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地貌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
B.相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类型的唯一依据
C.绝对高度大的地区,相对高度也大
D.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2.下列关于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是阳坡 B.山地的迎风坡是阴坡
C.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D.山地的背风坡光照较强
3.陡峻的地貌,一般( )
A.相对高度大,坡度大 B.相对高度小,坡度大
C.相对高度小,坡度小 D.相对高度大,坡度小
石牛山(下图)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由火山喷发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目测图中A处( )
A.坡度接近60°,形态陡峻 B.坡度接近40°,形态平缓
C.坡度接近30°,岩石破碎 D.坡度接近10°,层理清晰
5.该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左图为考察人员的合影照。下右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左图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③地貌属于分布在山岳冰川的沉积地貌
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
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大陆
黄河乾坤湾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境内,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下图为乾坤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若要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最适宜的方式是( )
A.站在河岸边眺望对岸 B.站在河岸高地观察水面
C.自上游向下漂流 D.坐飞机在空中俯视该处
9.图示河流中低缓的河滩成因是( )
A.自高地向水面流水下切侵蚀 B.自该处向河流上游溯源侵蚀
C.上游挟带泥沙在凸岸沉积 D.下游顶托的泥沙在凹岸沉积
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
A.A B.B C.C D.D
11.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
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13.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这段游记中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 300千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的三种地貌景观图。
(1)材料二中甲、乙、丙三处地貌分别为甲 ;乙 ;丙 (填图中的相应序号)。
(2)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成员在长江流域某处观察地貌的示意图,一般地貌观察的内容有高度、坡度、 、 、 、 等。
17.(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
(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有 和 。
(2)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 字形,壁岸 ,河床底部 。
(3)图中P处地貌是 ,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 。M处地貌是 ,由于水流速度 ,泥沙 而形成
18.(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野外考察、调查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某地理研学小组到黄河宁夏河段考察发现,黄河流经宁夏河段自南向北流,甲河段附近的土壤颗粒比乙河段附近的土壤颗粒更细。下图为黄河宁夏河段区域简图。
(1)与甲地相比,乙地地势较 (高/低),理由是 。
(2)请你在方框内画出A地貌的形态示意图,并描述该地貌除形态外的其他特征。
形态示意图:
其他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相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A错误;绝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B错误;绝对高度大的地区,相对高度不一定大,如高原地形就是绝对高度大,一般相对高度小,C错误;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D正确。故答案为:D。
2.许多山地的迎风坡与阳坡、阴坡并不一致,A、B错误;山地的迎风坡往往降水较多,但山地的背风坡光照不一定强,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3.坡度可以用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故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比较陡峻。故答案为:A。
【答案】4.A
5.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33km,海洋地壳6km。)、地幔、地核。(以莫霍面、古登堡面为界)地壳的特点: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层。地震的震源:地壳或岩石圈;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地带)。
4.根据图中信息,可目测出A处的坡度陡,接近60°较合适。故答案为:A。
5.火山口喷的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故答案为:B。
【答案】6.C
7.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6.根据景观图可判断,考察人员合影地背后为高山的山麓地带的山谷,因此应位于③位置冰川槽谷中。故答案为:C。
7.图中③地貌为U形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错误;②地貌为冰斗,是山岳冰川地貌,B错误;①地貌为角峰,特点是高耸尖锐,C正确;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纬度较低的非洲和南美大陆分布少,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8.D
9.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8.由于该地沟壑纵横,因此在河岸边眺望对岸或者站在河岸高地观察水面,都不能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A、B错误。据图可知,该河段河道弯曲,自上游向下漂流也难以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C错误。坐飞机在空中俯视该处,可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D正确。故答案为:D。
9.根据所学可知,河流中低缓的河滩属于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正确。故答案为:C。
【答案】10.B
11.D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0.观察地貌时,最适宜选在高处且视野广阔的地方。图中B处最高且视野辽阔。故答案为:B。
11.观察地貌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项错误。观察地貌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B项错误。绝对高度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比如相对于海平面以下的地方,相对高度更大,C项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2.B
13.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2.由所学知识可知,观察地貌时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故答案为:B。
13.由所学知识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以黄土地貌为主。故答案为:C。
【答案】14.A
15.B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4.这段游记含义是“此处的山小而峻峭,或孤峰耸立,或两三座山相连相接,如同串起来的珠子和并立生长的竹笋,座座山上岩石尖峭嶙峋,草木摇曳飘舞,在山间曲折地朝上走或往下行,如同置身在纷乱的云层和重叠的波浪中,令人茫然,辨不出方向”。可知描述的是地貌形态和植被状况。故答案为:A。
15.游记中描述的景观是喀斯特地貌,故②符合,选B。①是西北的雅丹地貌,③是沙丘,④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故答案为:B。
16.【答案】(1)②;①;③
