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读南极科考站示意图,回答1~2题。
1.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2 070千米 B.2 670千米
C.2 570千米 D.2 220千米
2.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下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
A.呼和浩特(112°E,40°N) B.兰州(104°E,36°N)
C.南宁(108°E,23°N) D.杭州(120°E,30°N)
4.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图1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2中四个方向的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
A.海口 B.杭州 C.银川 D.北京
6.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据此完成7、8题。
7.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8.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我国东北某地(45°N,125°E)中学生小明某日发现,在家中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通过朝向正南的窗户既可看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日日出时,当地地方时大约是( )
A. 4:50 B. 6:00 C. 7:30 D. 8:00
10. 若该日为12月10日,则小明再次看到这种现象的日期可能是( )
A. 1月3日 B. 3月21日 C. 6月10日 D. 7月12日
王老师某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1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 5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9小时
12.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起飞地和降落地的经度差异
C. 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断层 (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有关图中岩石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形成时间顺序是②①④⑤ B.②主要由石英、云母和长石组成
C.⑤常含有化石且有层理构造 D.④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片麻岩
16.下列有关岩石②和⑤形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②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矿物晶体完整 B.②岩浆喷出形成锥形结构
C.⑤岩浆侵入海洋形成侵入岩 D.⑤岩石因海水侵入岩浆形成气孔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及地形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等高线(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中心区的地质地貌类型为( )
A.背斜山 B.背斜盆地 C.向斜山 D.向斜盆地
18.该地地形地貌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
A.侵蚀→岩浆侵入→沉积 B.沉积→侵蚀→岩浆喷发
C.沉积→岩浆侵入→侵蚀 D.岩浆侵入→侵蚀→沉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并用阴影画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北京时间是 时。
(3)图乙a、c、d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点。
(4)此时a的昼长为____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20. 读图,完成问题。(16分)
(1)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4分)
(2)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3)分析图中从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一般特点及成因。(6分)
21.(2020·全国I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4分)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地理10月考试参考答案
1-18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DBCCA CDCCA BBADB ABC
19.14分
(2)(23.5°N,45°E) ,17
(3) ①. a ②. d
(4) ①. 24 ②. 66.5°
20.16分(1)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出口处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1.16分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