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5.19 怀疑与学问 同步测试(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5.19 怀疑与学问 同步测试(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4 10:18:27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5.19 怀疑与学问 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辨析。A:步骤:应读作zhòu B:大儒:应读作rú D:辨伪去妄:应读作 wàng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停滞 营改增 来势汹汹 三皇五帝
B.懒惰 获得感 荒草萋萋 顾名思义
C.锻炼 新常态 鸦雀无声 变幻莫测
D.辩论 地条钢 默守成规 味同嚼腊
【答案】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和辨析。D:默守成规----墨守成规 味同嚼腊-----味同嚼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使用正确;
B: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使用正确;
C: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符合语境,属于望文生义,此处应改为“一马当先"”。使用错误;
D: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答案】C
【知识点】重复啰嗦;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语序不当,应将“发展”与“成长"的位置互换;
B:语义重复,删掉“约"或“左右";
D: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既然”改为“即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书”原指《尚书》。
B.据《史记》,五帝指伏羲、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古史辨》等。
D.《大学》是《礼记》的一篇,孔子把它独立出来,分章断句,加注释,成《大学章句》一书。
【答案】C
【知识点】文化典籍;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辨析。A:“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于《孟子尽心下》
B: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D:是“朱熹”而不是“孔子”把它独立出来,分章断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方法上属于道理论证。
B.本文开头引用的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文化”的概念比“学术”大。
【答案】C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不正确,标题“怀疑与学问”只是论题,而不是论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顺利地通过了这次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两句中的加点的“通过”都是动词。
B.“绿得发亮”“甩在地上”“万籁俱寂”“遮天蔽日”短语类型分别是后补、动宾、主谓、并列。
C.“夜深人静的时候,何大学问也常常感到阵阵悲凉。”其中,“夜深人静的时候”是状语,主干是:何大学问悲凉。
D.“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这个复句的第二层关系是并列关系。
【答案】D
【知识点】动词;转折复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A:句中的两个“通过”的词性分别是动词、介词。
B:“甩在地上”是动补短语;
C:句子的主干是:何大学问感到悲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学习和掌握,读基本的语法知识要了解并且牢固掌握,结合选项,逐项审读,判断正误。
8.下列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愚”是谦称自己不够聪明,“鄙人”是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B.读书人常常谦称自己为“小生”“晚生”“晚学”等,“在下”是谦称自己的地位不高。
C.在称呼对方时,中国古人常常抬高对方。比如,称对方为“阁下”,表示对方身份较高;称对方为“足下”,表示自己的身份在对方之下。
D.“令”是美好的意思,称呼自己的父亲可以说“令尊”,称呼自己的母亲可以说“令慈”。
【答案】D
【知识点】称谓;礼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
D“令”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亲属。称呼别人的父亲可以说“令尊”,称呼别人的母亲可以说“令慈”。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②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③语言有没有歧义;④ 转述是否得当。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怀疑与学问”点明了论题。
B.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作者所说的怀疑,是建立在动脑筋思索的前提下的,是真正求知、做学问的表现。
D.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准确,富有说服力。
【答案】B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解析】【分析】本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二、填空题
文学常识填空。
10.顾颉刚,字   ,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1.三皇指的是   、   、   ,五帝指的是   、   、   、   、   。
【答案】10.铭坚;古史辨学派
11.伏羲;神农;女娲;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10.顾颉刚,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是“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不仅主持校点“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还是苏州古城保护的最早发起人之一。1923年,他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认为中国远古传说是西周以后的人一步步造出来的。1926年,他将史学界古史辨伪文章汇印成《古史辨》第一册,并作长篇自述。当时史学界盛行疑古辨伪的学术风气,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成为其代表人物。古史辨派怀疑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儒家经典和封建道统所依据
的古史,具有反封建的积极一面,考证古史也是有成绩的。
故答案为:铭坚,古史辨学派
11.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故答案为:伏羲,神农,女娲,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2.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   (视察 省察)。
(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   (辨认 辨别)是非。
(3)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示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   (懒惰 懒散)。
【答案】(1)视察
(2)辨别
(3)启迪
(4)懒惰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1)视察: 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或现场检查工作 。省察: 反省检查自己 。根据语境,应选用视察。
(2) 辨别:分辨两种或两种以上东西。辨认:分辨并认知某种东西。根据语境,应选用辨别。
(3) 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迪:开导,启发。“启迪”不针对具体,“启发”针对具体。“启发”较为通俗,“启迪”则比较正规。一般的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用“启发”。而正规的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用“启迪 ”。根据语境,这里应选用启迪。
(4) 懒惰:中的懒、惰同义,都是懒的意思,所以懒惰只强调不肯去做。
懒散:当然也有懒惰,不肯去做的意思,但撇开相同语素“懒”来说,其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散”,漫无纪律,不受规矩的约束。根据语境应选用懒惰。
故答案为:视察;辨别;启迪;懒惰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此题应从词语的感彩方面辨析近义词的词义上的差别,意思辨清了,选用哪个词语就非常简单了。
三、语言表达
13.“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围绕这个论题写一个片段,适当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答案】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当同学请教你问题而你又给出答案时,切不可洋洋自得,做出看不起同学的动作,这样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一次考试的前夕,我复习时留心了一条十分精辟的谚语,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它带给我情感上的愉悦。以后我在看书时更仔细了,我的知识面扩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学会留心,会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学习的兴趣。
【知识点】举例论证;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论点和论据材料的关系。解答此题考生要理解论点,强调的是“要留心”因此要围绕“留心”来阐述,注意题干的要求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因此要举生活中实例来证明论点。如: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当同学请教你问题而你又给出答案时,切不可洋洋自得,做出看不起同学的动作,这样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一次考试的前夕,我复习时留心了一条十分精辟的谚语,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它带给我情感上的愉悦。以后我在看书时更仔细了,我的知识面扩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学会留心,会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学习的兴趣。
