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课时
《骑鹅旅行记》节选
播放视频《骑鹅旅行记》片段
新 课 导 入
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
走 进 作 者
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本课指男孩骂那些鸡。( )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本课指猫得意地念经。 ( )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
乌合之众
得意扬扬
无济于事
一个接着一个,完全没有终止。( )
没完没了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理 解 词 语
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 )
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 )
九头牛与两只虎的力气的相加。形容很大的力量。 ( )
神情沮丧。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本课指男孩情绪低落地从牛棚里走出来。 ( )
示弱
跃跃欲试
九牛二虎之力
垂头丧气
理 解 词 语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 小组合作,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概括主要情节。(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整 体 感 知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概括主要情节。
本文节选自《骑鹅旅行记》的第一章,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小人儿之前的故事情节:从前有个男孩,十四岁左右,瘦高个儿,淡黄色的头发。他贪吃贪睡,无所事事,并且粗野顽皮,对牲口想打就打,对人也不长好心眼。一个星期天,独自在家的小男孩发现了一个小狐仙,并且捉弄了小狐仙。后来小狐仙惩罚他,把小男孩也变成了小狐仙。
整 体 感 知
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人物:小男孩尼尔斯、院子里的小动物(麻雀、鹅和鸡、猫、牛、年轻的雄鹅。)
主要情节:小男孩意外变成小狐仙→小男孩寻找小狐仙时的离奇遭遇→小男孩被大鹅带上高空开始旅行。
整 体 感 知
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写小男孩变成了小狐仙,他希望变回人形,但没有实现。
第二部分(3~29):写尼尔斯分别遭到鸡群的嘲笑、大黑猫的羞辱、牛群的控诉,因为他曾经干过很多的坏事。
整 体 感 知
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第一层(3~4)写小男孩决定去牛棚找小狐仙讲和。
第二层(5~9)写尼尔斯遭到鸡群的嘲笑,因为他曾经干过扯鸡冠的坏事。
第三层(10~22)写尼尔斯遭到大黑猫的羞辱,因为他曾经干过揪猫尾巴的坏事。
第四层(23~29)写尼尔斯遭到牛群的控诉,因为他曾经干过很多对不起牛群的坏事。
第三部分(第30~48):写尼尔斯骑上了鹅背,飞上了蓝天。
第一层(30~31)写尼尔斯很孤单,他非常怀念自己的家。
第二层(38~42)写一群大雁邀请家鹅一起飞向高山,一只雄鹅动了心,决定和大雁一起飞走。
第三层(43~48)写尼尔斯想阻止鹅的行为,却被带上了蓝天。
整 体 感 知
主要学习:阅读1~2自然段,勾画出小男孩变成小狐仙的意外和想变回又没实现的词语。
交流学习第一部分。
品 读 感 悟
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
他站在镜子前面闭上眼睛,过了好几分钟才睁开。
当时他估计怪样子肯定消失了。
可是怪样子并没有消失,他仍然像刚才一样小。
品 读 感 悟
“简直不敢信”说明事情出乎男孩意料之外,让他感到惊讶回去。
“闭上眼睛”说明男孩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估计”说明男孩期望自己变回人的样子。
“可”是“仍然”说明男孩的希望落空了。
(二)交流3~4自然段
文段中,哪个词语,写出了小男孩想找到小虎显得迫切心情?
