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8: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课时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新 课 导 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景秀丽,山河壮美。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留下了无数诗篇。如,我们读过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们读过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还读过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其中的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钱塘湖春行》《琵琶行》《忆江南》等。
走 进 作 者
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顿感轻松惬意,于是写下这首诗。
创 作 背 景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5.朗读时,注意语调的舒缓,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字 词 梳 理
字 词 梳 理
暮 瑟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日暮

吟唱
字 词 梳 理
识 字 方 法
谜语识字
谜底:暮
莫添一口
暮 吟
字 词 梳 理
(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怎样正确书写?
(2)分享你们的巧记字形的方法 。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字 词 梳 理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观察这些字,说说你的记忆方法。
“莫”要等来“日”
“口”说“今”日诗。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字 词 梳 理
字 词 梳 理
我会写

写一写
下面是“日”,不是“目”。

右面是“今”,不是“令”。 。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 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2)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字 词 梳 理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理 解 词 语
月弯如弓。
夕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爱
即珍珠。
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理 解 诗 意
自由诵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本诗的停顿节奏。
暮江
朗 读 指 导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正确的运用诗句的停顿,有感情朗读诗歌。
2.想一想: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
自 读 提 示
品 读 感 悟
小组讨论:
(1) 想一想: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的场景? (2) “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3)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想一想: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的场景?
品 读 感 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红日西沉
新月东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品 读 感 悟
“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就像是铺在江面,很形象。“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品 读 感 悟
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在残阳的照射下,受光多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品 读 感 悟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品 读 感 悟
露珠——真珠
月——弓
想一想“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诗好在哪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仅形象地点明了露珠的圆润,而且也写出了月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还写出了月似弯弓的形状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品 读 感 悟
《暮江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达了作者远离朝廷之后轻松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品 读 感 悟
知 识 拓 展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阅读
1.比一比,组一组。
暮( ) 吟( )铺( )
幕( ) 令( )浦( )
2.解释加点的词 。
(1)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
(2)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
课 堂 练 习
暮色 吟咏 店铺
大幕 司令 浦口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 。
可爱。
做一做
板 书 设 计
暮江吟 对大自然的喜爱 赞美之情
在诗人眼里,残阳、江水、露珠、明月是那样美。让他流连忘返,从黄昏时起,一直赏玩到月上露下,这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课 堂 总 结
这一段写出了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背诵、默写这首诗。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