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 水循环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1.(2021高一上·苏州期末)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和喷泉等。下图为“海绵校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建设“海绵校园”,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强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D
(2)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故答案为:D。(2)“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 B、C、D错。故答案为:A。
【点评】五种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2.(2020高一上·泉州期末)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隆河冰川近年来融化加快。为了挽救隆河冰川,当地居民将白色防水油布“披”在了冰川上,而瑞士科学家提出先将流入峡谷的冰川水收集起来,再将这些冰川水制成人造雪,覆盖在冰川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主要的目的是( )
A.减轻暴雨冲刷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削弱太阳辐射 D.塑造人工冰川景观
(2)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量增多 B.蒸发量减少
C.降水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大
(3)收集冰川水和制造人造雪的最佳季节分别为( )
A.秋季、冬季 B.冬季、秋季 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
【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可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冰雪的融化,C正确;高海拔冰川地区无暴雨冲刷;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对地面的影响,铺油布与大气逆辐射无关;遮挡冰川是保护现有冰川而不是人造冰川。选C正确。(2)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可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减少冰川的蒸发量,B正确;减少冰雪的融化,当地的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对当地降水量无影响。选B正确。(3)冰川水是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产生的,夏季可收集冰川水;冬季气温低,利于利用收集到的冰川水造成人造雪,覆盖在冰川上,秋季气温转凉,冰川融化量减少,不利于收集冰川水;冬季冰川不融水,更不利于收集冰川水;秋季虽然气温降低,但还没有很冷,铺设人造雪易再次融化。选C正确。
【点评】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四大角度:
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从时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造成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2020高一上·启东期中)植被浅沟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a减少 B.b增加 C.c增加 D.d减少
4.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资源 B.缓解城市内涝
C.造成地面沉降 D.增强热岛效应
【答案】3.C
4.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3.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硬化地面面积减少,a(蒸发、植物蒸腾)增加,b(地表径流)减少;c(下渗)增加;d(地下径流)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植被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可以增加城市水资源,A错误;建设植被浅沟可使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缓,缓解城市内涝,B正确;建设植被浅沟不会造成地面沉降,C错误;城市绿地面积增加,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D错误。故答案为:B。
(2020高一上·临汾期中)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对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
A.下渗 B.蒸发 C.降水 D.水汽输送
6.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
A.透水混凝土砖 B.草皮空心砖
C.普通混凝土砖 D.绿地
【答案】5.A
6.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影响下渗的因素:
5.绿地的入渗量最大,草皮空心砖其次,普通混凝土砖最小,发现入渗量与下渗量基本一致,图中的各种砖的入渗量不同,主要与砖的类型不同有关,地表的介质不同,下渗量就不同,图中并没有反应出来不同性质的地表与水汽输送有关,图中的信息与蒸发无关。据此分析选A。
6.绿地的入渗量最大,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据此选D正确。
(2020高一上·福州期中)青岛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左图),右图示意当日透明水箱内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径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
A.O时左右 B.6时左右 C.12时左右 D.18时左右
【答案】7.B
8.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7.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海水受热蒸发,水汽遇冷凝结,有水汽蒸发、凝结环节,①②对。水再汇集到储水器中,模拟的是径流环节,④对。在密闭器中没有水汽输送环节,③错误。故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蒸发、降水、径流环节,B对,A、C、D错误。故答案为:B。
8.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箱内气温高,水汽蒸发多,且箱内与箱外温差大,水汽凝结多的时段,读图可知,约12时左右,C对。O时左右是半夜,温度较低,6时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蒸发弱,A、B错。18时左右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少,且箱内与箱外温差较小,水汽凝结量较少,D错。故答案为:C。
9.(2020高一上·大连期末)“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也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下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透水路面与自然路面相比,不透水路面( )
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
(2)为缓解“城里看海”的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3)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③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B
(2)A
(3)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与自然的路面相比,城市路面下渗量明显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面蒸腾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不能缓解城市内涝。故A错误。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B正确。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C正确。提高透水砖路面的比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D正确。根据题意要求选择措施不可取的选项,故符合要求的应是A。故答案为:A。(3)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也会出现枯竭的。因此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①不符合题意。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流水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故②符合题意。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故③不符合题意。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10.(2019高一上·昌平月考)如图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2)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A.提高入海污水量的比例 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答案】(1)C
(2)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从海洋指向大气,为蒸发,d指向水井为地下径流,c是从地表水到地下径流的过程,为下渗,b从降水直接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C正确。(2)水资源是有限的,虽然可以循环再生,但在一定时间段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节约使用、循环再利用,D正确。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下图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请指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答案】(1)夏季;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地表径流变化增大;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减弱。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是夏季,原因是: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吹海风,带来大量的降水,所以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山区、④平原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山区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平原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点评】森林的主要功能有:(1)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2)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12.(2021高一上·河池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流河是指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下图示意我国新疆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中乌伦古河为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乌伦古湖距额尔齐斯河最近处不足2km。