他忽然想起,曾听母亲讲过,小狐仙平时都是住在牛棚里 的。他立刻决定到那里 去看看是否能找到小狐仙。
品 读 感 悟
“立刻决定”说明男孩想找到小弧仙的心情非常迫切。
(三)交流5~30自然段
默读第5~30自然段,在文中圈画出小男孩遇到的动物及它们对待小男孩的态度。
地点 遇见的小动物 小动物对待小男孩的态度
门廊外面
院子里
院子里
牛棚里
麻雀
鹅和鸡
猫
三头奶牛
吼声四起,吵闹得非常凶
刚开始样子十分温柔;后来摇身一变,异常凶猛,对着小男孩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站在他周围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
一看见小男孩就叫了起来
品 读 感 悟
交流勾画的语句和批注:小动物们对小男孩的态度。
①可是他没有想到,他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鸡根本就不怕他。
这句话具体交代了鸡不怕小男孩的原因,这也是院子里的其他动物都不再害怕他的原因。
品 读 感 悟
②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温柔。
猫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
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这四个句子具体写出了猫对小男孩由亲切到愤怒的态度变化,其中前面两句主要描写了猫的神态,第三句描写了猫的动作和神态,最后一句着重描写了猫的动作。
品 读 感 悟
小动物们如此对待小男孩的原因。
小男孩以前很顽皮,经常捉弄小动物,所以小动物们非常害怕他。现在,他变成了小狐仙,小动物们再也不怕他了,纷纷来找他报仇。从小动物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小男孩以前是怎么捉弄小动物们的吗?
小男孩曾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尾巴。除此之外,他为了好玩竟然在名叫金百合的奶牛的角上跳舞,还将马蜂放进她的耳朵里;他经常用木鞋打一头名叫星星的奶牛……
品 读 感 悟
引导发现:面对动物们对自己的态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小男孩的心情
他非常懊悔自己的做法。
他悔恨自己的行为。
他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和小动物们友好相处,善待小动物。
品 读 感 悟
3.小男孩生活的变化。
(1)小男孩从院子里出来以后,他的心情如何?
“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通过描写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衬托出了小男孩难过的心情。
品 读 感 悟
交流、讨论:尼尔斯坐在围墙 上,听到了大雁和那只年轻的雄鹅的对话,他的心里是 怎么想的?这说明了什么?
品 读 感 悟
(1)尼尔斯心想:“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2)从尼尔斯的心理活 动中,可以体会到他已经意 识到现在变成小狐仙,经历 过的鸡群的嘲笑、大黑猫的 羞辱、牛群的控诉等遭遇,都 是自己犯下错误应该遭受的 报应,同时他也认识到以前 犯过的种种错误是不对的, 他也在慢慢地转变,慢慢地 改正自己的错误。他已经开 始学着为家人着想,开始学 着关心父母了,这是尼尔斯 发生转变的一个良好的 开端。
梳理小男孩骑上年轻的雄鹅的经过。
雄鹅尝试着跟随大雁飞向高山→小男孩怕父母失去大雄鹅伤心,决定阻止它飞走→大雄鹅振翅飞走的刹那,小男孩抓住了它→大雄鹅真的飞起来了,小男孩被带上了天空。
品 读 感 悟
说一说,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来的?一起交流。
品 读 感 悟
(1)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
品 读 感 悟
(2)善良、有爱心
(3)勇敢顽强
1 .把汉字和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
mī méi quǎn páo gē jiāng
咯 刨 咪 犬 缰 莓
2.补充下列词语。
无济___________ 头晕_______ ________一变
腾空________ 乌合_________ _________会神
品 读 感 悟
于事 目眩 摇身
而起 之众 聚精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原句:他先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然后才说:“要我帮你的忙吗 是不是因为你经常揪我的尾巴 "
“得意扬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解释选择词语。
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的词语是( )
A.腾空而起 B.跃跃欲试 C.垂头丧气D.聚精会神
在文中指大黑猫非常满足,高兴,神气十足的样子。
品 读 感 悟
D
变成小狐仙
骑
鹅
旅
行
记
男孩的遭遇
飞向蓝天
鸡鹅的嘲笑
猫的羞辱
牛群的控诉
做坏事
遭报应
板 书 设 计
课 堂 总 结
课文讲述了尼尔斯被小精灵变成小狐仙,先后遭到鸡群嘲笑、大黑猫的羞辱、牛群的控诉以及随着雄鹅飞向蓝天的故事,文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冲动莽撞、屡犯错误的少年,在经历动物们的报复以后认识到做坏事要遭到报应的道理后,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的好少年。
展开自己的想象,续写课文,想象后来尼尔斯又经历了哪些危险的历程,他又是怎样克服的?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