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2 09: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5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科学探究
2 .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
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
请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探究实验一
现象: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鼓起后瘪掉,天平仍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行实验
密闭体系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细砂
玻璃管
气球
白磷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引燃白磷)
(气球鼓起后瘪掉。气体热胀冷缩)
(不能,由于气压过大,瓶塞易被冲出)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
2、玻璃管有何作用?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白磷燃烧前后的对比思考:
反应前物质
反应后物质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空气)
氧气
氮气
白磷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剩余气体)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白磷
五氧化二磷
氧气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实验1小结:
m1        m2
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探究实验二
实验2小结: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m2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
生成物
  波义耳的实验在反应后测得生成物的质量增加了,为什么质量会增加?
讨论一下?
分 子
分裂
原 子
聚集成
新物质
新分子
重新组合
分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
O2
H2O
2、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宏观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5-5: 实验5-6: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为什么?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实验5-5: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气体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实验5-6: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
烟,有白色固体生成。
天平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一边。
原因:
1、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2、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m2
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试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知道了: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学了该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所以,氧化镁的质量要比镁条的质量大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要大
答:镁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
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反应物镁条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解释现象: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了
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应等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总质量,
由于生成的氧气扩散了,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40
2、求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24克镁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克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
3
B
(3)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A.m-n B.m+2-n C.m+2+n D.n-2
3、求物质的组成元素
(1)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
C,H
O
元素的种类不变
(2) 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A、NaOH B、H2SO4 C、H2 D、Cl2
B
4、求物质的化学式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1) O2+2SO2=2X, X的化学式为_____
SO3
(2)在X2+3Y2=2Z中,Z的化学式应是 。
(3)在X+2O2 =CO2+2H2O中,X的化学式为 。
XY3
CH4
1、( )镁带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坩埚及其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补充练习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D
3.在一密闭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让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它们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2 58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7 0 19
B
23
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增多
+19
+25
-58
+14
4、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A
“多变一”的反应
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不变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5、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反应前
反应后
B
6:2=3:1
4个
1种
6、“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C
2:2=1:1
质量守恒定律:前后原子的种类、全数保持不变。
3、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 )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D
参加
反应物的质量越来越少
反应物越来越少,生成物越来越多
4、密闭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实验说明( )
A、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由 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C、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D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A、X2Y3      B、XY3  
  C、X2Y6      D、 X2Y4
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C、H
O
B
小结
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内容
原因
原因
应用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化 学 方 程 式
第 二 课 时
谁能回答?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2.水电解后质量减轻了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上述几个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所以质量守恒
微观
宏观
二.化学方程式
自学P96 —97内容思考: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3)怎样读化学方程式?
(4)从化学方程式中知道哪些信息?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2.镁条+氧气
点 燃
氧化镁
3.Mg + O2
MgO
点 燃
What’s
This
I don’t know
Oh! I know this
C

CO2
O2
点燃
12
:
16×2
:
12+16×2
12
:
32
:
44
量的含义:1、每12份质量的碳
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什么式子 它可以提供
哪些信息 它怎么读呢
质的含义: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①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
② 表示反应条件
③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④ 表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各微粒的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
质的意义
量的意义
其他: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c.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数量都不变。
[练习]
从2H2O==2H2+O2中你知道什么?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水;
b.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32份质量的氧气和4份质量的氢气;
c.每2个水分子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说说下列化学式的含义
反馈练习: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燃烧生成水
收获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