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6.25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测试(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6.25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测试(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4 12:03:15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6.25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淘气(táo) 威武 戗金(qiàng) 岔气
B.丫鬟(huan) 嘱付 麈尾(lù) 规矩
C.四楞(léng) 铁锨 镌刻(juàn) 衣棠
D.筵席(yàn) 裙子 砒霜(pī) 促侠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全部正确
B:麈尾(lù)——(zhǔ)
C:镌刻(juàn)——(juān);衣棠——衣裳
D:筵席(yàn)——(yán);促侠——促狭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径 予备 岔气 B.越发 发怔 淘气
C.商议 嘱咐 秋爽斋 D.侍立 碗筷 巾帕
【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予备”应为“预备”。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形。写错的原因是由于习惯性误写、多音字误写和形近字误写等。学习和复习时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同时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便查缺补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B.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支撑,忍耐)
C.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认真详细)
D.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爱捉弄人)
【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C“仔细老太太说”意思是当心老太太说。仔细:当心,小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句的谓语是“进”。
B.“厚道”“齐整”“取笑”都是形容词。
C.“收拾残桌”是动宾短语,“吃酒吃饭”“弯腰屈背”是并列短语。
D.“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
【答案】B
【知识点】动词;形容词;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B:“取笑”是动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对语法知识的判断,具体考点有:词性判别、短语类型分析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并学会运用,培养对句段的赏析能力;基本知识等常考,一定要牢记。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语言描写)
B.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C.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D.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答案】D
【知识点】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D:该句属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种类,然后结合句子去分析。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⑤③①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话题是《红楼梦》中的两句诗。由①中的“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和④中的“皆是血”“辛苦”可知,④应放在首句,承前亮出诗句,①从诗句说开,谈体会;⑤由这两句诗联系今天,引出编者最想说的话;③紧承⑤,是想说的话的内容;②紧承③,是对③中诗句的解释,表达对作者与读者一路同行的感激之情。因此最恰当的顺序应是④①⑤③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B.“闪送”创立同城速递新样本。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以上城市。
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语义重复,“逾”和“以上”语义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C成分残缺,这句话缺少与“养成”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名著”后面加上“的习惯”。
D主宾搭配不当,主语“我们的祖先”和宾语中心语“文明古国”不搭配,可删去“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8.对课文《 刘姥姥进大观园 》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中众人的几次大笑不仅能反映各个人物的性格,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凤姐和鸳鸯是故意让刘姥姥出丑的,她们的做法是出于对农家人的看不起。
C.刘姥姥身份低微,进入大观园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她是个乐观、风趣的人。
D.刘姥姥话语中多用方言,引人发笑,这正是她朴实敦厚的表现,她丝毫不做作,有一种本真美。
【答案】B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B.凤姐和鸳鸯设局让刘姥姥出丑不是出于对农家人的轻视,否则就不会在事后向刘姥姥坦白、道歉了。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基本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做到对名著的基本内容的了解,和对其经典情节的理解,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二、填空题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答案】林黛玉;贾宝玉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绰号“混世魔王”,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宫,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他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林黛玉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故答案为:林黛玉;贾宝玉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积累。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0.文学常识填空。
曹雪芹,名   ,字   ,清代   家。《红楼梦》以   、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   、   、   、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答案】霑;梦阮;小说;贾宝玉;林黛玉;贾;王;史;薛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故答案为:霑;梦阮;小说;贾宝玉;林黛玉;贾;王;史;薛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三、语言表达
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11.体育课上,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明参加体育运动?