(1)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两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 。
(2)在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乌伦古河自上游向下游径流量也在不断减少。影响其径流量减少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3)近几十年来,乌伦古湖盐度呈上升趋势。请你为缓解其盐度上升提出合理应对措施。
(4)图示地区最常见、最典型的地貌有 、 。
【答案】(1)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2)下渗、蒸发
(3)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或提高水价;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植树种草等。
(4)风蚀蘑菇;风蚀柱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乌伦古河为内流河,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或在内陆消失,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能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
(2)内流河地区,在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影响内流河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蒸发和下渗。一是由于内流河流经地区,以后干旱,气温高,蒸发旺盛;二是由于内流河流经地区,沙质土壤多,容易导致河流的下渗。
(3)乌伦古湖盐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引水、水量的减少,以及沿岸植被的破坏,因此应从合理利用水资源、恢复植被和建设水利工程方面作答。具体而言,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措施,增加湖泊水量;乌伦古河流域内合理利用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保障湖泊的生态用水;对流域内的植被进行恢复,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
(4)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蚀地貌常见的类型有,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貌、风蚀谷等。
【点评】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13.(2021高一上·公主岭市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 。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 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和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4)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答案】(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
(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夏季风实力强弱有关,故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时间分布,季节分布不均问题。
(3)丁环节表示地下径流,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增加下渗。
(4)黄河是外流河,故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故答案为:(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海陆间循环。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气温,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洋流、地面性质、阴阳坡等。
2、水汽的输送
水汽的输送是在风的作用下,有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力不同,携带水汽的能力也不同。来自海洋上的风,受地形影响,很少能进入到内陆区。
3、降水
气温降低,容易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原因是气温降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容纳水汽的量会减少。因此,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当然,如果上升气流比较干燥,也是晴天。
4、地表径流
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5、下渗与地下径流
下渗促进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 水循环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1.(2021高一上·苏州期末)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和喷泉等。下图为“海绵校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建设“海绵校园”,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强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0高一上·泉州期末)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隆河冰川近年来融化加快。为了挽救隆河冰川,当地居民将白色防水油布“披”在了冰川上,而瑞士科学家提出先将流入峡谷的冰川水收集起来,再将这些冰川水制成人造雪,覆盖在冰川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主要的目的是( )
A.减轻暴雨冲刷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削弱太阳辐射 D.塑造人工冰川景观
(2)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表径流量增多 B.蒸发量减少
C.降水量增加 D.地下径流量增大
(3)收集冰川水和制造人造雪的最佳季节分别为( )
A.秋季、冬季 B.冬季、秋季 C.夏季、冬季 D.冬季、夏季
(2020高一上·启东期中)植被浅沟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a减少 B.b增加 C.c增加 D.d减少
4.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资源 B.缓解城市内涝
C.造成地面沉降 D.增强热岛效应
(2020高一上·临汾期中)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对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
A.下渗 B.蒸发 C.降水 D.水汽输送
6.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
A.透水混凝土砖 B.草皮空心砖
C.普通混凝土砖 D.绿地
(2020高一上·福州期中)青岛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左图),右图示意当日透明水箱内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径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
A.O时左右 B.6时左右 C.12时左右 D.18时左右
9.(2020高一上·大连期末)“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也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下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透水路面与自然路面相比,不透水路面( )
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
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
(2)为缓解“城里看海”的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率
(3)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③加剧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2019高一上·昌平月考)如图为“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C.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下渗
(2)影响水循环的人类活动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 )
A.提高入海污水量的比例 B.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C.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D.加强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下图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请指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12.(2021高一上·河池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流河是指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下图示意我国新疆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中乌伦古河为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乌伦古湖距额尔齐斯河最近处不足2km。
(1)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两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 。
(2)在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乌伦古河自上游向下游径流量也在不断减少。影响其径流量减少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3)近几十年来,乌伦古湖盐度呈上升趋势。请你为缓解其盐度上升提出合理应对措施。
(4)图示地区最常见、最典型的地貌有 、 。
13.(2021高一上·公主岭市期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 。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 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和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
(4)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故答案为:D。(2)“海绵校园”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 B、C、D错。故答案为:A。
【点评】五种主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雨季 ①降水量的多少;
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②湖泊水量的大小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 普遍
2.【答案】(1)C
(2)B
