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 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上·日照期中)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 )
A.盐度、密度、温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温度、盐度
2.甲处表层海水( )
A.温度约为24℃ B.纬度约为25°S
C.盐度约为3.6% D.密度约为1027kg/m3
3.①曲线在乙处达到最低值的原因是( )
A.深度最小 B.淡水汇入多 C.温度最高 D.海水蒸发少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 1、海水温度取决于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2、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 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1.海洋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所以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温度、盐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处表层海水温度约为24℃,A正确;纬度约为25°N,B错误;盐度约为3.7%,C错误;密度约为1025kg/m3,D错误,故答案为:A。
3.根据前面分析,①曲线为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曲线,乙处为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所以密度低,C正确;图中所示都是大洋表层的情况,A错误;赤道附近,温度高,海水蒸发大,D错误;淡水汇入一般在沿海地区,B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上·台州期末)下图为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4.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5.影响甲、乙、丙三地水温垂直差异的因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海水密度 C.海水性质 D.海域面积
6.下列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类似的是( )
A.热带海区密度垂直变化 B.高纬度海区盐度垂直变化
C.中低纬度海区盐度垂直变化 D.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
【答案】4.D
5.A
6.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的温度: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②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③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2、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
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
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反之。
季节:同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因海深而有变化,1000m以下变化小。
4.大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甲表层的水温最高,纬度最低,丙表层水温最低,纬度最高,所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5.海水热量的收入是通过太阳辐射,支出是通过海水蒸发,下层的热量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向下传递的,所以影响甲、乙、丙三地水温垂直差异的因素太阳辐射,A正确;海水密度、海水性质、海域面积对水温的影响小,BCD错误,故答案为:A。
6.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是1km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水温下降,1km以下变化不大。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D错误。在垂指方向上,可以把海水分为浅表层、盐跃层、深层三部分,高纬度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向下深入盐跃层后,盐度明显增加,B错误;中低纬度海区随深度增加,在盐跃层这一水层,盐度明显减少,再次随深度增加后,深层海水受蒸发降水的影响越来越小,与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类似,C正确;热带海区密度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期末)茎柔鱼广泛分布于秘鲁海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且经济价值极高。我国自2001年开始捕捞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目前年获产量稳定。研究表明海水表面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为某五年间9-12月东南太平洋茎柔鱼适宜栖息地及海洋表面温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材料信息,9~12月最利于捕捞茎柔鱼的海水表层水温区间为( )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8.气候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分布影响十分显著。发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年份,秘鲁茎柔鱼栖息地偏移方向为( )
A.东南 B.东北 C.正西 D.西北
9.为确保我国茎柔鱼渔获产量稳定,有效措施是( )
A.延长捕捞作业时间 B.提高茎柔鱼的市场价格
C.加强东太平洋环境的动态监测 D.提高茎柔鱼人工养殖技术
【答案】7.B
8.A
9.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是表示海水热力状况的一个物理量,海洋学上一般以摄氏度(℃)表示,测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海流对局部海区海水的温度也有明显的影响。在开阔海洋中,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在近岸地区,因受海流等的影响,等温线向南北方向移动。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随深度之增加而降低,并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7.根据图片信息,图示各月中9月茎柔鱼适宜栖息地水温为16~20℃,10月为18~20℃,11月为18~20℃,12月为18~22℃,综合各月份的分布区间来看,18~20℃为最有利于捕捞茎柔鱼的海水表层水温区间,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由于当温度升高时,秘鲁外海海域原来的区域温度过高已不适宜茎柔鱼生存、繁殖和摄食,而不利的环境条件会使茎柔鱼种群迅速作出响应并寻找相对更为适宜的海域。因此,为了寻找其适宜的表层温度区域,茎柔鱼便会朝着冷水区域方向移动,即向东南方向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9.延长捕捞作业时间可以在短期内加大捕捞渔获量,但长期而言会导致鱼群数量萎缩,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A错误;提高市场价格和人工养殖技术,无法提高渔获量,BD错误;加强海—气环境的动态监测,可以更准确地预估茎柔鱼的栖息地分布,有利于捕捞量的稳定,C正确。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红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被热带沙漠环绕,海区狭长封闭。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该时期结束后气候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对红海说法正确的是( )
A.盐度较高 B.蒸发较少 C.地处高纬 D.降水较多
11.波罗的海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C.与外海连通,盐度得到稀释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
【答案】10.A
11.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降低海水的盐度;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升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
⑤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10.红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地处低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强;被热带沙漠环绕,河流注入少;海区狭长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红海盐较高,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A、波罗的海接近北极圈,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A不符合题意;B、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降水较多,B不符合题意;