12.假如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答案】11.示例:小明,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12.示例: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的话,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做到:①言之有“礼”。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我们说话时要紧扣话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要做到清楚、明白。③言之有“序”。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2)本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此提建议要注意:①有内容,且直切主题,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②说话有理有据,力求意明句畅;③语言简明,要满足题目的要求,简明作答。
11.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着重于邀请。在邀请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委婉。语气不能生硬,让人能够欣然接受;同时要还要有说服力,能起到欣然接受的效果。本题比较简单,有称呼,语言委婉,从参加体育运动的好处方面说清楚原因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小明,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12.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着重于建议。在建议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委婉而又有说服力。语气不能生硬,让人能够欣然接受;同时要还要有说服力,能起到接受的效果。注意身份,要用敬语,建议要说明建议的原因(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和建议内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故答案为:示例: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的话,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
13.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举出两个因善于“怀疑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事例。
【答案】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就是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的;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的结论,从而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知识点】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也就是说所举实例一定要能证明"怀疑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如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第一次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偏见,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神话。
故答案为: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就是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的;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的结论,从而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选择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明确观点,注意平时的积累,选取的材料要与观点一致。
四、综合题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众人先还发征,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chà(
)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笑chà(   )了气 揉揉(   ) 蹲着(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薛姨妈也掌不住”一句中“掌”的意思是   。
(4)将画线句子改成肯定句。
(5)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众人笑态各异的场面。
【答案】(1)岔;róu;dūn
(2)发征;发怔
(3)同“撑”,支撑,忍耐
(4)地下每一个都弯腰屈背
(5)动作;神态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解析】【分析】(1)“岔”不要写成“叉”。蹲:膝盖弯曲,大腿靠紧靠小腿,身体向下。不要读成“尊”的读音。
(2)“征”和“怔”音同形近,注意根据词义判断正误。发怔:fā zhèng:发呆,不灵活。
(3)注意词义的古今差别。“掌”,今义是“手掌,掌控,掌握”等意思,句中是“支撑,忍耐”的意思。
(4)“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改写成肯定句时,要注意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如:“不得不”含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意思,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等词。而“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无一个不”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都”等词。
(5)此段描写了众人笑时的动作,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神态各异的笑刻画得惟妙惟肖。所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故答案为:⑴1、岔
2、róu
3、dūn
⑵1、发征
2、发怔
⑶ 同“撑”,支撑,忍耐
⑷ 地下每一个都弯腰屈背
⑸1、动作
2、神态
【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3)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5)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及各种描写方法的特征,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5.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16.作者刻画刘姥姥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刘姥姥的形象
17.作者通过这场笑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5.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16.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7.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说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
(2)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3)本道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解答本题除了要通读文章之外,还需结合作者所写作品的时代背景,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15.根据第一段的“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可知,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故答案为: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16.根据“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可知,作者刻画刘姥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隐忍;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淳朴,善良,善于察言观色;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7.通读文章可知,刘姥姥进大观园后,为了哄贾母开心,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得到些恩惠,不得不装疯卖傻表演了一场“笑”剧。在这场“笑”剧的背后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从“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等语句可以看出,小说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青儿只是笑,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刘姥姥道:“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的。我想姑奶奶的病不要撞着什么了罢?”平儿听着那话不在理,便在背地里扯他。刘姥姥会意,便不言语。那里知道这句话倒合了凤姐的意,扎挣着说:“姥姥你是有年纪的人,说的不错。你见过的赵姨娘也死了,你知道么?”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刘姥姥道:“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这句话又招起凤姐的愁肠,呜呜咽咽的哭起来了。众人都来解劝。
巧姐儿听见他母亲悲哭,便走到炕前用手拉着凤姐的手,也哭起来。凤姐一面哭着道:“你见过了姥姥了没有?”巧姐儿道:“没有。”凤姐道:“你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就和干娘一样,你给他请个安。”巧姐儿便走到跟前,刘姥姥忙着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不来,你还认得我么?”巧姐儿道:“怎么不认得。那年在园里见的时候我还小,前年你来,我还合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也没有给我,必是忘了。”刘姥姥道:“好姑娘,我是老糊涂了。若说蝈蝈儿,我们屯里多得很,只是不到我们那里去,若去了,要一车也容易。”凤姐道:“不然你带了他去罢。”刘姥姥笑道:“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他顽,拿什么给他吃呢?这倒不是坑杀我了么?”说着,自己还笑,因说:“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我们那里虽说是屯乡里,也有大财主人家,几千顷地,几百牲口,银子钱亦不少,只是不像这里有金的,有玉的。姑奶奶是瞧不起这种人家,我们庄家人瞧着这样大财主,也算是天上的人了。”凤姐道:“你说去,我愿意就给。”刘姥姥道:“这是顽话儿罢咧。放着姑奶奶这样,大官大府的人家只怕还不肯给,那里肯给庄家人。就是姑奶奶肯了,上头太太们也不给。”巧姐因他这话不好听,便走了去和青儿说话。两个女孩儿倒说得上,渐渐的就熟起来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113回,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选文中的情节发生在贾府败落之后,贾老太太已过世,凤姐也将不久于人世。
18.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19.第一次进大观园时,凤姐和鸳鸯导演着刘姥姥出尽洋相,而现在凤姐却和刘姥姥平和地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感态度上的变化呢?