故答案为: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当同学请教你问题而你又给出答案时,切不可洋洋自得,做出看不起同学的动作,这样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一次考试的前夕,我复习时留心了一条十分精辟的谚语,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它带给我情感上的愉悦。以后我在看书时更仔细了,我的知识面扩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学会留心,会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学习的兴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和论据材料的理解。解答此题更重要对论点的分析,注意平时的积累,所举事例要与观点一致。
14.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   ,   ,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答案】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分析例句的特点可知,先要选定一个对象,然后采用"不只是…....更是.…....”的句式,可以选取朋友、读书、旅行等。
故答案为: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点评】仿句要求: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四、综合题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创新精神,班级举办了一次以“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5.下面两幅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16.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和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的澡盆水、台风都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南半球的则呈顺时针方向,赤道的不会有旋涡。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材料二 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雷达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让其恢复视力。
17.班会上,一位同学写了一段话准备发言,但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
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明丽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 , , , 。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正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真我的人,才发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①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②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答案】15.示例一: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二: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16.示例:科学家们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多角度思考问题,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从而有新的发现。
17.①示例: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②发动;推动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图表信息;材料探究;主题活动;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①认真审题,明确要求。②仔细观察图片,全面准确捕捉信息。③表达注意事项: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表达要得体、简洁、连贯。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3)①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②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15.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示,根据图示中的汉字标示,即可作答。根据图中的文字信息,当有“疑惑”“惊叹”“好奇”交织在一起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理解为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故答案为: 示例一: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二: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16.阅读两则材料,结合材料内容,材料一美谢皮罗教授从澡盆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进而大胆地推断;材料二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人类模仿生物特点来发明制造。再结合课文“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大胆质疑,多角度思考问题, 就能从平常中获得知识。还有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论据,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
故答案为: 示例:科学家们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多角度思考问题,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从而有新的发现。
17.“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明丽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围绕质疑精神展开。这两句话把生命比作歌、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上,要运用生命如+喻体,或+形容词+或+形容词,正是有了质疑精神,+才四字短语。据此分析仿写句子即可。比如: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才发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中,发动和进步搭配不当,应将发动改为推动。
故答案为: ①示例: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②发动;推动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 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 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2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8.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9.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20.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21.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过程;中心论点;补充论据;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问题,解答时需要阅读文章分清楚层次,然后概括层次内容,最后用标志性的词语,如:首先、然后、其次,最后等串联即可。
(3)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道理论据。
(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18.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本文的标题给出了论证的话题,文章主要围绕着阅读的“入”与“出”来展开论述,作者在开篇第一段就用设问句摆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读书取得效果,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故答案为: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9.本文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阐释什么是“入”,再以朱熹的话和苏轼读陶渊明《饮酒》的体会论述“入”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接着阐释什么是“出”,再以哲学家叔本华的主张和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事例论述“出"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故答案为: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20.仔细阅读材料,叶圣陶的话,主要表现读者可以通过文字去了解作者的心,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结合文章中表述的内容来看,阐述的是阅读中的“入”,和第②段的内容一致,放入此段起到道理论据的作用。
