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4:3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尧舜(yáo shùn) 梗塞(gěng sāi) 管夷吾(wú) 杵(chǔ)
B.傅说(fù yuè) 俸禄(fèng lù) 孙叔敖(áo) 虞(yú)
C.胶鬲(jiāo gé) 姬昌(jī chāng) 百里奚(xī) 畎(quǎn)
D.枯槁(kū gǎo) 押解(yā jiè) 衡于虑(lǜ) 蹴(c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客之美我者 B.臣之妻私臣
C.由此观之 D.燕、赵、韩、魏闻之
4.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古今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邹忌讽齐王纳谏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B.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隐蔽)
D.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
6.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徐公比不上你那么美丽。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看他(徐公),自己认为自己比不上徐公美。
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样看来,大王你的过错太多了。
7.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大治,燕、赵、韩、魏知道这种情况后,都到齐国朝见。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即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类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二、字词书写
8.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 ) 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 )
孰视之( ) 窥镜自视( ) 谤讥于市朝( )( )
期年之后( ) 邹忌( ) 间( )进
三、填空题
9.填空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____________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____________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部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腰白玉之环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四、综合性学习
11.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于是开展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________
(2)同学们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如果你是学生代表,你会怎样劝说李校长 (不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齐王通过不同途径采纳谏言的启发,学校就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向大家征集建议。下面是小明同学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
[甲]一、学校应聘请专业人员监管网络,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学校应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律教育。[乙]三、学校应开展专题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___”改为“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改为“___”。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朝服衣冠( ) (2)孰视之( )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4)时时而间进( )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乙】
①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在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②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
(选自《晏子春秋》)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比其返也/比至陈
B.岁寒不已/今南方已定
C.公就止之曰/止有剩骨
D.殆为大台之役夫/思而不学则殆
1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晏 子 至 已 复 事 公 延 坐 饮 酒 乐
16.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分析邹忌和晏子两人劝谏方式的高妙之处。
(2)请结合两文分析齐威王和景公的共同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梗塞(gěng sāi) ——gěng sè;
故选A。
2.C
【详解】C.句意:大小官吏和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授予上等赏赐。“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是动词,作谓语,“寡人之过者”是名词,作宾语,应在“面刺”后停顿,正确断句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故选C。
3.B
【详解】例句句意:(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之,助词,的;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于独立性,不译;
B.结构助词,的;
C.代词,它,这件事;
D.代词,指齐王纳谏一事;
故选B。
4.D
【详解】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辨析。
A.地方,古义:国土方圆;今义: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
B.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C.讽,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今义:讽刺;
D.古今义都是“好看,漂亮”;
故选D。
5.C
【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C.错误,句意: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厉害了!蔽:受蒙蔽;
故选C。
6.D
【详解】D.蔽:受蒙蔽。翻译:这样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太严重了。故选D。
7.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原文相关部分如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从“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出,能够“进谏”使得“门庭若市”的都是群臣,所以“各类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是错的,故选D。
8. cháo yì zhāo guān shú kuī bàng cháo jī zōu jiàn
【详解】(1)“皆朝于齐”中“朝”是“朝拜”的意思,读作“cháo”;
(2)“昳丽”拼音是yìlì,意思是神采焕发、容貌美丽;
(3)“朝服衣冠”中“朝”意思是“早晨”,读作“zhāo”;
(4)“孰”读shú,意思是“谁,哪一个”;
(5)“窥”读kuī,意思是“看”;
(6)“谤讥于市朝”中“朝”意思是“人员聚集的场所”,读作“cháo”;
(7)“邹”读zōu,不要误读为zhōu;
(8)“期年之后”中,“期年”意思是“一整年”,“期”读作“jī”。