20.结合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情况,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8.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并看望病危的凤姐。
19.那时贾母还在,凤姐和鸳鸯都为讨好老太太而戏弄刘姥姥。而现在贾府家境败落,贾母也已去世,凤姐也病危,她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20.刘姥姥是一位开朗、喜言笑、朴实又比较世故,更懂得知恩图报的农村妇女。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说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2)本道题考查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概括。解答此题在审清题目的要求的基础上,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借助原文语句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或概括出来。
(3)本道题考查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8.根据选段题目“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可知,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时。根据“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可知,主要事件是刘姥姥带着平儿看望病重的凤姐。
故答案为: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并看望病危的凤姐。
19.根据原文中的“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有什么可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可知,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还在。人们为了哄着老太太开个心,所以才会戏弄刘姥姥,刘姥姥也不恼,而是尽力配合。联系文本后的注释“选文中的情节发生在贾府败落之后,贾老太太已过世,凤姐也将不久于人世”可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时候,贾府已经败落,贾母去世,凤姐病重,不再有昔日威风,所以才会平和的与刘姥姥说话。
故答案为:那时贾母还在,凤姐和鸳鸯都为讨好老太太而戏弄刘姥姥。而现在贾府家境败落,贾母也已去世,凤姐也病危,她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20.联系课文中的“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可知,刘姥姥性格开朗,语言诙谐,朴实真诚。
根据课文中的“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可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可知,她是一个比较世故的人。
根据文本中的“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可知,她因感念凤姐的照拂,要为巧姐说媒。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故答案为:刘姥姥是一位开朗、喜言笑、朴实又比较世故,更懂得知恩图报的农村妇女。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6.25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淘气(táo) 威武 戗金(qiàng) 岔气
B.丫鬟(huan) 嘱付 麈尾(lù) 规矩
C.四楞(léng) 铁锨 镌刻(juàn) 衣棠
D.筵席(yàn) 裙子 砒霜(pī) 促侠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径 予备 岔气 B.越发 发怔 淘气
C.商议 嘱咐 秋爽斋 D.侍立 碗筷 巾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调停已毕,然后归坐。(安排处理)
B.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支撑,忍耐)
C.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儿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认真详细)
D.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爱捉弄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句的谓语是“进”。
B.“厚道”“齐整”“取笑”都是形容词。
C.“收拾残桌”是动宾短语,“吃酒吃饭”“弯腰屈背”是并列短语。
D.“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可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语言描写)
B.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忙拉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C.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D.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____
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
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⑤③①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B.“闪送”创立同城速递新样本。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以上城市。
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8.对课文《 刘姥姥进大观园 》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中众人的几次大笑不仅能反映各个人物的性格,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凤姐和鸳鸯是故意让刘姥姥出丑的,她们的做法是出于对农家人的看不起。
C.刘姥姥身份低微,进入大观园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她是个乐观、风趣的人。
D.刘姥姥话语中多用方言,引人发笑,这正是她朴实敦厚的表现,她丝毫不做作,有一种本真美。
二、填空题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10.文学常识填空。
曹雪芹,名   ,字   ,清代   家。《红楼梦》以   、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   、   、   、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三、语言表达
根据情境,按要求表达
自全国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面对升学的压力,一些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同时仍有些学校的体育课存在缩水现象,特别是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体育课往往只是一种回忆……
11.体育课上,你如何邀请不爱运动的小明参加体育运动?
12.假如有机会代表同学与校长面对面提出两点建议,你会怎样说?