C、与外海连通,盐度会升高,C符合题意;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沿36°N纬线部分海域浅层海水盐度(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问题。
12.海域A的盐度可能是( )
A.36.5 B.37 C.35.3 D.35.8
13.该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蒸发旺盛 B.冬季结冰,盐分集中
C.气候干燥,蒸发旺盛,降水少 D.入海径流多
【答案】12.D
13.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降低海水的盐度;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升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
⑤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12.图中等值距离=0.5,按等值线数值规律A为35.5-36.0之间,35.8位于此范围,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ABC、该海区位于36°N,西经5-10°,为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炎热干燥,蒸发旺盛,C正确,A错误;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海水不结冰,B错误;
D、入海径流多海水盐度较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1高一上·湛江期末)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 )
A.温度、盐度、密度 B.密度、温度、盐度
C.盐度、密度、温度 D.密度、盐度、温度
(2)与南纬60°附近海域相比,b曲线在北纬60°附近数值偏低,主要原因是( )
A.蒸发微弱 B.地表淡水注入多
C.降水量大 D.海域面积大
【答案】(1)D
(2)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赤道附近的热量较高,可知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可知c为温度变化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故b为盐度分布曲线;由于地球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的,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增,故a为密度分布曲线。故D正确,ABC错误。
(2)与南纬60°附近海域相比,北纬60°附近大陆有大量淡水河流的注人,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人,所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高于北纬60°附近的海域。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 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大。
2. 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南北纬30度附近)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3.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二、综合题
15.读“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2)A、B两海区的海水盐度均比大西洋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低,原因是 ;A海区的盐度低于B海区的原因是 。
(3)地中海由西向东盐度渐高的原因是 。
【答案】(1)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
(2)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A、B两海区分别有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注入;A海区受寒流影响,B海区受暖流影响
(3)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是盐度较低的大西洋海水流入盐度较高的地中海,这样,距离大西洋越近,盐度则越低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大西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也符合全球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2)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很多,但要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3)地中海盐度的变化受大西洋表层洋流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区盐度分布及其原因;盐度的大小既要考虑海洋内部的影响,还要考虑陆地河流等的影响。
16.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
(3)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是 。
【答案】(1)负相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盐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盐度低
(2)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纬度则以海洋为主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由图看出,在水量平衡数值低的地区,海水的盐度高,在水量平衡数值高的地区,海水的盐度低,因此二者是呈负相关的关系。(2)由图看出,B海域的盐度较高,主要是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3)由图看出C海区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陆地上有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
【点评】考查查地理曲线图的判读;图中介绍了世界不同纬度海区盐度的差异与蒸发量、降水量的关系。
17.(2022高一上·深圳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 变化曲线趋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半球 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
(3)指出南纬60°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 、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答案】(1)蒸发量;回归线附近
(2)赤道海域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是降水丰沛,因此盐度不是最高
(3)差异:南纬60°大于北纬60°的盐度。原因:北纬60°海域有大量的陆地淡水注入,而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盐度和蒸发量的变化曲线都体现出了在副热带地区最高,由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的变化趋势,故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半球20°~30°之间,大致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主要是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稀释了海水盐度,所以海水盐度曲线呈波谷状。
(3)读图可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它与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33‰)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南纬60°附近海域;主要原因是北纬60°海区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淡水河流大量注入,使得盐度偏低,而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入淡水,所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高于北纬60°附近的海域。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赤道海区和副热带海区盐度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南北纬60°两地盐度的高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入海径流量。故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降水量和入海径流。
【点评】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 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
(2022高一上·日照期中)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 )
A.盐度、密度、温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温度、盐度
2.甲处表层海水( )
A.温度约为24℃ B.纬度约为25°S
C.盐度约为3.6% D.密度约为1027kg/m3
3.①曲线在乙处达到最低值的原因是( )
A.深度最小 B.淡水汇入多 C.温度最高 D.海水蒸发少
