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课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新 课 导 入
每个人都受到过表扬和批评,做好了——表扬,做错了——批评,可是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巴迪做了一件事同时受到了父母表扬和批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巴德 舒尔伯格,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 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走 进 作 者
片+反=版
止+支=歧
厉+力=励
祥-羊+土=社
谨-堇+兑=说
识 字 方 法
熟字加偏旁
熟字换偏旁
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腼腆
得意扬扬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照底稿抄写。
字 词 梳 理
誊写
敬重仰慕。
敬仰
糟糕
指事情、情况坏得很。
鼓励
激发;勉励。
完全跟过去一样。
字 词 梳 理
一如既往
歧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歧途
极端
绝对;偏激。
鼓舞
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字 词 梳 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梳理归纳:课文怎样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体会巴迪对父亲和母亲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自 读 提 示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3)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同桌互动、讨论交流:
整 体 感 知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介绍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了父母的爱。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整 体 感 知
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整 体 感 知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写“我”创作的小诗,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表扬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
第二部分(第15自然段):写几年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并继续坚持写作。
第三部分(第16~17自然段):写“我”成年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父爱和母爱共同的力量。
小组交流、讨论:(1)课文是怎样从语言、动作、神态上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夸奖?(2)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不是七八岁的小孩写的诗真的就那么精彩,那么好?(3)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品 读 感 悟
快速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
课文是怎样从语言、动作、神态上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夸奖?
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动作:“她搂住了我”“她再次拥抱了我”
神态:“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品 读 感 悟
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不是七八岁的小孩写的诗真的就那么精彩,那么好?
不是的,是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心情是异常高兴,从中可以感受到妈妈很爱“我”,她在鼓励“我”
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品 读 感 悟
小组讨论:(1)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焦急、急切的心情?(2)文中“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交代了什么?
品 读 感 悟
阅读第4自然段
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我”比较重视父亲的评价,期待父亲的评价?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用文中词语回答,在等待父亲回来时,“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迫不及待 自豪感 满怀信心
品 读 感 悟
同桌讨论:(1)用文中词语回答,在等待父亲回来时,“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2)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我”比较重视父亲的评价,期待父亲的评价?
品 读 感 悟
阅读第2自然段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焦急、急切的心情?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品 读 感 悟
重视父亲的评价
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交代了什么?
品 读 感 悟
全班交流、探讨:(1)“父亲对“我”的这首诗是什么反应? 在文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2)在等待父亲读诗,和聆听父亲严厉的批评时,“我”又有怎样的表现呢?(3)我的这些反应和动作的表现,说明了什么?(4)父亲难道真的是不疼爱“我”吗
品 读 感 悟
阅读第5~14自然段
父亲对“我”的这首诗是什么反应? 在文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父亲:
①“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神态)
②“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动作)
③“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语言)
④“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语言)
⑤“父亲把诗扔回原处”(动作)
品 读 感 悟
从以上描写中,可以看出父亲很认真地读“我”写的诗,但是父亲不喜欢这首诗,所以父亲说糟糕透了。从中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要求是严格的,态度是严厉的。
品 读 感 悟
在等待父亲读诗,和聆听父亲严厉的批评时,“我”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我:
①“我紧张极了”(心理描写)
②“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但我觉得父亲读了很长时间”
③“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的抬不起来”
④“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品 读 感 悟
我的这些反应和动作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时充分说明了作者的心情是伤心、失落和难过。
品 读 感 悟
父亲难道真的是不疼爱“我”吗
不是,由于母亲的高度赞扬,使“我”的内心有些膨胀,父亲为了不让“我”骄傲自满,为了能让“我”继续努力,所以父亲对“我”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表现了父爱的深沉和严格。
巴迪就这样气走了,可是在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同一首诗,两个人竟有完全不同的评价。面对父亲如此的评价,小巴迪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失声痛哭,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
品 读 感 悟
放声朗读第55自然段
思考: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说明了什么?
8岁时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赞扬,爸爸的不认可是批评。等他到12岁的时候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根据爸爸的评价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说明母亲自始至终都在包容“我”、鼓励“我”,父亲对“我”的评价是否定中有肯定,批评中有鼓励。这个时候的巴迪还没有完全长大。
品 读 感 悟
有感情的朗读第16自然段
思考:长大成人的巴迪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成功的巴迪与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巴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成熟后的巴迪清楚地认识到慈祥的母亲的评价给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厉的父亲的评价给他警告以免误入歧途。不管是母亲慈祥还是父亲严厉都出自对自己的爱。
品 读 感 悟
齐读第17自然段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它们指的是什么?
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
品 读 感 悟
“两股风”指什么?
“生活的小船”指什么?
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批评与提醒的爱
成长过程
品 读 感 悟
作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A.母亲的鼓励与赞扬,激励他不断前进;B.父亲的批评与指正,提醒他不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C.自己对父母的爱的平衡,对这两种爱的接纳。
品 读 感 悟
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饱含了对巴迪的爱,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品 读 感 悟
课文主题
本文讲的是“我”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我”作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和这两种评价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我”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父母深沉的爱。
品 读 感 悟
一、根据拼写汉字。
téng xiě chū bǎn
( ) ( )
cí xiáng qí tú jǐn shèn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祥( ) 慎( ) 版( ) 毫( ) 迪( )
详( ) 甚( ) 板( ) 豪( ) 笛( )
做一做
课 堂 练 习
誊写 出版
慈祥 歧途 谨慎
慈祥 慎重 出版 毫米 启迪
详细 甚至 木板 自豪 笛子
课 堂 总 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自己所写的诗作给予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从感悟到了父母的爱,懂得了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不同评价的道理。
你的亲人、朋友或老师对你有过怎样的评价?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评价的?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