13.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举出两个因善于“怀疑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事例。
四、综合题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众人先还发征,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chà(
)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笑chà(   )了气 揉揉(   ) 蹲着(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薛姨妈也掌不住”一句中“掌”的意思是   。
(4)将画线句子改成肯定句。
(5)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众人笑态各异的场面。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地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5.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16.作者刻画刘姥姥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分析刘姥姥的形象
17.作者通过这场笑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这么大了。”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青儿只是笑,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刘姥姥道:“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的。我想姑奶奶的病不要撞着什么了罢?”平儿听着那话不在理,便在背地里扯他。刘姥姥会意,便不言语。那里知道这句话倒合了凤姐的意,扎挣着说:“姥姥你是有年纪的人,说的不错。你见过的赵姨娘也死了,你知道么?”刘姥姥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刘姥姥道:“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这句话又招起凤姐的愁肠,呜呜咽咽的哭起来了。众人都来解劝。
巧姐儿听见他母亲悲哭,便走到炕前用手拉着凤姐的手,也哭起来。凤姐一面哭着道:“你见过了姥姥了没有?”巧姐儿道:“没有。”凤姐道:“你的名字还是他起的呢,就和干娘一样,你给他请个安。”巧姐儿便走到跟前,刘姥姥忙着拉着道:“阿弥陀佛,不要折杀我了!巧姑娘,我一年多不来,你还认得我么?”巧姐儿道:“怎么不认得。那年在园里见的时候我还小,前年你来,我还合你要隔年的蝈蝈儿,你也没有给我,必是忘了。”刘姥姥道:“好姑娘,我是老糊涂了。若说蝈蝈儿,我们屯里多得很,只是不到我们那里去,若去了,要一车也容易。”凤姐道:“不然你带了他去罢。”刘姥姥笑道:“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他顽,拿什么给他吃呢?这倒不是坑杀我了么?”说着,自己还笑,因说:“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我们那里虽说是屯乡里,也有大财主人家,几千顷地,几百牲口,银子钱亦不少,只是不像这里有金的,有玉的。姑奶奶是瞧不起这种人家,我们庄家人瞧着这样大财主,也算是天上的人了。”凤姐道:“你说去,我愿意就给。”刘姥姥道:“这是顽话儿罢咧。放着姑奶奶这样,大官大府的人家只怕还不肯给,那里肯给庄家人。就是姑奶奶肯了,上头太太们也不给。”巧姐因他这话不好听,便走了去和青儿说话。两个女孩儿倒说得上,渐渐的就熟起来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113回,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选文中的情节发生在贾府败落之后,贾老太太已过世,凤姐也将不久于人世。
18.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19.第一次进大观园时,凤姐和鸳鸯导演着刘姥姥出尽洋相,而现在凤姐却和刘姥姥平和地说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感态度上的变化呢?
20.结合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情况,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全部正确
B:麈尾(lù)——(zhǔ)
C:镌刻(juàn)——(juān);衣棠——衣裳
D:筵席(yàn)——(yán);促侠——促狭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要拿准字音、看准字形,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语感,注意读音以及书写,多积累词语,多注意课文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予备”应为“预备”。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形。写错的原因是由于习惯性误写、多音字误写和形近字误写等。学习和复习时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同时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便查缺补漏。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ABD正确。C“仔细老太太说”意思是当心老太太说。仔细:当心,小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4.【答案】B
【知识点】动词;形容词;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B:“取笑”是动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对语法知识的判断,具体考点有:词性判别、短语类型分析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并学会运用,培养对句段的赏析能力;基本知识等常考,一定要牢记。
5.【答案】D
【知识点】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D:该句属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种类,然后结合句子去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话题是《红楼梦》中的两句诗。由①中的“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味”和④中的“皆是血”“辛苦”可知,④应放在首句,承前亮出诗句,①从诗句说开,谈体会;⑤由这两句诗联系今天,引出编者最想说的话;③紧承⑤,是想说的话的内容;②紧承③,是对③中诗句的解释,表达对作者与读者一路同行的感激之情。因此最恰当的顺序应是④①⑤③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
7.【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语义重复,“逾”和“以上”语义重复,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C成分残缺,这句话缺少与“养成”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应在“名著”后面加上“的习惯”。
D主宾搭配不当,主语“我们的祖先”和宾语中心语“文明古国”不搭配,可删去“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8.【答案】B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刘姥姥进大观园
【解析】【分析】B.凤姐和鸳鸯设局让刘姥姥出丑不是出于对农家人的轻视,否则就不会在事后向刘姥姥坦白、道歉了。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基本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做到对名著的基本内容的了解,和对其经典情节的理解,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林黛玉;贾宝玉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绰号“混世魔王”,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宫,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他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林黛玉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故答案为:林黛玉;贾宝玉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积累。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10.【答案】霑;梦阮;小说;贾宝玉;林黛玉;贾;王;史;薛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故答案为:霑;梦阮;小说;贾宝玉;林黛玉;贾;王;史;薛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积累。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答案】11.示例:小明,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12.示例: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的话,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做到:①言之有“礼”。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我们说话时要紧扣话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要做到清楚、明白。③言之有“序”。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2)本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此提建议要注意:①有内容,且直切主题,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②说话有理有据,力求意明句畅;③语言简明,要满足题目的要求,简明作答。
