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质疑与思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9《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学会质疑与思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9《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3: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会质疑与思考--《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感受怀疑精神的内涵和对做学问的意义;
2.通过分析关键语句,感受本文结构完整和论证严密的特点;
3.通过揣摩文中文字,感受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关键语句,感受本文结构完整和论证严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原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书上说的,难道还要怀疑吗?怀疑与学问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学习《怀疑与学问》。
二、检查预习,走进作者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作者;
2.请一位同学写出了解作者应该掌握他的哪些方面的信息,每个方面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名——时——地——评——作品(学法指导)
明确:顾颉刚(1893—1980)(时),名诵坤,号颉刚,字铭坚(名),江苏苏州人(地),中国(地)现代(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评)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等(作品)。
三、通读全篇,把握论点
1.破题
如果这篇课文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当中的某个短句、某个短语做标题,你会选用课文当中哪个短句、短语?
如“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
小结:议论文有两种标题,一种标题是论题型,如《怀疑与学问》;还有一种标题是论点型,如《学则须疑》。
2.通读全篇,把握中心论点
小结:此文的标题是论题型标题,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第1、2段引用的句子中。
3.梳理结构,把握分论点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的3-6段,找出每一个段落的中心句并画出来。请梳理这些观点句之间的关系。(学习支架①)
第3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第4段: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5段: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第6段: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思考: 借助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长句,并把它拆成两个短句吗?思考这两个短句分别可以放在哪两段的开头?(学习支架②)
明确: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承上,应放3段的开头),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启下,应放在第6段开头)。
第6段的首句的前半句是3、4、5总结,后半句是引出了第6段。所以本文的分论点如下:
小结:议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
四、细读,把握论据、论证
1.思考:段落之间的论据是否能互换?
学生畅言,老师引导伺机引导点拨
明确:不能,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论据和论点贴合得紧密,才能使论点站住脚。
2.读第六段思考: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畅言,老师引导伺机引导点拨
明确: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使行文有变化,增强说服力。
五、精读一句,体味语言
议论文,不仅论证方式要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过程也要体现出语言的严密性,我们可以读读课后练习三。
原文与修改后的文字进行对比阅读:
原文: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改后:很多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明确:1.“一切”强调了毫无例外,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2.辩论是指在你来我往中揭露对方的矛盾,评判指评论性的评价或判断,修正指修改使正确。三个词语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顺序,不能调换。
小结:议论文语言要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六、怀疑探究,明确主旨
1.最后一段有没有让你产生怀疑的地方?有没有哪个词或字说的不严密?
(开放性话题,学生畅言,教师伺机引导,言之有理即可。)
2.畅谈启示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
3.关联文本
文本一: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印度诗人,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文本二:一个从不怀疑生活方向和目标的人,绝对不会绝望。(法国作家莫里亚克)
文本三: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
文本四:多数人的失败,都始于怀疑他们自己在想做的事情上的能力。(英国历史小说家和诗人司各特)
七、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八、作业
为本文的论点补充一些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