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铅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买铅笔》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1-29 08: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买铅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生动有趣的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境和游戏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在交流中探索新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初步感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灵活地思考问题。
  4. 掌握“十几减8、 9”退位减法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8、9”的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15根小棒,答题卡,制作转盘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购物情境21·cn·jy·com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指名生答
师:像这样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你还能说出一些例子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买铅笔”当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买铅笔。
  二、探究新知,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型
  1. 模拟情景,探究方法
  (1)学生独立探究(操作体验),初建模型。
  师:15支铅笔,卖给小白兔9支,还剩下几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呢?21教育网
生答后,师板书:15-9=?
师:如果你是售货员,请你把卖铅笔给小白兔的方法用小棒来摆一摆。
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探索1 ( http: / / www.21cnjy.com )5-9的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再建模型。
  师:你是怎样摆的?请把你的方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接着各小组汇报计算“15-9”的不同的方法,教师同时用电脑演示各种不同的方法。  
(3)自学课本(讨论比较),构建模型。
要求:把书上的方法和学生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探索的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对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比较好的方法,进行选择。
  2. 运用模型,尝试解题
  教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3道题。
  14-9= (  )   13-9=(  )  16-9= (  )
  三、运用模型,巩固新知
  1. 试一试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把4个问题写在答题卡上。
  16-8=    17-8=    15-8=    11-8=
  选择一个喜欢的问题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玩一玩,做一做
  (1)学生独立口答,说出计算的方法。
  (2)集体进行“找朋友”的游戏,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
  (3)小组“开火车”。先师生示范,后分组游戏。
  (4)制作转盘。(给出基本模型,让学生设计制作)
  (5)同桌同学玩转盘,练口算,回家和爸爸、妈妈进行数学游戏。
  3. 数学故事
  让学生自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试图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探索过程中,掌握“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8、9”的运算,并且初步感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要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开课时,通过创设一个小动物买铅笔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这一情境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了空间。我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在学生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中,数学问题蕴涵其中。再进一步问:像这样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还能说出一些例子吗?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是我们教学的理念之一。当学生找到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后,我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买铅笔”的问题。
  2. 模拟情景,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动学习,主动获取。问题提出后,怎样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如果你是售货员,你怎样把铅笔卖给小白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拿出小棒,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方法,获取了新知。将学生应有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敢想、敢说、敢问,学会分析,善于创新。
  3. 让学生自己进行方法的优化和选择
  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注重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当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方法,倾听别人的方法时,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最后将各小组的方法进行汇报。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必然是多样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出现的每一种方法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因此,我不急于评价学生的方法哪种好,哪种不好,而是通过两次比较,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自己进行方法的优化。
  4. 练习的设计讲究质量,形式多样
  有效的练习不在于教师出了多少道题,而是这几道题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内在的功能。我的练习只有一个数学转盘,却发挥了不同的功能。先个人抢答,说出思考的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和理解。再进行“找朋友”的游戏,一人答一题,虽然练习的面很窄,但这一环节的设计突破了难点,达到人人都有练习的机会。然后进行师生“开火车”和小组“开火车”,不仅人人参与,而且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最后学生动手制作转盘,将活动引出课堂、走进生活,与爸爸、妈妈进行数学游戏。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