(2022高一上·台州期末)下图为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4.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5.影响甲、乙、丙三地水温垂直差异的因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海水密度 C.海水性质 D.海域面积
6.下列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类似的是( )
A.热带海区密度垂直变化 B.高纬度海区盐度垂直变化
C.中低纬度海区盐度垂直变化 D.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变化
(2021高一上·期末)茎柔鱼广泛分布于秘鲁海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且经济价值极高。我国自2001年开始捕捞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目前年获产量稳定。研究表明海水表面温度是造成茎柔鱼资源丰富程度和栖息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下图为某五年间9-12月东南太平洋茎柔鱼适宜栖息地及海洋表面温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材料信息,9~12月最利于捕捞茎柔鱼的海水表层水温区间为( )
A.16~18℃ B.18~20℃ C.20~22℃ D.22~24℃
8.气候变化对茎柔鱼栖息地的分布影响十分显著。发生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年份,秘鲁茎柔鱼栖息地偏移方向为( )
A.东南 B.东北 C.正西 D.西北
9.为确保我国茎柔鱼渔获产量稳定,有效措施是( )
A.延长捕捞作业时间 B.提高茎柔鱼的市场价格
C.加强东太平洋环境的动态监测 D.提高茎柔鱼人工养殖技术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红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被热带沙漠环绕,海区狭长封闭。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该时期结束后气候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下列对红海说法正确的是( )
A.盐度较高 B.蒸发较少 C.地处高纬 D.降水较多
11.波罗的海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C.与外海连通,盐度得到稀释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读“沿36°N纬线部分海域浅层海水盐度(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问题。
12.海域A的盐度可能是( )
A.36.5 B.37 C.35.3 D.35.8
13.该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蒸发旺盛 B.冬季结冰,盐分集中
C.气候干燥,蒸发旺盛,降水少 D.入海径流多
14.(2021高一上·湛江期末)下图示意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 )
A.温度、盐度、密度 B.密度、温度、盐度
C.盐度、密度、温度 D.密度、盐度、温度
(2)与南纬60°附近海域相比,b曲线在北纬60°附近数值偏低,主要原因是( )
A.蒸发微弱 B.地表淡水注入多
C.降水量大 D.海域面积大
二、综合题
15.读“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2)A、B两海区的海水盐度均比大西洋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低,原因是 ;A海区的盐度低于B海区的原因是 。
(3)地中海由西向东盐度渐高的原因是 。
16.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读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 。
(2)试从气压带、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综合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 。
(3)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是 。
17.(2022高一上·深圳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 变化曲线趋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半球 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
(3)指出南纬60°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 、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 1、海水温度取决于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2、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 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
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1.海洋表层海水密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增,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递减,所以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密度、温度、盐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处表层海水温度约为24℃,A正确;纬度约为25°N,B错误;盐度约为3.7%,C错误;密度约为1025kg/m3,D错误,故答案为:A。
3.根据前面分析,①曲线为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曲线,乙处为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所以密度低,C正确;图中所示都是大洋表层的情况,A错误;赤道附近,温度高,海水蒸发大,D错误;淡水汇入一般在沿海地区,B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4.D
5.A
6.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的温度: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不同纬度海区: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②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③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2、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
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
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反之。
季节:同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因海深而有变化,1000m以下变化小。
4.大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甲表层的水温最高,纬度最低,丙表层水温最低,纬度最高,所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丙乙甲,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5.海水热量的收入是通过太阳辐射,支出是通过海水蒸发,下层的热量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向下传递的,所以影响甲、乙、丙三地水温垂直差异的因素太阳辐射,A正确;海水密度、海水性质、海域面积对水温的影响小,BCD错误,故答案为:A。
6.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是1km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水温下降,1km以下变化不大。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D错误。在垂指方向上,可以把海水分为浅表层、盐跃层、深层三部分,高纬度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向下深入盐跃层后,盐度明显增加,B错误;中低纬度海区随深度增加,在盐跃层这一水层,盐度明显减少,再次随深度增加后,深层海水受蒸发降水的影响越来越小,与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类似,C正确;热带海区密度垂直方向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7.B
8.A
9.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是表示海水热力状况的一个物理量,海洋学上一般以摄氏度(℃)表示,测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太阳辐射和海洋大气热交换是影响海水温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海流对局部海区海水的温度也有明显的影响。在开阔海洋中,表层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大致与纬圈平行,在近岸地区,因受海流等的影响,等温线向南北方向移动。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随深度之增加而降低,并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7.根据图片信息,图示各月中9月茎柔鱼适宜栖息地水温为16~20℃,10月为18~20℃,11月为18~20℃,12月为18~22℃,综合各月份的分布区间来看,18~20℃为最有利于捕捞茎柔鱼的海水表层水温区间,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由于当温度升高时,秘鲁外海海域原来的区域温度过高已不适宜茎柔鱼生存、繁殖和摄食,而不利的环境条件会使茎柔鱼种群迅速作出响应并寻找相对更为适宜的海域。因此,为了寻找其适宜的表层温度区域,茎柔鱼便会朝着冷水区域方向移动,即向东南方向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9.延长捕捞作业时间可以在短期内加大捕捞渔获量,但长期而言会导致鱼群数量萎缩,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A错误;提高市场价格和人工养殖技术,无法提高渔获量,BD错误;加强海—气环境的动态监测,可以更准确地预估茎柔鱼的栖息地分布,有利于捕捞量的稳定,C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10.A