(2)坡向;地貌的形状;地貌的面积;地貌的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地面破碎程度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分析】(1)甲为河流发源地,海拔高,冰川侵蚀显著,为冰川地貌,对应②。乙为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对应①。丙位于长江口,其地貌为三角洲,对应③。
(2)地貌观察的内容除了高度、坡度外,还应观察坡向、地貌形状、面积、地形的空间分布、地面的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7.【答案】(1)坡度;高度
(2)V;陡峭;起伏不平
(3)牛轭湖;裁弯取直;三角洲;慢;淤积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高度和坡度,其中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包括坡度、坡向,有时候也需要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等。
(2)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河流的下蚀能力强,壁岸陡峭,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河谷剖面形态多呈V字形。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处地貌应为牛轭湖,其形成原因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较强,河道弯曲,曲流发育,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原先河道废弃,废弃河道形成牛轭湖。M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受海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点评】一、地貌观察的内容
1 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
2高度: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3坡度
(1)坡度:主要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2)坡向:根据与太阳光的关系可以分为阳坡和阴坡;根据与风向的关系可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
(3)高度和坡度组合:可以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二、常见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1、下蚀(侵蚀河床):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2、侧蚀(侵蚀阶地、谷地):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3、溯源侵蚀: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
4、洪积-冲积: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5、河漫滩: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水淹没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6、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8.【答案】(1)低;河流自南向北流
(2)
形态示意图:
其他特征:自扇顶至扇缘,沉积颗粒物由粗变细,地势逐渐变低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由材料信息“黄河流经宁夏河段自南向北流”可知,乙地地势比甲地低。
(2)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A处位于贺兰山东麓,由河流堆积形成冲积扇平原,示意图见下图;由于出山口后,少了山脉的束缚,地势变缓、河流流速变慢,所以自冲积扇扇顶至扇缘,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沉积颗粒物由粗变细;随着沉积物越来越少,地势由高变低。冲积扇形形态示意图如下:
【点评】冲积扇是指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 / 1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常见的地貌类型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地貌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
B.相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类型的唯一依据
C.绝对高度大的地区,相对高度也大
D.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2.下列关于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是阳坡 B.山地的迎风坡是阴坡
C.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D.山地的背风坡光照较强
3.陡峻的地貌,一般( )
A.相对高度大,坡度大 B.相对高度小,坡度大
C.相对高度小,坡度小 D.相对高度大,坡度小
【答案】1.D
2.C
3.A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相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A错误;绝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的主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B错误;绝对高度大的地区,相对高度不一定大,如高原地形就是绝对高度大,一般相对高度小,C错误;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D正确。故答案为:D。
2.许多山地的迎风坡与阳坡、阴坡并不一致,A、B错误;山地的迎风坡往往降水较多,但山地的背风坡光照不一定强,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3.坡度可以用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故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比较陡峻。故答案为:A。
石牛山(下图)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因山上一石似牛而得名,由火山喷发形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目测图中A处( )
A.坡度接近60°,形态陡峻 B.坡度接近40°,形态平缓
C.坡度接近30°,岩石破碎 D.坡度接近10°,层理清晰
5.该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答案】4.A
5.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33km,海洋地壳6km。)、地幔、地核。(以莫霍面、古登堡面为界)地壳的特点:厚度不均;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层。地震的震源:地壳或岩石圈;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地带)。
4.根据图中信息,可目测出A处的坡度陡,接近60°较合适。故答案为:A。
5.火山口喷的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故答案为:B。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左图为考察人员的合影照。下右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左图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有关图中地貌的描述,最贴切的是( )
A.③地貌属于分布在山岳冰川的沉积地貌
B.②地貌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大陆冰川
C.①地貌的形态特点是高耸尖锐
D.该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非洲和南美大陆
【答案】6.C
7.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6.根据景观图可判断,考察人员合影地背后为高山的山麓地带的山谷,因此应位于③位置冰川槽谷中。故答案为:C。
7.图中③地貌为U形谷,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错误;②地貌为冰斗,是山岳冰川地貌,B错误;①地貌为角峰,特点是高耸尖锐,C正确;冰川地貌遗迹大量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纬度较低的非洲和南美大陆分布少,D错误。故答案为:C。
黄河乾坤湾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境内,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下图为乾坤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若要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最适宜的方式是( )
A.站在河岸边眺望对岸 B.站在河岸高地观察水面
C.自上游向下漂流 D.坐飞机在空中俯视该处
9.图示河流中低缓的河滩成因是( )
A.自高地向水面流水下切侵蚀 B.自该处向河流上游溯源侵蚀
C.上游挟带泥沙在凸岸沉积 D.下游顶托的泥沙在凹岸沉积
【答案】8.D
