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光的色散
设计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通过色散实验揭开光的色彩之谜,研究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认识光的三基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中,“色彩”往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或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揭开色彩的奥秘,既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更好地利用有关知识为人类服务,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光的本质和特性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2.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光的三基色。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太阳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过程,能从色散现象中认识到白光是复色光。 2.通过实验,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揭开物体呈现各种颜色的奥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分解太阳光、研究物体的颜色等实验中,对揭开色彩的奥秘充满好奇,体验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是关于色彩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够解释许多自然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解法、讨论法、分析法、启发诱导、活动体验。 教具、学具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课件、激光电筒、水、水槽、牛奶、可折转的光屏等。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PPT课件中的彩虹的各种图片,并提出问题:你见过彩虹吗?你想知道天空中的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 讲授新课 一、太阳光的折射实验 1.教师演示: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装满水,把一块平面镜斜插在水中,将装置放在从窗口射入的阳光下,让镜面对着阳光,调整镜面倾斜的角度,可以在对面的白色墙壁(或纸屏)上看到一个彩色的光斑,请说出你看到的现象。 2.实验现象: 在对面的白色墙壁(或纸屏)上看到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3.提出问题: 在白色墙壁(或纸屏)上,为什么会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呢? 4.播放“光的色散”flash课件 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5.师生总结: (1)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散形成一条有各种颜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实验表明:①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②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6.拓展延伸: (1)白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种色光发生了光的折射,各种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不一样。 (2)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太阳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7.生活应用: 雨后的彩虹就是照射到大气中的小水珠的太阳光发生色散而形成的,是一种折射现象。 二、色光的混合及物体颜色 (一)光的混合 1.教师讲解: 人们发现,由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再通过另一个三棱镜后,七色光又复合成白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混合。 2.提出问题: 电视机、电脑等彩色显示屏上的色彩是怎么来的? 3.视频总结: (1)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可以混合成各种颜色的光; (2)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
色光的混合
) (3)电视机、电脑等彩色显示屏上的色彩就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物体颜色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68页最后三段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师生总结: (1)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比如说,红色的玻璃,能够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而让红色光透过,因此,我们在红色玻璃的后面,就只能看到红的光。所有颜色的光都能穿过的物体就是无色透明体。如无色的玻璃和纯净的水。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比如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如果物体将所有颜色的光都吸收了,该物体就呈现黑色;若各种颜色的光都被反射了。那么,物体就是白色的。 牛刀小试 例1 舞台上有一个演员,穿着白色的上衣,红色的裙子,舞台上绿色的灯光照射在演员身上,台下的观众可以看见( ) A.演员穿着白色的上衣,红色的裙子 B.演员穿着绿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 C.演员穿着绿色的上衣,黄色的裙子 D.演员穿着白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 答案:B 例2 一道白色的光,经过了红色的玻璃后,又遇到了绿色的玻璃,在绿玻璃后面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什么颜色的光?请说明原因。 答案:不能得到任何颜色的光,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他能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白光经过了红玻璃后,只剩下红色的色光透过,红光遇见了绿色的玻璃,被它吸收,故在光屏上不能得到任何颜色的光。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色顺序为红、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 绿 蓝 靛 紫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2.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狭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慢慢转动三棱镜,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产生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_(选填“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由于光带过于狭窄,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分辨光带的色彩,可适当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之间的距离。 答案:光的折射 增加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答案:C 4.作为全国油菜高产区的荆门市,举办了“中国荆门首届油菜花旅游节”。那个时节,乡村处处可见黄灿灿的油菜花,时时可闻浓郁的菜花香。我们能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是因为油菜花能___________黄色光。 答案:反射 5.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光从棱镜射出后,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接收,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关于此实验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单色光 B.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C.各种色光在折射过程中,偏折程度不同 D.各种色光在反射过程中,偏折情况不同 答案:BC 6.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条,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红、绿、蓝 B.红、绿、紫 C.蓝、绿、紫 D.红、黄、蓝 答案:A 7.“白纸黑字,一清二楚”,我们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光照在纸和字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在纸和字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黑字不反光 C.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答案:B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2.显示屏上的色彩就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