故答案为: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21.第④段主要写了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是举例论证,目的在于以苏轼的例子论证“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怀疑与学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於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於何书?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书是何时人着的? 著者何以知道?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有什麼科学根据?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於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对於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鍊出来的。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 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 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於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於流俗传说,就是对於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24.“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25.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22.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3.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24.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5.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中心论点;分论点;怀疑与学问;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
(2)本题考查分论点的筛选与关系辨析。分论点往往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的中心句,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的阐述,所在位置可能在段首、段中或段尾。
(3)本题考查品析议论文语言的能力。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答题时要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思,最后加上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等语句。
(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22.本文的标题给出论题,阅读全文的内容,特别是文首引用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和“‘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可知,作者的观点蕴含在程颐和张载所说的话当中,即: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或用自己的话表述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故答案为: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3.本文前两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着③至⑤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最后第⑥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具体指出怀疑的作用,由消极方面到积极方面,所以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答案为: 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24.结合语境,“一切”表明范围,强调是全部;“常常”是“经常”的意思,表示大部分情况如此,说明也有少数特殊的情况;这两个词都起到修饰限制性作用。这句话表明:所有的搞学问的人,要对已经成系统的学问(过去学者的学说,书中的学说),经常提出疑问以求学问发展,从而推动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切、常常”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故答案为: 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5.首先,明确论证方法。从“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和“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可知,本句先从正面论述怀疑的重要性,讲述如何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接下来从反面论述,不进行怀疑的研究学问,就是盲从与迷信。这是正反对比论证。接着回答作用,结合对比论证答题格式“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作答。本句将治学中具有怀疑的重要性与不具有怀疑的危害性进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本段的论点“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5.19 怀疑与学问 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停滞 营改增 来势汹汹 三皇五帝
B.懒惰 获得感 荒草萋萋 顾名思义
C.锻炼 新常态 鸦雀无声 变幻莫测
D.辩论 地条钢 默守成规 味同嚼腊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书”原指《尚书》。
B.据《史记》,五帝指伏羲、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古史辨》等。
D.《大学》是《礼记》的一篇,孔子把它独立出来,分章断句,加注释,成《大学章句》一书。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方法上属于道理论证。
B.本文开头引用的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文化”的概念比“学术”大。
7.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顺利地通过了这次考试。”“通过这次考试,他发现了问题。”两句中的加点的“通过”都是动词。
B.“绿得发亮”“甩在地上”“万籁俱寂”“遮天蔽日”短语类型分别是后补、动宾、主谓、并列。
C.“夜深人静的时候,何大学问也常常感到阵阵悲凉。”其中,“夜深人静的时候”是状语,主干是:何大学问悲凉。
D.“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这个复句的第二层关系是并列关系。
8.下列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愚”是谦称自己不够聪明,“鄙人”是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B.读书人常常谦称自己为“小生”“晚生”“晚学”等,“在下”是谦称自己的地位不高。
C.在称呼对方时,中国古人常常抬高对方。比如,称对方为“阁下”,表示对方身份较高;称对方为“足下”,表示自己的身份在对方之下。
D.“令”是美好的意思,称呼自己的父亲可以说“令尊”,称呼自己的母亲可以说“令慈”。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怀疑与学问”点明了论题。
B.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C.作者所说的怀疑,是建立在动脑筋思索的前提下的,是真正求知、做学问的表现。
D.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准确,富有说服力。
二、填空题
文学常识填空。
10.顾颉刚,字   ,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1.三皇指的是   、   、   ,五帝指的是   、   、   、   、   。
12.请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   (视察 省察)。
(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   (辨认 辨别)是非。
(3)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   (启示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   (懒惰 懒散)。
三、语言表达
13.“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围绕这个论题写一个片段,适当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
14.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   ,   ,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四、综合题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科学创新精神,班级举办了一次以“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5.下面两幅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能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16.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和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的澡盆水、台风都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南半球的则呈顺时针方向,赤道的不会有旋涡。他就此发表的论文震惊科坛。
材料二 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雷达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膜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让其恢复视力。
17.班会上,一位同学写了一段话准备发言,但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完成。