9.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8.由于该地沟壑纵横,因此在河岸边眺望对岸或者站在河岸高地观察水面,都不能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A、B错误。据图可知,该河段河道弯曲,自上游向下漂流也难以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C错误。坐飞机在空中俯视该处,可完整地观察乾坤湾地貌,D正确。故答案为:D。
9.根据所学可知,河流中低缓的河滩属于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正确。故答案为:C。
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
A.A B.B C.C D.D
11.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
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
【答案】10.B
11.D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0.观察地貌时,最适宜选在高处且视野广阔的地方。图中B处最高且视野辽阔。故答案为:B。
11.观察地貌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项错误。观察地貌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B项错误。绝对高度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比如相对于海平面以下的地方,相对高度更大,C项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D项正确。故答案为:D。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13.在最佳观察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河流地貌 B.风沙地貌 C.黄土地貌 D.冰川地貌
【答案】12.B
13.C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2.由所学知识可知,观察地貌时最佳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故答案为:B。
13.由所学知识可知,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以黄土地貌为主。故答案为:C。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这段游记中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4.A
15.B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4.这段游记含义是“此处的山小而峻峭,或孤峰耸立,或两三座山相连相接,如同串起来的珠子和并立生长的竹笋,座座山上岩石尖峭嶙峋,草木摇曳飘舞,在山间曲折地朝上走或往下行,如同置身在纷乱的云层和重叠的波浪中,令人茫然,辨不出方向”。可知描述的是地貌形态和植被状况。故答案为:A。
15.游记中描述的景观是喀斯特地貌,故②符合,选B。①是西北的雅丹地貌,③是沙丘,④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 300千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的三种地貌景观图。
(1)材料二中甲、乙、丙三处地貌分别为甲 ;乙 ;丙 (填图中的相应序号)。
(2)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成员在长江流域某处观察地貌的示意图,一般地貌观察的内容有高度、坡度、 、 、 、 等。
【答案】(1)②;①;③
(2)坡向;地貌的形状;地貌的面积;地貌的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地面破碎程度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
【解析】【分析】(1)甲为河流发源地,海拔高,冰川侵蚀显著,为冰川地貌,对应②。乙为云贵高原,为喀斯特地貌,对应①。丙位于长江口,其地貌为三角洲,对应③。
(2)地貌观察的内容除了高度、坡度外,还应观察坡向、地貌形状、面积、地形的空间分布、地面的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点评】地貌的特点:规模大小不等,地貌类型多样。地貌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结合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等辅助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17.(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
(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有 和 。
(2)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 字形,壁岸 ,河床底部 。
(3)图中P处地貌是 ,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 。M处地貌是 ,由于水流速度 ,泥沙 而形成
【答案】(1)坡度;高度
(2)V;陡峭;起伏不平
(3)牛轭湖;裁弯取直;三角洲;慢;淤积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高度和坡度,其中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包括坡度、坡向,有时候也需要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等。
(2)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河流的下蚀能力强,壁岸陡峭,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河谷剖面形态多呈V字形。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处地貌应为牛轭湖,其形成原因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较强,河道弯曲,曲流发育,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原先河道废弃,废弃河道形成牛轭湖。M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受海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点评】一、地貌观察的内容
1 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
2高度: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反映地面起伏状况
3坡度
(1)坡度:主要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表示,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2)坡向:根据与太阳光的关系可以分为阳坡和阴坡;根据与风向的关系可分为迎风坡和背风坡。
(3)高度和坡度组合:可以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二、常见河流地貌及形成原因:
1、下蚀(侵蚀河床):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2、侧蚀(侵蚀阶地、谷地):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3、溯源侵蚀: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
4、洪积-冲积: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冲)积扇地貌。洪(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相连,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5、河漫滩: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水淹没继续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6、三角洲: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8.(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野外考察、调查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某地理研学小组到黄河宁夏河段考察发现,黄河流经宁夏河段自南向北流,甲河段附近的土壤颗粒比乙河段附近的土壤颗粒更细。下图为黄河宁夏河段区域简图。
(1)与甲地相比,乙地地势较 (高/低),理由是 。
(2)请你在方框内画出A地貌的形态示意图,并描述该地貌除形态外的其他特征。
形态示意图:
其他特征:
【答案】(1)低;河流自南向北流
(2)
形态示意图:
其他特征:自扇顶至扇缘,沉积颗粒物由粗变细,地势逐渐变低
【知识点】地貌的观察;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由材料信息“黄河流经宁夏河段自南向北流”可知,乙地地势比甲地低。
(2)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A处位于贺兰山东麓,由河流堆积形成冲积扇平原,示意图见下图;由于出山口后,少了山脉的束缚,地势变缓、河流流速变慢,所以自冲积扇扇顶至扇缘,颗粒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沉积颗粒物由粗变细;随着沉积物越来越少,地势由高变低。冲积扇形形态示意图如下:
【点评】冲积扇是指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