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10分)
1.霓虹灯影仿佛要被流淌的雨水lín shī( ),将城市渲染得五彩斑斓。他静静地坐在屋檐下,怀念着幼时没有yōu lǜ( )的生活。
2.窗外大风páo xiào( ),海浪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一场海上fēng bào( )即将来临。小船在浪尖上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时起时伏。老妇人jǐn zhòu( )着眉头,用 shā yǎ( )的声音叹气道: “ài( ),火又 xī miè( )了,该怎样熬过这一夜呢?”
二、选择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字义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黧黑(lí) 威胁(xié) 势不可当(承担)
B.搪瓷(táng) 抽噎(yè)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C.青稞(kē) 鱼饵(ěr) 心惊肉跳(害怕)
D.魁梧(guǐ) 瞻仰(zhān)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鸟儿安置了新巢,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我捧住那挺圆实的脸蛋说:“小家伙,你狡猾得很哟!”
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D.几十年来,他总是这样无冬无夏地忙碌着,从没有抱怨过一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寒时不加衣服感冒了,岂不是自作自受?
B.晓明收敛自己的玩心,开始弄巧成拙,脚踏实地地学习。
C.她们俩虽然是双胞胎,但是性格迥然不同。
D.他打球变化多端,常让对手防不胜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喘不过气来。
B.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同学们都深受感动。
C.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发扬并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在景区随意涂鸦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
5.下列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C.“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
D.“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
6.《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乔乔和同学们就其中一处情节展开了讨论:“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关羽的( )
A.潇洒 B.神勇 C.聪慧 D.无畏
7.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世界第一高桥是中国的北盘江大桥。这座桥连接着云南和贵州,站在山上看桥,大桥不是架在山顶上的,是架在天边的。桥上的车不是开过去的,就像长翅膀飞过去一样。一桥飞架,带来的,远不止是跨越山谷。 , ; , 。
①变得融通世界 ②它能让一个沉寂的村庄 ③它能让一个封闭的山区 ④变得游人如织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
8.不同作家笔下有不同的童年,关于下面几部小说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讲述了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文中许多人都遭遇了不幸,故事充满伤痛。
B.《小英雄雨来》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
C.《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写的是平凡的人,表现的是深厚而真挚的爱。
D.《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了天真活泼的汤姆·索亚幻想干一番事业的多彩故事。
三、课文回顾。(8分)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桥》使用了设置忌念的写作手法。 ( )
(2)《穷人》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作品,赞扬了桑娜和渔夫的善良品质。 ( )
(3)《金色的鱼钩》以事物命题,不仅是文章的线索,更重要的是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 ( )
2.“ , ”让我们从不改的乡音中体会到诗人对家乡深深的依恋;可等诗人两鬓斑白回家乡时,儿童都不认识他,这便是“ , ”。(4分)
3.高尔基的小说《童年》开篇描写的情节是(1分) ( )
A.爸爸刚去世的情形 B.母亲疲劳做工
C.小伙伴来访 D.外祖母照顾“我”
四、阅读理解。(36分)
(一)势利鬼吴生(6分)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①。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②,意色殊傲。已而③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④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趋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②略酬其揖:稍稍地拱手行礼,表示很不尊敬。③已而:一会儿。④张伯起:明朝著名戏曲作家。
1.联系上下文和注释,“时人嗤之”的“之”指的是(1分)( )
A.吴生 B.主人 C.张伯起 D.其他宾客
2.联系上下文和注释,文中“意色殊傲”的意思是(1分) ( )
A.色泽与众不同 B.意思模糊不清
C.神情非常傲慢 D.责怪他迟迟到来
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见一/布衣者/后至 B.见/一布衣者/后至
C.见/一布衣者后/至 D.见一布衣/者/后至
4.选段通过 写出了吴生的“趋势”。(1分)
5.我们能从这则文言文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
(二)聘任(12分)
①西奥先生是一位两鬓斑白的中年人。
②坎福特大学需要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上百人提出申请,最后西奥等15人获得面试机会,他激动万分。大学边上的旅馆里,和西奥同住的年轻人,叫亚当斯,比他年轻20岁。亚当斯有一副洪亮的嗓音,旅店里时常可以听到他朗朗的笑声。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③校长及评选小组对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筛选后只剩下西奥和亚当斯两人。小组决定让他俩于三天后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
④三天里,西奥寸步不离房间,日夜紧张地赶写讲稿。亚当斯却不见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他每天很晚回来,一边问西奥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的开心事。
⑤到了演讲的那天,大家来到礼堂,西奥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座。直到此时,西奥才发现自己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顿时惊恐万状。
⑥校长宣布,演讲按姓氏字母先后进行。亚当斯是第一个。西奥抬头注视着亚当斯—他神情自若地从口袋里掏出窃来的讲稿,口若悬河。连西奥也暗自承认他确实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鞠了躬,露出微笑,回到座位。
⑦轮到西奥了。要讲的内容都在稿子上,他( )是不可能了。他脸上火辣辣的,唯有用低沉而疲乏的声音,逐字逐句重复亚当斯刚才的演讲内容。等他讲完坐下来时,情绪颓丧。会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下掌声了。
⑧校长及全体评选小组成员退出会场,讨论聘任谁。礼堂内的人仿佛对结果早已有数。
⑨亚当斯拍拍西奥的背,微笑着:“厄运呀,老兄。没办法,两者只选其一。”
⑩这时,校长他们回来了:“诸位先生,我们做出了选择——聘任西奥先生!”