(3)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可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冰雪的融化,C正确;高海拔冰川地区无暴雨冲刷;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对地面的影响,铺油布与大气逆辐射无关;遮挡冰川是保护现有冰川而不是人造冰川。选C正确。(2)为冰川铺上巨型白色防水油布可阻挡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减少冰川的蒸发量,B正确;减少冰雪的融化,当地的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对当地降水量无影响。选B正确。(3)冰川水是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产生的,夏季可收集冰川水;冬季气温低,利于利用收集到的冰川水造成人造雪,覆盖在冰川上,秋季气温转凉,冰川融化量减少,不利于收集冰川水;冬季冰川不融水,更不利于收集冰川水;秋季虽然气温降低,但还没有很冷,铺设人造雪易再次融化。选C正确。
【点评】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四大角度:
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从时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角度分析。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造成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答案】3.C
4.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3.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硬化地面面积减少,a(蒸发、植物蒸腾)增加,b(地表径流)减少;c(下渗)增加;d(地下径流)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植被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可以增加城市水资源,A错误;建设植被浅沟可使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缓,缓解城市内涝,B正确;建设植被浅沟不会造成地面沉降,C错误;城市绿地面积增加,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5.A
6.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影响下渗的因素:
5.绿地的入渗量最大,草皮空心砖其次,普通混凝土砖最小,发现入渗量与下渗量基本一致,图中的各种砖的入渗量不同,主要与砖的类型不同有关,地表的介质不同,下渗量就不同,图中并没有反应出来不同性质的地表与水汽输送有关,图中的信息与蒸发无关。据此分析选A。
6.绿地的入渗量最大,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据此选D正确。
【答案】7.B
8.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7.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海水受热蒸发,水汽遇冷凝结,有水汽蒸发、凝结环节,①②对。水再汇集到储水器中,模拟的是径流环节,④对。在密闭器中没有水汽输送环节,③错误。故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蒸发、降水、径流环节,B对,A、C、D错误。故答案为:B。
8.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箱内气温高,水汽蒸发多,且箱内与箱外温差大,水汽凝结多的时段,读图可知,约12时左右,C对。O时左右是半夜,温度较低,6时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蒸发弱,A、B错。18时左右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少,且箱内与箱外温差较小,水汽凝结量较少,D错。故答案为:C。
9.【答案】(1)B
(2)A
(3)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与自然的路面相比,城市路面下渗量明显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面蒸腾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不能缓解城市内涝。故A错误。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B正确。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C正确。提高透水砖路面的比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D正确。根据题意要求选择措施不可取的选项,故符合要求的应是A。故答案为:A。(3)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也会出现枯竭的。因此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①不符合题意。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流水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故②符合题意。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故③不符合题意。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10.【答案】(1)C
(2)D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从海洋指向大气,为蒸发,d指向水井为地下径流,c是从地表水到地下径流的过程,为下渗,b从降水直接指向海洋,为地表径流,C正确。(2)水资源是有限的,虽然可以循环再生,但在一定时间段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节约使用、循环再利用,D正确。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11.【答案】(1)夏季;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地表径流变化增大;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蒸腾作用减弱。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地区,该区域水循环比较旺盛的季节是夏季,原因是: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吹海风,带来大量的降水,所以当地夏季降水多,降水越多,水循环越活越。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山区、④平原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山区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平原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
【点评】森林的主要功能有:(1)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2)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12.【答案】(1)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2)下渗、蒸发
(3)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或提高水价;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植树种草等。
(4)风蚀蘑菇;风蚀柱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乌伦古河为内流河,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或在内陆消失,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能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
(2)内流河地区,在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影响内流河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蒸发和下渗。一是由于内流河流经地区,以后干旱,气温高,蒸发旺盛;二是由于内流河流经地区,沙质土壤多,容易导致河流的下渗。
(3)乌伦古湖盐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引水、水量的减少,以及沿岸植被的破坏,因此应从合理利用水资源、恢复植被和建设水利工程方面作答。具体而言,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措施,增加湖泊水量;乌伦古河流域内合理利用进行水资源的分配,保障湖泊的生态用水;对流域内的植被进行恢复,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
(4)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蚀地貌常见的类型有,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貌、风蚀谷等。
【点评】分析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 温度、风力、湿度、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河湖、植被)
降水 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洋流、人类活动
地表
径流 降水量、流域面积、地表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条件、人类活动
下渗 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植被状况、地表坡度、地面松软程度
13.【答案】(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
(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海陆间循环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分析】(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夏季风实力强弱有关,故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时间分布,季节分布不均问题。
(3)丁环节表示地下径流,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增加下渗。
(4)黄河是外流河,故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故答案为:(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2)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海陆间循环。
【点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1、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是近地面气温,影响温度的因素有:纬度、天气、海拔、洋流、地面性质、阴阳坡等。
2、水汽的输送
水汽的输送是在风的作用下,有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力不同,携带水汽的能力也不同。来自海洋上的风,受地形影响,很少能进入到内陆区。
3、降水
气温降低,容易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原因是气温降低,单位体积的空气容纳水汽的量会减少。因此,上升气流阴雨天,下沉气流是晴天。当然,如果上升气流比较干燥,也是晴天。
4、地表径流
河流可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其功能主要有:供水(如农业灌溉、工业使用淡水作为冷却水)、航运、发电、养殖、旅游、防洪等。
5、下渗与地下径流
下渗促进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转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