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乡村的土地利用
(2022河南南阳期末)成都平原西部的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布。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型的聚落。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形成一种田—林—宅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随田散居是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文化符号。下图为林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 )
A.改善环境 B.节约土地
C.减少污染 D.便于耕作
2.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村庄是集聚的,成都平原西部林盘模式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得益于该地区( )
A.水运便利 B.水源广布 C.人口分散 D.气候湿热
3.林盘树竹紧凑环绕宅院的空间格局可以使宅院 ( )
A.减轻台风的危害 B.居住环境更舒适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防御外敌的入侵
题组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023河南周口太康一中月考改编)下图为某城市三大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功能区分布较为合理。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①功能区( )
A.兼具购物、休闲等功能
B.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C.是居民居住和文化娱乐场所
D.空间分布集中程度较低
5.该城市( )
A.③功能区不会对市区产生污染
B.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分布
C.②功能区地租水平最高
D.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2023河北廊坊永清一中月考)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城市居住分异具有社会群体与住宅空间的社会—空间双重属性,为进一步探究杭州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性差异,某研究小组对杭州2018年高房价和低房价两类住宅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区是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
B.商业区全部位于交通干线两侧
C.工业区多分布于城市外围交通便利的地带
D.城市功能区分布是固定不变的
7.根据材料可推测,杭州( )
A.高房价住宅主要分布在市中心
B.低房价住宅离市中心较远
C.高房价住宅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临近商业区
D.低房价住宅分布地段配套设施较完善
(2023山西三晋名校联盟月考)中央商务区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具备金融、服务、咨询等多种功能,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良好。山东省潍坊市中央商务区是潍坊“三区一中心”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核心区面积1.8平方千米,致力于打造成城市新中心,下图为其景观效果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潍坊中央商务区楼群高大密集主要是由于( )
A.商业活动需要 B.建筑技术水平高
C.地价高 D.人口数量多
9.潍坊中央商务区的主要商业活动是( )
A.服装批发 B.商贸展览 C.高中教育 D.医疗活动
题组三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变化
(2023河南郑州月考改编)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0.图中Ⅰ区最可能为(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11.图中地租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小 B.距市中心远
C.交通通达度高 D.地势平坦
12.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某块土地用于哪一活动主要取决于( )
A.土地规模大小
B.土地重要程度
C.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D.政策支持力度
(2023安徽滁州定远三中月考)某城市东西相距25 km,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该城市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区域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4.近年来,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到郊区,其主要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靠近工业原料产地
③减轻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城区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四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023辽宁沈阳名校联盟月考)下图示意山东省西北部某县城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公园绿地等功能区布局,该县城冬季盛行西北风。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图中最可能代表公园绿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有利于该县城土地合理利用的举措是( )
A.加快建设卫星城
B.合理规划工业区
C.拆除老城区建筑物
D.在县城中心建人工湖
(2022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月考)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重庆中央公园是依托重庆山水风貌特色,由300亩的草地、一个湖泊和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喷泉组成,是重庆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7.重庆城市公园用地的来源最可能为( )
A.旧城改造用地 B.中央商务区用地
C.城市荒山、湖泊湿地 D.废弃工业用地
18.与一般的城市建筑相比,城市公园( )
