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2 18: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是被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包围的一个内陆国家。平均海拔约为1 580米,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250毫米。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该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下图为蒙古国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推测蒙古国主要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退化
C.森林锐减 D.水体污染
2.近年来,该国环境问题常导致我国(  )
A.旱涝频发 B.遭受强沙尘暴
C.遭受寒潮袭击 D.酸雨不断
3.结合蒙古国农业主要发展方向,为减轻该环境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封山育林
C.合理放牧 D.退耕还草
  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微米的粉尘微粒,如风扬起的灰尘和工业粉尘等,下图示意广州市不同功能区(交通繁忙区、商业区、工业区、郊区)大气TSP月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表示工业区大气TSP月变化趋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TSP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功能区TSP浓度差异夏季最大
B.TSP浓度变化与降雨月变化趋势相同
C.四个功能区中,工业区TSP浓度始终最高
D.四个功能区中,郊区TSP浓度月变化最小
6.下列天气状况,能够促使TSP浓度增高的是(  )
A.烈日炎炎 B.狂风暴雨
C.连绵阴雨 D.浓雾弥漫
  快递包装箱碳足迹分为原料阶段、生产阶段、利用阶段及运输阶段。其中原料阶段核心成分瓦楞纸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人工林。下图示意2019年我国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我国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A.西北地区碳排放量均小
B.高原山区碳排放量均小
C.南方地区碳排放量均大
D.发达地区碳排放量均大
8.甲省级行政区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最大的原因是(  )
A.木材产量大 B.森林面积广
C.经济发展快 D.物流业发达
9.减少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的手段有(  )
①大力保护原始森林
②创新仓储运输技术
③开发环境友好型新材料
④包装箱回收再利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取合成气一体化(CCSI)技术,是以空气(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将粉煤转化为高品质的中低温煤焦油(脱硫)和合成气。CCSI技术减少了煤转气过程中的焦油二次反应,将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技术提升到更高水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CCSI技术减少煤转气过程中的焦油二次反应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煤焦油产出率 B.减少水蒸气的消耗
C.提高煤焦油的纯度 D.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11.我国发展CCSI技术可以(  )
A.增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 B.改善我国大气环境
C.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D.改变北煤南运格局
  《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Ⅰ、Ⅱ、Ⅲ主体功能区分别是(  )
A.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B.城镇化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
C.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D.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镇化地区
13.与Ⅰ、Ⅲ主体功能区相比,Ⅱ主体功能区建设可(  )
A.依靠大学城,建设科技孵化区
B.限制开发资源,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C.建设示范田,保障农产品供给
D.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022年5月30日,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依托我国最大潮汐发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如图),在潮汐电站库区水面上建设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形成“日月同辉齐发力、水上水下齐发电”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4.我国在乐清湾海域所拥有的海洋权益是(  )
A.内水权益 B.领海权益
C.毗连区权益 D.专属经济区权益
15.与原先潮汐发电相比,温岭潮光互补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节约土地面积 B.减少碳的排放
C.发电量更稳定 D.建设成本更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某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和季节变化。
注: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来自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经大气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
(1)描述该城市PM2.5的主要来源及季节变化特点。(5分)
(2)简述缓解该城市PM2.5污染的可行性措施。(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使用曾经长期依赖石油进口。据统计,瑞典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后,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其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为主,生物质能是以农业废弃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制成的。在短时间内瑞典成功将进口依赖型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为可持续性“绿色能源”消费结构。下图示意2017年瑞典能源消费构成。
(1)分析瑞典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
(2)请结合瑞典清洁能源政策给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长江开发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面积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
(1)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长江流域划分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这体现了地理学         的重要思想。(2分)
(2)简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地理背景。(4分)
(3)简述成渝城市群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采取的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①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下面图1是钓鱼岛东西向的地形剖面图,图2为南海诸岛区域示意图。
(1)南海可以开发哪些海洋资源 (6分)
(2)从地质上简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科学依据。(6分)
(3)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6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1.B 2.B 3.C 4.C 5.D 6.D 7.A 8.A
9.D 10.A 11.B 12.D 13.C 14.A 15.C
1.B 蒙古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水体面积小,而畜牧业是该国的传统产业,随着过度放牧,其草场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地退化严重,B正确,D错误;蒙古国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并不严重,A错误;该国森林面积较小,主要农业活动为放牧,对森林的破坏相对较小,因此森林锐减不是其主要突出的环境问题,C错误。
2.B 结合上题分析,蒙古国土地荒漠化加剧,表土疏松,加之冬春季节多大风,常常使我国北方地区遭受强沙尘暴,B正确;旱涝频发主要与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有关,A错误;寒潮是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是一直存在的现象,与该国的环境问题关系不大,C错误;酸雨主要是大气中酸性气体的含量增大导致的,且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酸雨现象,D错误。
3.C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土地退化,故为减轻该环境问题应合理放牧,控制草场载畜量,C正确;蒙古国气候干旱,不适合植树造林,A错误;该国农业主要发展方向不是林业和种植业,B、D错误。
4.C 交通繁忙区、商业区、工业区、郊区中,工业区污染源多,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多,图中折线③所表示的TSP浓度最高,故选C。
5.D 由图可知,四个功能区TSP浓度差异冬季最大,A错误;广州市降水量夏季较大,冬季较小,与TSP浓度变化趋势相反,B错误;由上题可知,折线③为工业区TSP浓度月变化,9月份①功能区的TSP浓度高于工业区,C错误;郊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小,污染源少,故TSP浓度低,对应图中折线④,由图可知四个功能区中郊区TSP浓度月变化最小,D正确。