11.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降低海水的盐度;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升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
⑤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10.红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地处低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强;被热带沙漠环绕,河流注入少;海区狭长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红海盐较高,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A、波罗的海接近北极圈,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A不符合题意;B、受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降水较多,B不符合题意;
C、与外海连通,盐度会升高,C符合题意;
D、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入海径流量较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12.D
13.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点评】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不同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降低海水的盐度;蒸发——使海水的盐度升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④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
⑤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12.图中等值距离=0.5,按等值线数值规律A为35.5-36.0之间,35.8位于此范围,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3.ABC、该海区位于36°N,西经5-10°,为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炎热干燥,蒸发旺盛,C正确,A错误;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海水不结冰,B错误;
D、入海径流多海水盐度较低,D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1)D
(2)B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赤道附近的热量较高,可知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可知c为温度变化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可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故b为盐度分布曲线;由于地球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的,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增,故a为密度分布曲线。故D正确,ABC错误。
(2)与南纬60°附近海域相比,北纬60°附近大陆有大量淡水河流的注人,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人,所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高于北纬60°附近的海域。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 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大。
2. 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因海区所处位置不同而有差异。赤道附近盐度稍低,副热带海区(南北纬30度附近)盐度较高,高纬度海区盐度偏低。
3.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15.【答案】(1)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
(2)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A、B两海区分别有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注入;A海区受寒流影响,B海区受暖流影响
(3)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是盐度较低的大西洋海水流入盐度较高的地中海,这样,距离大西洋越近,盐度则越低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大西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也符合全球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2)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很多,但要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3)地中海盐度的变化受大西洋表层洋流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区盐度分布及其原因;盐度的大小既要考虑海洋内部的影响,还要考虑陆地河流等的影响。
16.【答案】(1)负相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盐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盐度低
(2)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纬度则以海洋为主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由图看出,在水量平衡数值低的地区,海水的盐度高,在水量平衡数值高的地区,海水的盐度低,因此二者是呈负相关的关系。(2)由图看出,B海域的盐度较高,主要是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3)由图看出C海区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陆地上有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
【点评】考查查地理曲线图的判读;图中介绍了世界不同纬度海区盐度的差异与蒸发量、降水量的关系。
17.【答案】(1)蒸发量;回归线附近
(2)赤道海域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是降水丰沛,因此盐度不是最高
(3)差异:南纬60°大于北纬60°的盐度。原因:北纬60°海域有大量的陆地淡水注入,而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盐度和蒸发量的变化曲线都体现出了在副热带地区最高,由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的变化趋势,故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的变化趋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南北半球20°~30°之间,大致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海域。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主要是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稀释了海水盐度,所以海水盐度曲线呈波谷状。
(3)读图可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34‰,它与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33‰)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南纬60°附近海域;主要原因是北纬60°海区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淡水河流大量注入,使得盐度偏低,而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入淡水,所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高于北纬60°附近的海域。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赤道海区和副热带海区盐度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南北纬60°两地盐度的高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入海径流量。故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蒸发量、降水量和入海径流。
【点评】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