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海陆的变迁》课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2《海陆的变迁》课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2 11: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地理2.2节《海陆的变迁》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1-2题.
1.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陆地相互连接成一块大陆
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地区常年有积雪,雪域面积广大。每年吸引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前来,是滑雪者的圣地。读图“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有人说,这片滑雪圣地是板块运动的馈赠,它位于(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D.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边界
4.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之一。若滑雪爱好者所住的酒店发生地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从酒店窗户跳下逃生 B.乘坐电梯快速逃生
C.躺在床上等待救援 D.抱头躲在卫生间墙角
5.喜马拉雅山脉被称为“消亡的海洋”,证据是( )
A.发现大量的古海洋生物化石 B.发现不同时代植物化石
C.水汽充足,分布大面积冰川 D.处于两个板块交界地带
读下图,完成下列6-7题:
6.回答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7.读图回答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下图是大西洋两岸古地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8-10题。
8.图中古地层主要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9.图中古地层的分布说明地球上( )
A.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非洲和北美洲有共同的文化习俗
C.各块陆地始终合在一起 D.陆地曾连在一起,后产生分离漂移
10.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的山脉、岛屿和海洋由两个板块碰撞产生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大西洋 C.喜马拉雅山脉 D.乌拉尔山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是无数登山运动员向往的高山之巅。下图为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1-12题。

11.下列关于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B.内陆地区多于沿海地区
C.集中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D.阿空加瓜山位于北美洲
12.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发现了一组远古海洋生物菊石的化石标本,由此可以推断出( )
A.珠穆朗玛峰会变成海洋 B.菊石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不断死亡、不断进化 D.珠穆朗玛峰曾经是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3-15题。

13.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
A.沙漠 B.森林 C.海洋 D.河流
14.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 )
A.海底扩张论 B.板块构造理论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质构造学说
1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而成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而成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6.项目主题火山、地震的发生与预防
项目背景2022年6月22日,一场强烈地震袭击阿富汗东部,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
任务一收集资料
资料一:下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图。
资料二:下方为地震逃生口诀。
地震来,忌乱跑,三角地,就近找。家首先,卫生间:次安全,厨房间:第三名,承重墙:第四名,实木(铁制)床。不近火,近水好,若被困,敲管道。
任务二分析研究
(1)判断图中①②两海域面积未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拓展延伸
(2)甲地是阿富汗发生地震的地点,写出该地所在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分析④地火山、地震较少的原因。写出丙处所在板块的名称。
(3)写出③处山脉的名称,并分析人们在该山脉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洲,B是 洲,两洲之间相隔着 洋。
(2)图示信息为哪种地质构造学说提供了证据?请指出图中展现出了哪些证据?
(3)简述图中所表达的地质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8.读“六大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以下板块的名称:④ 板块;⑤ 板块;⑥ 板块。
(2)澳大利亚B位于 板块上。中国位于 板块上。(填名称和序号)
(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中国青藏地区A地震频发的原因。
(4)有人预测地中海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5)最适合地震救灾的天气是什么天气?并画出天气符号。
答案
1-15 ACBDA BCBDC ADCCA
16.(1)①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因此地中海会缩小;②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红海的面积会不断扩大。
(2)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④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南极洲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海陆变迁形成陆地。
17.(1) 南美 非 大西
(2)大陆漂移学说;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具有相似性
(3)地球上曾经是连为一体的大陆,后来由于离心力和漂移慢慢形成了多个板块
18.(1) 太平洋 美洲 南极洲
(2) ③印度洋 ①亚欧
(3)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4)赞成;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挤压的位置
(5)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