】5.读玫瑰风频图分析,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最远的风向,为当地的最大风频。甲图虚线盛行西北风,实线盛行偏南风,乙图虚线盛行东北风,实线盛行东南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南京和北京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北京纬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的次数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北京明显,故甲为北京,乙为南京,虚线表示1月份,实线表示7月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北京纬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的次数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北京明显,故甲为北京,乙为南京,虚线表示1月份风频。1月份我国受亚洲高压影响,主要盛行偏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及纬度位置的影响,位于北方地区的北京盛行西北风,位于南方地区的南京盛行东北风,导致1月份南京和北京风频差异明显,所以①②正确。植被覆盖率、海陆位置不是南京和北京冬季风频差异明显的因素,③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7.读图文分析,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北京纬度比南京高,其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的次数较南京多,而南京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北京明显,故甲为北京,乙为南京,①风频为7月份的西南风,该月长江流域多伏旱天气,南京长时间地处高压中心北侧,导致①风频形成,C正确;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不受西南季风影响,A错误;湖陆风的风向昼夜相反,而南京7月份风频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B错误;据所学可知,台风登陆次数每月屈指可数,D错误。故选C。
(2023·河北保定·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三模)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大致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表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数据。据此完成下面8-9小题。
表:我国部分省区年内地表净辐射量(单位:W*m-2)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90 120 190 450 580 610 620 590 490 300 150 100
乙 250 450 510 520 630 610 550 623 535 480 300 260
丙 330 570 590 610 490 500 680 670 620 550 460 350
8.甲、乙、丙代表的区域最可能是( )
A.河南黑龙江湖南 B.河南湖南黑龙江
C.黑龙江河南湖南 D.黑龙江湖南河南
9.丙区域5、6月份地表净辐射量偏低的原因是( )
A.天气 B.地势 C.植被 D.海陆
【答案】8.C 9.A
【解析】8.从题干材料看,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一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夏季我国普遍高温,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根据1月份的地表净辐射,结合三省的地理纬度,可以判断甲、乙、丙依次为黑龙江、河南、湖南,故选C。
9.湖南省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期,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A正确,地势、海陆状况不随月份变化,排除BD。根据上题可知,丙为湖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随季节变化也比较小,排除C。。故选A。
(2023·广东东莞·校考一模)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11.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答案】10.C 11.D
【解析】10.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飘向北,随着海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3时该地近地面吹偏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C正确;1时、7时、19时和该风向不对应,ABD错误。故选C。
11.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在沿海地区,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海陆风的形成主要是受下垫面性质影响,故图中高度较低的风向代表海陆风。15时风速最大,代表了海风较明显,为东南风,可推测陆地总体在海洋的西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四川遂宁·射洪中学校考模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个城市下穿隧道也越来越多。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内—较长下穿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出前后隧道内外温差最小 B.遂道内外温度日变化差异较小
C.6时隧道内外温差最大 D.隧道外部温差比内部小
14.该城市最可能是( )
A.呼和浩特 B.哈尔滨 C.汉中 D.银川
【答案】12.D 13.B 14.C
【解析】12.冬季隧道内外温度都比夏季低,该地位于我国,即位于北半球,故①②表示7月份隧道内外气温日变化,排除AB;③④表示1月份隧道内外气温日变化;白天隧道外部温度高,夜晚隧道内部温度高,隧道外温差大于内部,据图可看出④曲线气温日变化大于③,则④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变化曲线,D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D。
13.图中信息显示1月份隧道内外温差最大值出现在6时左右,7月6时隧道内外温差不是最大,AC错误;隧道内外温度日变化差异较小,B正确;隧道内昼夜温差小于隧道外,D错误;故选B。
14.由图示信息可知,隧道外最冷月气温在0℃左右,应靠近秦岭—淮河一线,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5时左右,而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地方时14时,说明图中学校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小时,图中学校应位于105°E附近。因此该城市最可能位于陕西,呼和浩特和哈尔滨排除,AB错误;汉中地处陕西,C正确;银川地处宁夏,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D错误。故选C。
(2023·浙江·统考模拟)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埃、烟粒和盐粒等的集合体。2023年4月12日,受北方沙尘传输影响,我国南方多地出现浮尘和灰霾天气。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灰霾天气发生会使(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16.针对灰霾污染地,下列情况会加剧污染的是( )
A.出现逆温 B.出现对流 C.大风天气 D.暴雨天气
【答案】15.B 16.A
【解析】15.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埃、烟粒和盐粒等的集合体,灰霾天气发生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B正确;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③)减弱,C错误;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④)增强,D错误;灰霾天气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A错误。故选B。
16.出现逆温时,大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会加剧污染,A正确;出现对流和大风天气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不会使污染加剧,BC错误;暴雨天气可将空气中的污染物通过雨水带至地面,故有雨后空气清新的说法,不会使污染加剧,D错误。故选A。
(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方位角是指以正北为0°,顺时针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度数。由于热力差异,山地地区的山坡和谷地之间往往会形成昼夜方向不同的气流,称为山谷风。上图为某日某山区风向(实线)及气温变化(虚线)示意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该地山风开始转为谷风时刻约为( )
A.9:00前后 B.10:00前后 C.17:00前后 D.18:00前后
18.该日18:00温度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小,夜幕降临 B.对流活动强,大雨倾盆
C.冷空气影响,冷锋过境 D.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
【答案】17.A 18.D
【解析】17.结合材料中关于方位角的解释,从图上信息看出,9点前后该地风向由偏东风转向偏西风,且气温也明显上升,说明此时为风向发生明显转换,且为山风转为谷风,A正确。10点前后已经为偏西风,不是山风开始转为谷风时刻,B错。17:00以及 18:00前后风向主要为偏西风转为偏东风,且气温下降,结合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此时应是谷风逐渐转为山风前后,CD错。故选A。
18.18时温度最低,若为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散热影响,温度最低应该为日出前后,A错误;若大雨倾盆,而雨后天气好转,保温作用更差,温度会更低,B错误;冷风过境可以降温,但夜晚加上锋后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会更低,C错误;山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促使这里快速降温,达到温度的最低点,而后空气受到地面辐射影响,温度有所上升。D正确。故选D。
某度假村坐落于湖面开阔的湖畔。在盛行风较弱时,度假村与湖泊之间形成的大气热力环流即湖陆风较为显著。图中示意该地湖陆风的近地面风向。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根据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图示中风向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造成该地湖陆风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不同 B.地势起伏不同 C.人类活动差异 D.地表比热容不同
【答案】19.D 20.D
【解析】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湖面气压高,度假村近地面气压较低,风从湖面吹向度假村,①错误,③正确;夜晚度假村近地面气压高,湖面气压低,风从度假村吹向湖面,②错误,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造成该地湖陆风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表比热容不同,使得近地面气温产生差异,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D正确;太阳辐射、 地势起伏相差不大,且不是主要原因,AB错误;人类活动不是造成该地昼夜风向变化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