9. 国别体 三十三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
【详解】《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而成。共三十三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著名的寓言故事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等。
10.(1)得:同“德”,感激,感恩 (2)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3)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使……听到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得,通假字,同“德”,感激,感恩。
(2)腰白玉之环:腰间挂着白玉环。腰,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在腰间佩戴。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闻,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听到。
11. (1)下联:齐王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2)李校长,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那该多好啊! (3)有利 不良 ②引领 引导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上联“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为主谓短语,人名+特点。“邹忌”对“威王”,“巧言善辩”对“悬赏纳谏”,“进言委婉”对“从谏如流”。(2)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达到说话的目的。注意本题的语境是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作为学生代表,要注意有称呼、讲述设立“校长信箱”的意义即可。(3)①[甲]处“对网络中的有利信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中的“有利”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相矛盾,应将“有利”改为“不良”。②“引领”与“学生正确认识、谨慎选择、合理使用网络”搭配不当。“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一般多用于人类社会。“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的帮人走出困境。应将“引领”改为“引导”。
12. 穿戴 同“熟”,仔细 确实 间或、偶然 13.(1)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14.A 15.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 16.(1)邹忌以自身比美的经历与齐威王受蒙蔽进行类比,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让齐威王欣然领悟、接受谏言;晏子以歌劝谏,旋律悲伤,言辞恳切,含蓄委婉,使君王感同身受。
(2)齐威王和景公都是善于接纳别人正确意见并迅速展开行动的君王。齐威王听罢邹忌的谏言,“善”“乃下令”等体现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景公听到晏子的歌声,“将速罢之”体现其知错就改、果断迅速。
【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
(1)句意:(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服:穿戴;
(2)句意:仔细地看他。孰:同“熟”,仔细;
(3)句意: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俊美。诚:确实;
(4)句意:偶而才有人间或进言规劝。间:间或,偶然。
1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其次要注意句子中缺失的成分,如主语、宾语需要补全;最后要注意语句的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句中注意重点字词“窥(照)、视(看)、弗(不)”要理解正确;
(2)句中注意重点字词“吏(官吏)、民(百姓)、刺(指责)、过(过错)、受(得)”要理解正确。
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等到”的意思;
B.停止,停息/已经;
C.制止/通“只”,只有,仅;
D.大概/疑惑。
故选A。
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要注意结构原则,还要注意语序,还可结合句意来断句。
结合“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分析,“晏子至”中“晏子”是主语,“至”是谓语,组成主谓短语,中间不可断,故在“至”后断句;“已复事”中“已”是副词,修饰谓语“复”,“事”是宾语,组成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故在“事”后断句;“公延坐”中“公”是主语,“延坐”是谓语,中间省略了宾语(他,指晏子),句子成分完整,不可断开,故在“坐”后断句;“饮酒乐”省略了主语,“饮”“乐”是谓语,“酒”是宾语,故不中间不可断开;再结合句意“晏子回到齐国后,回报了出使鲁国的公事,景公邀请晏子坐下,喝酒取乐”,可断句为: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
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与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甲】文第②段“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的劝谏方式是向齐威王讲述自身比美的生活经历,由此将齐威王治理国家受蒙蔽一事进行类比,由生活中的小事推及国家的大事,让齐威王欣然领悟、接受谏言;
结合【乙】文第②段“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可知,晏子请求为景公唱歌,歌词动人,旋律悲伤,晏子唱得流泪叹息,景公马上制止他,可见晏子的劝谏方式是以歌劝谏,旋律悲伤,言辞恳切,含蓄委婉,使君王感同身受。
(2)结合【甲】文第③段“王曰:‘善。’乃下令”可知,齐威王听罢邹忌的谏言,十分认同并且下令广开言路,体现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的特点;
结合【乙】文第②段“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寡人将速罢之’”可知,景公听完晏子唱罢,马上制止他流泪叹息,并下令马上将工程停下来,体现出景公知错就改、果断迅速的特点;
综上可知,齐威王和景公的共同点是两人都是一国之君,都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并能迅速展开行动。
【点睛】参考译文:
【甲】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俊美?”他的妻子说:“您俊美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俊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俊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俊美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俊美;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俊美。可是,的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俊美。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像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乙】晏子出使鲁国,等到他回到齐国的时候,景公命令齐国的百姓服劳役修筑大台,到年终寒冬也不停息,挨冻挨饿的人每乡都有。齐国的百姓盼望晏子回国。
晏子回到齐国后,回报了出使鲁国的公事,景公邀请晏子坐下,喝酒取乐。晏子说:“您如果赏赐我,请让我唱歌给您听。”歌中唱道:“平民百姓说:‘冰水将冻死我,怎么办?上天要消灭我,怎么办?’”歌唱完了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流出了眼泪。景公走上前制止晏子说:“您为什么要这样呢?大概是为了修筑大台的劳役吧?我将马上把工程停下来。”晏子拜了两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