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明丽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 , , , 。体味生命的价值,品味人生的意义,正是有了敢于质疑、坚持真我的人,才发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①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②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 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 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0.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2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怀疑与学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己亲自去观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於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便轻信,便是怀疑的精神,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於何书?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书是何时人着的? 著者何以知道? 著者何以知道?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 有什麼科学根据? 有什么科学根据?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於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个步骤以后,那本书才是我的书,那种学问才是我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 对於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躲懒。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学问。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鍊出来的。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 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 ,幼时读朱子的《大学 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 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於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於流俗传说,就是对於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24.“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25.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辨析。A:步骤:应读作zhòu B:大儒:应读作rú D:辨伪去妄:应读作 wàng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答案】D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和辨析。D:默守成规----墨守成规 味同嚼腊-----味同嚼蜡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3.【答案】C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A:开卷有益:只要打开书本读书就会有益处。使用正确;
B: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使用正确;
C: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符合语境,属于望文生义,此处应改为“一马当先"”。使用错误;
D: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答案】C
【知识点】重复啰嗦;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语序不当,应将“发展”与“成长"的位置互换;
B:语义重复,删掉“约"或“左右";
D: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既然”改为“即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5.【答案】C
【知识点】文化典籍;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辨析。A:“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于《孟子尽心下》
B: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D:是“朱熹”而不是“孔子”把它独立出来,分章断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6.【答案】C
【知识点】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不正确,标题“怀疑与学问”只是论题,而不是论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7.【答案】D
【知识点】动词;转折复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A:句中的两个“通过”的词性分别是动词、介词。
B:“甩在地上”是动补短语;
C:句子的主干是:何大学问感到悲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学习和掌握,读基本的语法知识要了解并且牢固掌握,结合选项,逐项审读,判断正误。
8.【答案】D
【知识点】称谓;礼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
D“令”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亲属。称呼别人的父亲可以说“令尊”,称呼别人的母亲可以说“令慈”。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②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③语言有没有歧义;④ 转述是否得当。
9.【答案】B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解析】【分析】本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答案】10.铭坚;古史辨学派
11.伏羲;神农;女娲;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10.顾颉刚,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是“古史辨”学派创始人,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不仅主持校点“新中国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二十四史及《清史稿》,还是苏州古城保护的最早发起人之一。1923年,他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认为中国远古传说是西周以后的人一步步造出来的。1926年,他将史学界古史辨伪文章汇印成《古史辨》第一册,并作长篇自述。当时史学界盛行疑古辨伪的学术风气,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成为其代表人物。古史辨派怀疑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儒家经典和封建道统所依据
的古史,具有反封建的积极一面,考证古史也是有成绩的。
故答案为:铭坚,古史辨学派
11.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故答案为:伏羲,神农,女娲,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2.【答案】(1)视察
(2)辨别
(3)启迪
(4)懒惰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1)视察: 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或现场检查工作 。省察: 反省检查自己 。根据语境,应选用视察。
(2) 辨别:分辨两种或两种以上东西。辨认:分辨并认知某种东西。根据语境,应选用辨别。
(3) 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启迪:开导,启发。“启迪”不针对具体,“启发”针对具体。“启发”较为通俗,“启迪”则比较正规。一般的场合、小的方面、较浅的知识理论,用“启发”。而正规的场合、大的方面、较深的知识理论,用“启迪 ”。根据语境,这里应选用启迪。
(4) 懒惰:中的懒、惰同义,都是懒的意思,所以懒惰只强调不肯去做。
懒散:当然也有懒惰,不肯去做的意思,但撇开相同语素“懒”来说,其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散”,漫无纪律,不受规矩的约束。根据语境应选用懒惰。
故答案为:视察;辨别;启迪;懒惰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此题应从词语的感彩方面辨析近义词的词义上的差别,意思辨清了,选用哪个词语就非常简单了。
13.【答案】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当同学请教你问题而你又给出答案时,切不可洋洋自得,做出看不起同学的动作,这样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一次考试的前夕,我复习时留心了一条十分精辟的谚语,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它带给我情感上的愉悦。以后我在看书时更仔细了,我的知识面扩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学会留心,会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学习的兴趣。
【知识点】举例论证;评价启示、反思感悟等开放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论点和论据材料的关系。解答此题考生要理解论点,强调的是“要留心”因此要围绕“留心”来阐述,注意题干的要求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因此要举生活中实例来证明论点。如: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当同学请教你问题而你又给出答案时,切不可洋洋自得,做出看不起同学的动作,这样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一次考试的前夕,我复习时留心了一条十分精辟的谚语,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它带给我情感上的愉悦。以后我在看书时更仔细了,我的知识面扩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学会留心,会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学习的兴趣。
故答案为: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留心。当同学请教你问题而你又给出答案时,切不可洋洋自得,做出看不起同学的动作,这样会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一次考试的前夕,我复习时留心了一条十分精辟的谚语,虽然没有考到,但是,它带给我情感上的愉悦。以后我在看书时更仔细了,我的知识面扩宽了,视野也开阔了。学会留心,会丰富我们的智慧,增强学习的兴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和论据材料的理解。解答此题更重要对论点的分析,注意平时的积累,所举事例要与观点一致。
14.【答案】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分析例句的特点可知,先要选定一个对象,然后采用"不只是…....更是.…....”的句式,可以选取朋友、读书、旅行等。