A.可实现城市生态自我修复 B.可减少城市土地的浪费
C.布局较随意,区位性不强 D.居民活动量小,维修成本低
目前TOD已成为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开发模式,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9.TOD规划的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
A.a—居住区 B.b—办公区
C.c—居住区 D.a—商业区
20.TOD城市开发模式能够( )
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乡村和城镇的内部空间结构
(2023河北定州二中月考改编)蚬岗村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以红花山为中心点,形成了独特的八卦形态。八卦形态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文化密切相关,普遍存在于广府水乡地区。为抵御洪水,蚬岗村修建外围防洪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蚬岗村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族 B.水源 C.地形 D.耕地
2.蚬岗村的选址和空间形态( )
①中部高,便于排水
②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缩短运输距离
③有利于降低外围防洪墙的修建成本
④各部分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河北邯郸大名一中月考)农业化社会中,乡村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农田会紧密围绕在村落住宅周边,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产业逐渐呈现多样化。下图为我国珠三角某乡村空间布局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1987—2017年该乡村土地利用的变化特点是 ( )
A.住宅的土地利用率持续上升
B.农业用地类型单一化
C.商业用地对交通的依赖性减小
D.工业用地的规模扩大
4.2017年该乡村商业区未布局在区域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历史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 D.交通运输状况
(2023河南开封月考)近年成都市开通了多条地铁线路。地铁2号线经过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a)、春熙路商圈(b),同时串联了成都东站(g)。2号线与1号线或7号线换乘后,可以去成都北站(e)和成都南站(f)。地铁7号线位于二环、三环之间,并与城市地面交通形成换乘关系。下图为成都市部分地铁线路及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图中地铁a、b站点比c、d站点客流量大得多,最主要原因是a、b站点位于( )
A.中央商务区 B.大型居住区
C.休闲旅游区 D.文化区
6.图中e、f、g换乘站点相对于7号线其他换乘站点来说,其不同的作用表现在( )
A.位于繁华商业区,便于购物者集散
B.为城区交通枢纽,便于城区居民出行
C.位于主要工业区,便于人们上下班
D.为对外交通枢纽,便于市际交通出行
7.据材料推测成都市的居住区主要分布在( )
A.一、二环路之间
B.二、三环路之间
C.三环路、绕城高速之间
D.绕城高速以外
8.(2023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英国某中等城市略图,该城市常年盛行偏西风。图示区域重工业区布局合理,有钢铁、建材、机械、汽车配件等工业部门。甲、乙、丙、丁为不同功能区,包括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高新技术区和绿化区。E路段私家车数量众多,形成明显的早高峰和晚高峰。
(1)在图中画出河流流向和E路段早高峰的车流流向。
(2)指出甲、乙、丙、丁对应的功能区。
(3)从生态效益角度,简要分析图示重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题组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成因及意义
(2023河南开封月考)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演变表现为内部用地功能更替和外部用地扩展。下图为2006—2015年A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该功能用地类型为( )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绿化用地
10.2012—2015年A城市该功能用地外部扩展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外流严重 B.交通条件改善
C.资源日益匮乏 D.产业结构调整
(2023湖北八市联考)建设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可以缓解城市中心空间容量不足的问题。空中步行系统大量使用坡道、连廊、天桥、平台和屋顶等转换高差的场所使城市各区间的联系向空中发展。如图为我国某城市的步行天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城市中心城区发展城市空中步行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人车分流 B.鼓励徒步出行
C.提高交通效率 D.拓展城市面积
12.城市空中步行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一步拓展为( )
①居住生活空间 ②商业商务空间
③工业生产空间 ④休闲娱乐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城市空中步行系统促进了城市( )
①用地效益的提升 ②低碳出行的增多
③景观环境的美化 ④功能分区的转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基础过关练
1.D 2.B 3.B 4.A 5.D 6.C 7.B 8.C
9.B 10.A 11.C 12.C 13.C 14.C 15.C 16.B
17.C 18.A 19.A 20.D
1.D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便于耕作,故选D。
2.B 成都平原西部林盘模式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得益于灌渠众多、水网密布,即水源广布,B正确;灌渠的主要功能不是运输,A错误;人口分散是结果,不是原因,C错误;气候湿热并不是该地区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的主要原因,D错误。
3.B 树竹环绕宅院并不能起到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无较大影响,C、D错误;该林盘位于成都平原,受台风影响很小,A错误;树竹夏季遮阴,冬季防风,可使宅院居住环境更舒适,B正确。