所有的听众都惊呆了。
校长继续说:“我把讨论的情况向诸位介绍一下。亚当斯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都很钦佩,我本人也为之感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是拿着稿子演讲,而西奥却凭着记忆,把前者的演讲内容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当然,在这以前,他不可能看过那份讲稿的一字一句,我们正需要有这样天赋的人!”
大家陆续走出会场。校长走到西奥面前,见他脸上仍露着惊喜交集的神情,握着他的手:“祝贺您,西奥先生。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这儿工作, 。”
1.小说写了西奥应聘时发生的故事。请你根据选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3分)
获得面试机会→ → → →应聘成功
2.联系上下文,填入短文第⑦自然段空缺处最恰当的词为(2分) ( )
A.另起炉灶 B.另辟蹊径 C.另请高明 D.另行高就
3.好的结尾能让读者感觉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根据小说内容,给本文选择一个最充满智慧的结局。(2分)( )
A.可要用好你绝佳的天赋呀!
B.要努力学习呀,提高你的演讲技巧呢!
C.做任何事情都要好好准备哦!
D.可要留点神,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
4.文中多次出现对观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5.读小说要感受人物形象,读完这篇小说你想对谁进行评价?(2分)
(三)家书(18分)
①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延叔有些不高兴,问:“完了?”菊淡淡道:“完了。”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②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③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我说两句。对你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④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 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⑤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⑥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咱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⑦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⑧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信收到。钱就寄。
1.文章第①自然段画线部分是 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4分)
2.这篇文章按照情节的变化和家人对“家书”的感情变化来组织材料,请按照下面的提示,完成对文章情节和感情的梳理。(4分)
情节变化 收到儿子的来信 议论并回信
感情变化 喜悦 热烈
从人物描写角度说说你从下面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
4.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并且第二封信只写了六个字?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5.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以“家书”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五、习作。(30分)
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背景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请根据小说的开头,续写下面的故事,要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完整,不少于450字。
开头:那是一个夜晚,宁静的窗外,雨静静地下着……
参考答案
一、1.淋湿 忧虑 2.咆哮 汹涌彭湃 风暴 跌跌撞撞 紧皱 沙哑 唉 熄灭
二、1.C 2.D 3.B 4.B 5.C 6.B 7.B 8.A
三、1.(1)√ (2)× (3)× 2.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3.A
四、(一)1.A 2.C 3.B 4.吴生对张伯起的态度变化 5.我们不要看到有权有势的人便低三下四,而看到无权无势的人就嗤之以鼻。
(二)1.赶写演讲稿 演讲稿不翼而飞 演讲结束 2.B 3.D
4.观众的反应对情节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两次掌声的不同说明观众更欣赏亚当斯的演讲,且观众们“仿佛”对结果早已有数,“仿佛”暗示后文情节会出现反转。
5.示例:西奥:他记忆力惊人,勤奋认真,温和忠厚。
(三)1.环境 交代季节,冬季下雪天,为下文来信关于过年埋下伏笔;渲染了春节前祥和喜庆的气氛 2.读儿子的来信 重写回信 失望 不满
3.动作(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延叔内心的矛盾纠结与难受失望。
4.①表现了延叔不想让儿子知道家里的困难;②对儿子来信太短、不关心家人的批评;③也蕴含着对儿子不回家过年的失望。
5.是全文的线索;既指儿子的来信,也指家人的回信;使家人对儿子的牵挂和儿子对家人的冷漠形成对比,体现了呼唤亲情回归这一主旨。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