故答案为: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点评】仿句要求: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答案】15.示例一: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二: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16.示例:科学家们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多角度思考问题,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从而有新的发现。
17.①示例: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②发动;推动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图表信息;材料探究;主题活动;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①认真审题,明确要求。②仔细观察图片,全面准确捕捉信息。③表达注意事项: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表达要得体、简洁、连贯。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3)①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②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15.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示,根据图示中的汉字标示,即可作答。根据图中的文字信息,当有“疑惑”“惊叹”“好奇”交织在一起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理解为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故答案为: 示例一: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二: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16.阅读两则材料,结合材料内容,材料一美谢皮罗教授从澡盆水的旋涡总是呈逆时针方向,进而大胆地推断;材料二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人类模仿生物特点来发明制造。再结合课文“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大胆质疑,多角度思考问题, 就能从平常中获得知识。还有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论据,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
故答案为: 示例:科学家们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多角度思考问题,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从而有新的发现。
17.“生命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嘹亮动人”“生命如画,或明丽或素雅,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美丽动人”围绕质疑精神展开。这两句话把生命比作歌、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上,要运用生命如+喻体,或+形容词+或+形容词,正是有了质疑精神,+才四字短语。据此分析仿写句子即可。比如: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才发动了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中,发动和进步搭配不当,应将发动改为推动。
故答案为: ①示例:生命如酒,或浓烈或清香,正是有了质疑的精神,才醇厚诱人②发动;推动
【答案】18.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9.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20.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21.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过程;中心论点;补充论据;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问题,解答时需要阅读文章分清楚层次,然后概括层次内容,最后用标志性的词语,如:首先、然后、其次,最后等串联即可。
(3)本题考查给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然后再根据论点及论据内容分析其是否能充当本文的道理论据。
(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18.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本文的标题给出了论证的话题,文章主要围绕着阅读的“入”与“出”来展开论述,作者在开篇第一段就用设问句摆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读书取得效果,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故答案为: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9.本文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阐释什么是“入”,再以朱熹的话和苏轼读陶渊明《饮酒》的体会论述“入”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接着阐释什么是“出”,再以哲学家叔本华的主张和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事例论述“出"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故答案为: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
20.仔细阅读材料,叶圣陶的话,主要表现读者可以通过文字去了解作者的心,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结合文章中表述的内容来看,阐述的是阅读中的“入”,和第②段的内容一致,放入此段起到道理论据的作用。
故答案为: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21.第④段主要写了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是举例论证,目的在于以苏轼的例子论证“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举例论证。通过举苏轼阅读陶渊明《饮酒》诗的事例,论证了“在熟读基础上的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这个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答案】22.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3.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24.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5.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中心论点;分论点;怀疑与学问;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的提炼和概括。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文章的标题,或出现在文章的首尾段,但也有的议论文论点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自己概括。
(2)本题考查分论点的筛选与关系辨析。分论点往往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的中心句,是对中心论点的具体的阐述,所在位置可能在段首、段中或段尾。
(3)本题考查品析议论文语言的能力。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答题时要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思,最后加上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等语句。
(4)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22.本文的标题给出论题,阅读全文的内容,特别是文首引用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和“‘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可知,作者的观点蕴含在程颐和张载所说的话当中,即: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或用自己的话表述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故答案为: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3.本文前两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着③至⑤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最后第⑥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具体指出怀疑的作用,由消极方面到积极方面,所以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答案为: 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24.结合语境,“一切”表明范围,强调是全部;“常常”是“经常”的意思,表示大部分情况如此,说明也有少数特殊的情况;这两个词都起到修饰限制性作用。这句话表明:所有的搞学问的人,要对已经成系统的学问(过去学者的学说,书中的学说),经常提出疑问以求学问发展,从而推动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切、常常”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故答案为: 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5.首先,明确论证方法。从“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和“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可知,本句先从正面论述怀疑的重要性,讲述如何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接下来从反面论述,不进行怀疑的研究学问,就是盲从与迷信。这是正反对比论证。接着回答作用,结合对比论证答题格式“将……和……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作答。本句将治学中具有怀疑的重要性与不具有怀疑的危害性进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本段的论点“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