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备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松备课】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2 09: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课 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第 五 单 元 化学方程式
第 1 课 时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并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通过举例已学过的化学反应,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解释常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
3.通过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能说出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和改变的粒子,从微观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
4.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发展简史,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学 习 目 标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自主 探 究
提出问题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猜想和假设
(1)在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红磷,按图组装;
(2)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3)点燃红磷,观察现象;
(4)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设计实验
实验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冷却后称量,天平仍然平衡。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气球的作用:防止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热导致装置中的气体膨胀,会使胶塞弹出,从而导致实验失败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锥形瓶
细砂
细砂
橡皮塞
橡皮塞
气球
气球
参加反应的红磷
五氧化二磷
参加反应的氧气
其它气体等
其它气体等
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 +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 五氧化二磷质量
实验分析
铁 + 硫酸铜 → 铜 + 硫酸亚铁
1.分组实验,组长分工,人人参与;
2.及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观察化学变化过程前后,天平是否保持平衡,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结论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3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反思交流
碳酸钠 + 盐酸 →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实验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生成的气体逸散
镁条在空气燃烧后,质量为什么变大?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反思交流
实验4:镁带燃烧前后质量变化
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罗蒙诺索夫
拉瓦锡
拓 展 延 伸
参加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
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变?
+
氧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氢分子
水分子
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讨 论 交 流
1.请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归纳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哪些方面一定不变,哪些方面可能改变,哪些方面一定改变。
2.分析为什么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的总质量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六个
不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的数目
元素化合价
两个可能改变
在化学反应中有六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收获了什么方法?
还有什么疑惑吗?
课 堂 达 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酒精溶解在55g水中形成60g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2L氢气和1L氧气点燃后,可生成3L水
D.完全电解10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是10g
D
2.生活中有时发生把亚硝酸钠误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02 B.NH3 C.N2 D.N02
D
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装置(天平省略)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4.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
A.12 g B.9 g C.4 g D.17 g
A
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 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B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