11.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着重于邀请。在邀请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委婉。语气不能生硬,让人能够欣然接受;同时要还要有说服力,能起到欣然接受的效果。本题比较简单,有称呼,语言委婉,从参加体育运动的好处方面说清楚原因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小明,我们一起出去活动吧,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得到放松,学习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12.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着重于建议。在建议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委婉而又有说服力。语气不能生硬,让人能够欣然接受;同时要还要有说服力,能起到接受的效果。注意身份,要用敬语,建议要说明建议的原因(学生因忙于学业,疏于体育锻炼)和建议内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故答案为:示例:校长,您好!我代表同学向您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每周安排两节体育活动课;第二,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活动。如果这样的话,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业成绩都会提高的 。
13.【答案】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就是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的;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的结论,从而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知识点】举例论证
【解析】【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也就是说所举实例一定要能证明"怀疑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如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第一次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偏见,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神话。
故答案为: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就是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的;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的结论,从而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选择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明确观点,注意平时的积累,选取的材料要与观点一致。
14.【答案】(1)岔;róu;dūn
(2)发征;发怔
(3)同“撑”,支撑,忍耐
(4)地下每一个都弯腰屈背
(5)动作;神态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变换;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解析】【分析】(1)“岔”不要写成“叉”。蹲:膝盖弯曲,大腿靠紧靠小腿,身体向下。不要读成“尊”的读音。
(2)“征”和“怔”音同形近,注意根据词义判断正误。发怔:fā zhèng:发呆,不灵活。
(3)注意词义的古今差别。“掌”,今义是“手掌,掌控,掌握”等意思,句中是“支撑,忍耐”的意思。
(4)“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改写成肯定句时,要注意双重否定词的细微差别。如:“不得不”含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意思,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等词。而“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无一个不”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都”等词。
(5)此段描写了众人笑时的动作,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神态各异的笑刻画得惟妙惟肖。所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故答案为:⑴1、岔
2、róu
3、dūn
⑵1、发征
2、发怔
⑶ 同“撑”,支撑,忍耐
⑷ 地下每一个都弯腰屈背
⑸1、动作
2、神态
【点评】(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3)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5)本题考查分析描写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及各种描写方法的特征,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答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分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答案】15.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16.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7.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说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筛选信息。
(2)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3)本道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解答本题除了要通读文章之外,还需结合作者所写作品的时代背景,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15.根据第一段的“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凤姐儿却知是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可知,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故答案为: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16.根据“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可知,作者刻画刘姥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隐忍;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淳朴,善良,善于察言观色;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据此可以看出刘姥姥的聪明,智慧。
故答案为: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17.通读文章可知,刘姥姥进大观园后,为了哄贾母开心,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得到些恩惠,不得不装疯卖傻表演了一场“笑”剧。在这场“笑”剧的背后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从“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等语句可以看出,小说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刘姥姥的同情和尊敬;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答案】18.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并看望病危的凤姐。
19.那时贾母还在,凤姐和鸳鸯都为讨好老太太而戏弄刘姥姥。而现在贾府家境败落,贾母也已去世,凤姐也病危,她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20.刘姥姥是一位开朗、喜言笑、朴实又比较世故,更懂得知恩图报的农村妇女。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刘姥姥进大观园;小说
【解析】【点评】(1)本道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2)本道题考查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变化的梳理概括。解答此题在审清题目的要求的基础上,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借助原文语句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或概括出来。
(3)本道题考查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18.根据选段题目“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可知,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刘姥姥第三次进荣国府时。根据“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凤姐看了倒也十分喜欢,便叫小红招呼着”可知,主要事件是刘姥姥带着平儿看望病重的凤姐。
故答案为:刘姥姥第三次进贾府,并看望病危的凤姐。
19.根据原文中的“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 有什么可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可知,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还在。人们为了哄着老太太开个心,所以才会戏弄刘姥姥,刘姥姥也不恼,而是尽力配合。联系文本后的注释“选文中的情节发生在贾府败落之后,贾老太太已过世,凤姐也将不久于人世”可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时候,贾府已经败落,贾母去世,凤姐病重,不再有昔日威风,所以才会平和的与刘姥姥说话。
故答案为:那时贾母还在,凤姐和鸳鸯都为讨好老太太而戏弄刘姥姥。而现在贾府家境败落,贾母也已去世,凤姐也病危,她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20.联系课文中的“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可知,刘姥姥性格开朗,语言诙谐,朴实真诚。
根据课文中的“姑娘说哪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可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可知,她是一个比较世故的人。
根据文本中的“那么着,我给姑娘做个媒罢”可知,她因感念凤姐的照拂,要为巧姐说媒。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故答案为:刘姥姥是一位开朗、喜言笑、朴实又比较世故,更懂得知恩图报的农村妇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