6.D 烈日炎炎时近地面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A错误;狂风暴雨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B错误;连绵阴雨有利于净化空气,能够促使TSP浓度降低,C错误;浓雾弥漫时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能够促使TSP浓度增高,D正确。
7.A 由图可知,高原山区、南方地区、发达地区中均存在碳排放量过大或过小的现象,B、C、D错误;西北地区碳排放量均小,A正确。
8.A 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核心成分瓦楞纸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人工林,甲省级行政区为广西,人工林种植面积大,木材产量大,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大,A正确;东北林区的森林面积也广,但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小,B错误;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一般,C错误;物流业发达主要影响快递包装箱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对原料阶段的碳排放量影响不大,D错误。
9.D 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核心成分瓦楞纸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人工林,与原始森林无关,①错误;创新仓储运输技术主要影响快递包装箱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与原料阶段碳排放量无关,②错误;开发环境友好型新材料以及包装箱回收再利用均可以减少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③④正确。故选D。
10.A CCSI技术将粉煤转化为高品质的中低温煤焦油(脱硫)和合成气,减少了煤转气过程中的焦油二次反应,提高了煤焦油产出率,A正确;该技术以空气(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增加了水蒸气的消耗,B错误;该技术只是提高了煤焦油的产出率,降低了焦油的二次反应,没有提到煤焦油纯度的前后对比,C错误;该技术是把煤转化为煤焦油,没有减少煤炭的消耗量,D错误。
11.B 我国发展CCSI技术对我国煤炭资源储量没有影响,A错误;该技术把煤炭变为煤焦油和合成气,燃烧效率更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B正确;煤焦油与合成气不是清洁能源,故我国发展CCSI技术不能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C错误;该技术提高了煤焦油产出率,不能改变我国北煤南运格局,D错误。
12.D 从两图对比可知,Ⅰ主体功能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Ⅱ主体功能区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且呈片状分布,应为农产品主产区;Ⅲ主体功能区主要呈斑块状分布在河湖沿岸,面积较小,应为城镇化地区。故选D。
13.C 根据上题可知,Ⅱ主体功能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障农产品供给能力,故选C。
14.A 内水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乐清湾海域位于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我国在该海域拥有内水权益,A正确;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B错误;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错误;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D错误。
15.C 潮光互补发电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并没有节约土地面积,A错误;光伏发电、潮汐发电、潮光互补发电,所发的电都属于清洁能源,B错误;光伏发电与潮汐发电的发电量都不稳定,而潮光互补发电可以使发电量更加稳定,C正确;潮光互补发电单位面积投入更多,建设成本更高,D错误。
16.答案 (1)来源:该城市PM2.5主要来源为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放及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2分)
季节变化特点:秋冬季节污染较严重;(1分)夏季污染较轻;(1分)扬尘在春季的贡献率较大。(1分)
(2)提倡民众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以气代替煤或者以电代替煤供暖);城市道路勤洒水和清扫,保证道路干净整洁,减少扬尘;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意识。(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在城市中主要来自交通和产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图中显示其具体来源是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放及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由图可知,该城市PM2.5秋冬季节污染较严重;夏季因降水量较大,污染较轻;春季华北地区多风沙,扬尘在春季的贡献率较大。
(2)缓解该城市PM2.5污染的可行性措施应从交通和燃煤等角度进行分析。
17.答案 (1)对本国:压缩石油等能源进口,减少开支;(2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长产业链,创造新的财富和就业机会;(2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减轻环境污染。(2分)
对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2分)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瑞典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要从本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对本国而言,由于积极使用生物质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小进口压力,从而有效地减少政府开支;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新能源的使用,也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减轻环境污染。对世界而言,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一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2)结合瑞典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经验,可以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给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要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同时要加大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研发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促进资源优化利用;同时要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从政府角度来看,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的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18.答案 (1)因地制宜(2分)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大规模开发导致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影响可持续发展。(2分)局部地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等环境问题较严重。(2分)
(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依据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了不同种类主体功能区,体现了地理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
(2)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城市密度大,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大规模开发导致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影响可持续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矿产资源匮乏,工农业发展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规模开发破坏了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湿地萎缩,产生了较严重的环境问题。
(3)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长江含沙量大。因此,成渝城市群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要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19.答案 (1)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2)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2分)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2分)因此钓鱼岛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2分)
(3)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资源可以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以上资源在我国南海都可以开发。
(2)根据钓鱼岛东西向的地形剖面图可知,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故钓鱼岛及其附属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对领土。
(3)主要从减少污染源、保护现有环境和增强人们意识等方面来保护海洋环境。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控制入海污染源;加强污水达标排放的监督力度,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使污水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现有的环境;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动态保护海洋环境;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公众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