4.A ①功能区并没有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多位于道路交会处或交通干线两侧,占地面积最小,应为商业区,其功能包括购物、休闲等,空间分布集中程度较高,A正确,B、D错误;居民居住是居住区所具备的功能,C错误。
5.D ③功能区主要分布于城市外围,应为工业区,会对市区产生污染,A错误;该城市功能区并未呈同心圆状分布,B错误;②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而地租水平最高的是商业区,C错误;若该城市功能区分布是较为合理的,则工业区应该布局在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故该城市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南风或者西北风,D正确。
解题方法 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判读的常见方法
(1)读面积大小:城市功能区中一般居住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再次是商业区。
(2)读位置特征:商业区一般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居住区在其外围,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最外围;靠近工业区的一般为普通居住区(低级居住区),靠近文化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一般为高级居住区(中高级居住区);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要设置防护带。
(3)读风向及河流流向:工业区一般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及河流下游;中高级居住区、文化区等一般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和河流上游。
(4)读地租高低:地租最高的为商业区,其次为居住区,再次为工业区。
6.C 居住区是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A错误;商业区并不是全部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也可能位于城市中心等地,B错误;工业区多分布于城市外围交通便利的地带,C正确;城市功能区分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D错误。
7.B 杭州市高房价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西部,靠近西湖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好,A、C错误;低房价住宅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离市中心较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B正确、D错误。
解题方法 高级居住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环境质量好,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名胜区和文化区,位于城市边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交通便利。
8.C 中央商务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商业活动繁忙,地价高,建设高大密集的楼群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地租,C正确;商业活动不一定要在高楼中进行,A错误;建筑技术水平高仅是中央商务区楼群高大密集的技术保障,而不是其形成原因,B错误;中央商务区地租高,因此在此居住的人口数量少,D错误。
9.B 服装批发占地面积大,应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沿线,A错误;商贸展览层次高,需要最大程度接近消费者,适宜布局在中央商务区,B正确;高中教育不属于商业活动,C错误;医疗活动一般不位于中央商务区,D错误。
解题方法 一般而言,中央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设施。
10.A 读图可知,Ⅰ区地租最高,商业区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租最高,故选A。
11.C 读图可知,地租次高峰出现在城市公路干线和城市外环路的交会处,此处距市中心较远,但交通通达度高,所以地租较高,故选C。
解题方法 城市土地租金受两个因素影响较大,即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受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影响,地租等值线多会发生弯曲。
12.C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中每块土地上最终形成的功能区,是由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决定的,C正确。
13.C 丙区域人口密度最大,最可能为居住区,故C正确。
14.C 工业区占地面积较大,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郊区地租相对较低,①正确;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区迁往郊区有利于减轻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正确;郊区不一定是工业原料产地,②错误;由图可知,该城市郊区人口密度小,说明该城市未出现城区人口大量向郊区迁移的现象,④错误。故选C。
15.C 县城商业、居住功能多混合布局,则①④代表居住区和商业区;工业区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区边缘,则②代表工业区;公园绿地占地面积小且分散,则③代表公园绿地。故选C。
16.B 冬季,工业区大气污染物会随西北风污染城区,因此合理规划工业区可以改善环境状况,利于宜居生活空间的建设,B正确;县城规模小,不需要建设卫星城,A错误;拆除老城区建筑物、在县城中心建人工湖均不是有利于该县城土地合理利用的举措,C、D错误。
17.C 由材料可知,该城市公园占地面积广,其建设依托当地山水风貌,再结合其组成可判断,其用地来源为城市荒山、湖泊湿地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旧城改造用地和中央商务区用地皆成本过高,A、B错误;废弃工业用地自然景观欠佳,D错误。
18.A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游览等文化娱乐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城市的蓄水池、温度及湿度的调节器,实现城市生态自我修复,A正确;城市公园和城市建筑都是对城市土地的利用,B错误;城市公园的建设需要依托自然风光,区位性较强,C错误;城市公园有大量居民活动,维修成本不低,D错误。
19.A a区域面积大,且离车站较远,可以判定地价较低,为居住区;b区域靠近车站,交通便利,地价高,可能为商业区;c区域位于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可能为办公区。故选A。
