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分层作业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掠过(lüè) 油漆(xī) 苟安(gǒu)
B.躲避(bì) 拘泥(ní) 怅然(chàng)
C.鉴赏(jiàn) 驱遣(qiǎn) 桥堍(tù)
D.一缕(lǚ) 即使(jí) 契合(qi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栽 荒凉 舒适愉快
B.静寂 歌遥 原始社会
C.耀眼 萌生 不声不响
D.解释 忧惧 帐然凝望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一首歌谣,________口头唱,________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
(2)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________了。
(3)我们________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A.虽然 还 拓展 鉴赏 B.不但 还 扩大 鉴赏
C.虽然 但是 扩大 欣赏 D.不但 而且 拓展 欣赏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驱遣”“摘录”“接触”“聚集”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驱遣想象”“所见所闻”“意境优美”“原始社会”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这句话的主干是“读者会面”。
D.“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复句。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6.下面对课文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就是歌谣一类的东西,它产生于文字之后。
B.在印刷术出现之后,文艺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
C.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这样就能鉴赏出作品的意境美。
D.我们鉴赏文艺作品,必须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感受到文艺作品的美,这是我们的最大目的。
二、填空题
7.叶圣陶先生是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童话集( )。
8.指出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 )
(2)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 )
(3)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
9.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
(2)读者也许本来就是海燕似的人物,现在接触到作者的意境,仿佛听见同伴的高兴的歌唱,因而把自己的态度把握得更坚定﹐这也是一种受用。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就无从得到这种受用了。( )
(3)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
(4)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佳句。( )
第二部分 语言、综合素质
三、语言表达
10.【见智见性】斋号,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景。古今文人墨客给自己的居所或书斋取的名字,如蒲松龄的“聊斋”,纪昀的“阅微草堂”,梁启超的“饮冰室”等,反映主人的个性,又关联主人的爱好、志趣。
小鹿同学想参观以上某一文人的书斋,请你根据平时积累,介绍一下主人。
四、综合性学习
11.班级举行“驱遣我们的想象”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冬天的雪, , 。
(2)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不少于100字。
(3)王宁要向大家介绍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下面是他的发言稿,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乙]艺术创作能否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应将“ ”改为“ ”。
第三部分 阅读能力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5~7段,回答以下问题。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12.第5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13.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14.阅读选文,概括文艺作者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15.作者为什么说“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16.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的第6段提到了一般的论说文和记叙文,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铁
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 ”的“辞职申请”,引来无数人共鸣。
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③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在讲台上,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④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⑤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⑥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17.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8.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19.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漆”应读“qī”;
B.“泥”应读“nì”;
C.正确;
D.“契”应读“qì”;
故选C。
2.C
【详解】A.栽→载;
B.遥→谣;
D.帐→怅;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和近义词的辨析运用能力。要根据句意,尤其是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确定用词。(1)根据“口头唱”与“要刻呀,漆呀……之间的递进关系,确定B、D,排除A、C。(2)根据“眼界”可确定填“扩大”,因为“拓展”多与“领域”等词搭配,不与“眼界”搭配。(3)根据“文艺”“美感”可确定填“鉴赏”。据以上分析,可确定选B。
【点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
4.C
【详解】C项有误,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读者和作者会面”。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段是有个总起句,是第③句,排除AC。第⑤句紧随其后,解释“循环往复的阅读”。 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末尾句应是②。②句与③相呼应,对“循环往复的阅读”的意义作总结。故选B。
6.B
【详解】A.文艺产生于文字之前;
C.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能看作一幅图画;
D.“我们的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故选B。
7. 倪焕之 《稻草人》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8. (1)反问 (2)拟人 (3)比喻、拟人
【详解】(1)根据“难道”可确定为反问。
(2)根据“得意扬扬”可确定为拟人。
(3)根据“胜利的预言者”可确定为比喻;根据“叫”及其后面的内容,可知也用了拟人的手法。
9. (1)比喻论证 (2)对比论证 (3)道理论证 (4)举例论证
【详解】(1)从“文字是一道桥梁”可知,这里把“文字”比作“桥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2)文段把“接触到作者的意境”和“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领会作者的意境”两种做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这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3)这句话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是道理论证的方法;
(4)这句话列举了王维的诗句,属于举例论证。
10.示例:A李可染快哉亭,“快哉”二字取名于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徐州做官时所写的一首《快哉此风赋》。快哉亭,是李可染亲笔书写,充满快意,谐趣。这座亭子一直是徐州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同样,这里也成为了李可染迈入中国传统绘画之门的起点。
【解析】略
11.(1)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亲切的问候;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2)示例: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染绿了草,碧绿了树。几只紫燕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绿色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挑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的意境来。
(3)①展开 展示
②能否 要
【详解】(1)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的句式结构为。内容要抓住秋天的风和冬天的雪的特点,并写出其意义。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2)主要考查你对造句,正确使用词语等考点的把握。首先要理解好题干所给的备选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所给词语的内涵确定所要描述的内容。用词要恰当、贴切、形象生动,修辞要显明。确立一个中心后描写一段景物,且富有诗意美。
(3)①搭配不当,改为: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②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改为:艺术创作要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12.第5段起到了总领下文的作用,总说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所起到的桥梁作用。 1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文字比作桥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与作者之间起到的重要的沟通作用。 14.先要感悟生活,然后再用文字描写生活,接着就要进行文字的修改,以求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15.因为文字仅仅是一座桥梁,读者通过它去了解作者的心情,去还原作者的所见所感。这才是读者阅读的真正目的。 16.因为一般的论说文和记叙文都有较固定的行文结构,缺少想象力,相对来说就显得刻板不生动。作者提到这两类文体,就是要与文艺类作品形成对比,突出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充满想象的特点。
【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段落的作用。理解段落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上来分析。结合本题,第5段在内容上:总说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所起到的桥梁作用,然后第6、7段又分别从作者和读者方面阐述具体的做法。所以第5段在结构上又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13.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解答此题先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结合内容可知,作者把文字比作桥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与作者之间起到沟通作用,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1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阅读第6段,“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根据以上语句提炼概括出答案。
1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根据第5段“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和第7段“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分析,读者看到文字,还要通过文字去了解作者的心情,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写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中可知,作者把论说文、记叙文和与文艺类作品形成对比,是为了突出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充满想象的特点。
17.用现实生活中一河南女教师的“辞职申请”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依据。 18.一是渴望生存状态“稳定性”的文化心理需求;二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山大”,竞争激烈,让转身遭遇更多艰难。 19.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公路片”主角走过漫长旅程和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远方,都想拥抱一个更广阔个精彩的世界。 20.辞职看世界不应该成为主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生活充实,同样可以成就精彩人生。
【解析】17.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从结构上来说就有引出本文议论话题的作用。从内容上看,用现实生活中一河南女教师的“辞职申请”充当论点的论据。注意,只要是议论文中的事实或道理材料,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选取这些材料的目的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即使用在开头,也不例外。
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文章第④-⑤段写 “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概括出这两段的内容即可。“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这两句点出了原因。说出大意即可。
19.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去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这两个事例是典型的举例论证。具体准确地论证了“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的观点。此题也考查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问题。
20.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论点,意思对即可,也可以用文章的句子回答:“想去看世界”的辞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本文尽管开头部分花了不少文字写许多人心中“激荡过一个远方”,但后半部分却阐述了一种相反的观点,特别是最后一段点出了本文主旨:“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由此即可整理出中心论点。
【点睛】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