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构造地貌的形成—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前导学
【知识速递】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 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2)褶皱基本形态
①背斜:一般岩层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地貌一般发育为山岭,但常被侵蚀成谷地(如右上图中字母A处所示)
②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地貌一般发育为谷地,但因耐侵蚀反而成 (如右上图中字母B处所示)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
②板块运动
2.断块山
(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
(2)形成地貌:
①水平方向:错断原有各种地貌,或在 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②垂直
方向
3.火山
(1)形成: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在地壳的薄弱地带处,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构造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重难扩展练】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领域 应用
找水 “向斜构造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和储藏,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此利用断层也可以找水
找矿 岩层中的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构造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会被侵蚀搬运掉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工厂建设 工程建设如隧道选址等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开凿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是雨水、地下水的汇集区,开凿隧道可能会使其变为水道
隧道应选在背斜处,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比较稳固
【练1】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山西五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53名矿工被困井下,115人获救,38遇难,读某地质剖面图回答。
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习题演练】
某河流上、中、下游同时修建了三座设计使用年限相同的公路大桥,下图为三座大桥所在河段的地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河段河流侧蚀作用由强到弱依次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2.假如只考虑地质、河流条件的影响,三座桥梁的造价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幅范围内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背斜、向斜
②有断层、地垒
③有地堑谷
④有背斜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该地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是( )
A.黄土地貌千沟万壑 B.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
C.丹霞地貌顶平身陡 D.雅丹地貌支离破碎、垄槽纵横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
6.下列地形中与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华山 D.富士山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位于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B.②处位于背斜槽部,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C.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8.若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则应选择的隧道位置与走向正确的是( )
A.M处—东西方向 B.M处—南北方向
C.N处—南北方向 D.N处—东西方向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造山挤压作用,在安第斯山古老大陆边缘一侧形成V盆地。距今1100万至500万年前,V盆地发生了两次巨大的湖泊沉积,沉积层厚度达700多米。湖泊沉积过程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基岩岩性、湖泊水系和气候环境的演变。图左为安第斯山沿28°S地形剖面图,图右为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的局部示意图。
(1)从内力作用的角度描述V盆地的形成过程。
(2)安第斯山区成为V盆地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区,分析其有利的物质和动力条件。
(3)说明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演变过程对湖泊水系特征产生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速递】
1.(1)地壳运动、向上拱起、山岭;2.①断层
【重难扩展练】
【练1】1.答案:B
解析:能够露天开采需要煤炭出露地表,乙丁两处煤层出露地表,但是丁处为断层,开采不安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岩层弯曲判断A处为背斜,容易出现瓦斯爆炸;B处为向斜,容易出现透水事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习题演练】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根据河床形态可以判断,甲河床呈“V”形,故甲河谷为上游河谷,下蚀作用最强、侧蚀作用最弱;乙河谷宽阔,为下游河谷,下蚀作用最弱、侧蚀作用最强;而丙河谷为中游河谷。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区位分析。甲河段有断层构造,桥梁建设需要克服断层的影响,对资金的投入大,对技术的要求高,造价最高;乙、丙两河段没有断层发育,造价相应降低,但乙河段河床较宽,河水深度较大,造价较丙河段高。
3.答案:D
解析: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其地貌是背斜谷;乙处地质构造是向斜;丙处地质构造是断层,其地貌是断层谷。故选D。
4.答案:B
解析: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发生流水的侵蚀作用,使地表崎岖不平,而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其地貌特点是崎岖不平。故选B。
5.答案:C
解析:图中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原为同一岩层,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岩层之间出现断裂并有错动,说明该地质构造为断层。
6.答案:C
解析:乙岩层所在岩块位置出现了上升现象,在断层构造中相对上升的岩体一般会发育成山岭或高地。选项中只有华山的形成与岩体相对上升有关。
7.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①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①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②处岩层向下拱起,为向斜构造,②位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8.答案:B
解析:若在图中开凿隧道,则应选择背斜处,背斜结构稳固,是天然的拱形结构,适宜开凿隧道,图中M处为背斜,N处为向斜;图中剖面方向是东西走向,隧道走向与剖面方向垂直,是南北方向。
9.答案:(1)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安第斯)山脉褶皱隆起,V盆地区域(相对)断裂下陷形成盆地
(2)物质来源:安第斯山区(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跃,岩石破碎;高海拔山区,风化、侵蚀作用强,提供大量松散物质。动力条件:高山区冰川广布,冰川作用强;山区(冰川融水、山地降水较丰富)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流水作用强
(3)盆地不断堆积变厚,湖床抬升,湖泊水位上升,湖水外溢,内流湖变外流湖(或封闭水系变成开放水系),(在湖床抬升与溢水口下蚀的共同作用下,湖床高于溢水口,)湖水外泄,湖泊萎缩直到消失。
解析:(1)结合材料分析,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抬升形成褶皱山脉,V盆地区域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盆地。(2)结合材料分析,从物质条件看,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山体岩石破碎:山体海拔高,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加剧了岩石破碎,提供了大量松散物质。从动力条件看,高山区冰川广布,冰川侵蚀搬运作用强;山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冰川融水量大,山地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流水的侵蚀搬运能力强。
(3)结合材料分析,V盆地从A时期到B时期沉积层不断变厚,导致湖床抬升,湖泊水位上升,湖水漫过山脉外溢,由内流湖变长了外流湖:随着湖床继续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溢水口不断下切侵蚀,使湖床高于溢水口,湖水外泄,最终湖泊萎缩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