20.D TOD城市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问题,D正确;该开发模式对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土地利用密度并未降低,也不能降低城市建设成本,A、B错误;区域人口的居住、购物、办公等围绕车站和公共交通展开,更加便利,区域人口密度可能提高,C错误。
规律总结 大型城市的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等相互分离,产生“职住分离”问题,进而导致人口“钟摆式”流动,易造成交通拥堵。
能力提升练
1.C 2.B 3.D 4.B 5.A 6.D 7.B 9.A
10.D 11.C 12.D 13.A
1.C 据材料“遵循‘有山靠山,无山靠岗’的原则,以红花山为中心点,形成了独特的八卦形态”可知,影响蚬岗村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C。
2.B 由材料可知,蚬岗村中部为山地,整体地势稍高,便于排水,受洪水威胁小,外围防洪墙较平原地区修建成本更低,①③正确;八卦型的村落形态并没有缩短运输距离,②错误;中间为山地,周围为水域,能体现出亲近自然,但没有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④错误。故选B。
3.D 该乡村1987年到2010年传统居住区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现代居住区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2010年到2017年传统居住区面积减小,现代居住区面积增大,但总体居住区面积2017年与2010年相差不大,A错误;随着非农产业的增多,农业用地类型多样化,B错误;商业用地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C错误;图示1987年到2017年工业用地的规模扩大,D正确。
4.B 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因素角度考虑,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区域中心,但该乡村中心为公共服务区,历史文化因素为土地利用类型的基础,所以受历史文化因素影响,2017年该乡村商业区未布局在区域中心,B正确、C错误;该乡村位于我国珠三角,且地域范围较小,商业区所处位置与区域中心自然地理条件差异不大,A错误;区域中心交通通达度较高,从交通运输状况角度考虑,商业区应布局在区域中心,D错误。
5.A a、b站点分别为天府广场和春熙路商圈,处于市中心位置,因此推测其位于中央商务区,地价高,地铁客流量大,A正确。
6.D e、f、g换乘站点分别为成都北站、成都南站和成都东站,均位于环线和放射状线路的交会处,为对外交通枢纽,便于市际交通出行,D正确、B错误;e、f、g换乘站点距市中心均较远,并非位于繁华商业区,A错误;图中未体现出e、f、g换乘站点附近有工业区,C错误。
7.B 成都地势平坦,由于地租差异而形成同心圆状的空间结构,市中心经济发展快,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一环路内适合发展商业,A错误;居住区主要分布在二、三环路之间,这里地租相对较低,距离市中心不远,且7号线也分布在二、三环路之间,交通便捷,方便人们出行,B正确;三环路以外多为工业区,这里距离市中心较远,出行不便,通勤时间长,不适宜居住,C、D错误。
知识拓展 同心圆模式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以不同用途的土地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从内向外扩展,形成的圈层式结构。当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城市区域扩展时,每一个环带必然延伸并向外移动,入侵相邻外环地带,产生土地利用的演替,但并不改变圈层更替的顺序。
8.答案 (1)
(2)甲为绿化区,乙为低级居住区,丙为高级居住区,丁为高新技术区。
(3)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区的水污染小。
解析 (1)结合材料可知,图示区域重工业区布局合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工业区应位于河流下游;E路段为主要交通干线,白天居住在郊区的人们赶往商业区上班,形成早高峰。
(2)由材料可知,甲、乙、丙、丁为不同功能区,包括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高新技术区和绿化区。甲靠近重工业区,所以应为绿化区;乙也靠近重工业区,但是有绿化区与重工业区相隔,应为低级居住区;由材料可知,该城市常年盛行偏西风,丙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生态环境好,应是高级居住区;丁位于通往机场的公路旁边,交通便利,应是高新技术区。
(3)由材料“该城市常年盛行偏西风”可知,图示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污染物难以进入城区,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小;同时重工业区位于河流的下游,对城区的水污染较小,因此其布局合理。
9.A 图解如下:
10.D 2012—2015年A城市该功能用地外部扩展幅度减小,即工业用地规模增长速度趋缓,主要原因应该是发展了新的产业部门,即产业结构调整,D正确;人口外流主要影响居住区的扩展,A错误;交通条件改善会促进工业用地规模扩大,B错误;资源日益匮乏可能导致工业用地规模萎缩,C错误。
11.C 城市中心城区为人流、车流最大的区域,空中步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达到了提高中心城区交通效率的目的,但并不是鼓励徒步出行,B错误、C正确;实现人车分流是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空中步行系统对拓展城市面积作用不大,D错误。
12.D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从空间利用属性来看,休闲娱乐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可建设小绿地、小公园,形成休闲娱乐空间,商业商务空间具有空间开放性的特点,利用上具有一致性,同时城市中心城区空中步行系统可连接不同的商业大厦,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商务空间,②④正确;材料中没有信息体现出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可用作居住生活空间和工业生产空间,①③错误。故选D。
13.A 城市空中步行系统大量使用坡道、连廊、天桥、平台和屋顶等,提升了城市的用地效益,①正确;城市空中步行系统的建设,方便了市民的步行出行,促进了城市低碳出行的增多,②正确;城市空中步行系统设计和建设往往别出心裁,甚至成为城市地标性景观,美化了城市景观环境,③正确;城市功能分区不会因空中步行系统而发生变化,④错误。故选A。
易错分析 城市的空中步行系统只是作为城市主要道路和轨道交通的补充,是根据城市各功能分区的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以满足城市近距离交通的需求,因此城市功能分区是影响城市的空中步行系统因素,其建设不会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和转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