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2 16:18:46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化学反应速率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工业中,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B. 茶叶等包装中加入的还原性铁粉,能显著延长茶叶储存时间
C. 将肉类等食品进行低温冷藏,能延缓食品腐败变质
D. 夏天面粉发酵速度与冬天面粉发酵速度相差不大
2.已知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1,则反应HCl(g)= H2(g)+Cl2(g)的ΔH为
A.+184.6 kJ·mol-1 B.-92.3 kJ·mol-1
C.-369.2 kJ·mol-1 D.+92.3 kJ·mol-1
3.从日常生活到科技前沿,化学无处不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硅是制造硅太阳能电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B.护航“神舟十五号”的主降落伞由高强度的芳纶纤维等制作而成,芳纶纤维属于合成纤维
C.维生素C常与补铁剂(有效成分中铁元素为+2价)同服,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D.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4.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 SO2被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
B. 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0
C. 向K2Cr2O4溶液中滴入浓的NaOH溶液后,溶液黄色加深: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
D. 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
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完成,它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与C的能量差E5=E4+E2-E1-E3
B.三种物质中B最稳定
C.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A→B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6.T1℃时,在一个容积为 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 1mol Fe2O3、1molCO,发生反应Fe2O3(s)+ 3CO(g)2Fe(s)+ 3CO2(g),反应 10min 达到平衡。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
B.T1温度下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75%
C.在 T3℃下平衡后,再充入 1mol CO,再次平衡时增大
D.当体系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
7.硫酸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下列为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
①4FeS2(s)+11O2(g)=2Fe2O3(s)+8SO2(g) ΔH=-3 412 kJ·mol-1
②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③SO3(g)+H2O(l)=H2SO4(l) ΔH=-130.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②中使用高效催化剂释放出的热量更大
B.反应①中1 mol FeS2(s)参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 412 kJ
C.64 g SO2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释放出98.3 kJ热量
D.FeS2生成H2SO4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FeS2(s)+O2(g)+4H2O(l)=Fe2O3(s)+4H2SO4(l) ΔH=-2 620.4 kJ·mol-1
8.在的反应中,下列选项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9.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12.3kJ·mol-1,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12.3kJ·mol-1
B.标准状况下,44.8L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366.0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366.0kJ·mol-1
C.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H—(aq)+H+(aq)=H2O(l)△H=—57.3kJ·mol-1
D.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则△H1<△H2
10.将一定量的CO2与H2通入某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下述反应:
Ⅰ. CO2(g)+3H2(g)CH3OH(g)+H2O(g) ΔH1<0
Ⅱ. CO2(g)+H2(g)H2O(g)+CO(g) ΔH2
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CO2的转化率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CH3OH 的产率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ΔH2 < 0
B.250℃时,容器内反应达平衡
C.250℃后, 随温度升高CH3OH 的产率减小,可能是因为催化剂对反应Ⅰ的活性降低
D.250℃前,随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可能因为该温度范围内仅发生反应Ⅰ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已知:CO2氧化C2H6制C2H4的主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C2H6(g)+CO2(g)=C2H4(g)+CO(g)+H2O(g) △H=+177kJ/mol。该反应的历程分为如下两步:
反应①:C2H6(g)=C2H4(g)+H2(g) (快反应) △H1
反应②:H2(g)+CO2(g)=CO(g)+H2O(g) (慢反应) △H2=+42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
B.相比于提高,提高c(C2H6)对主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将液化分离,有利提高C2H6的转化率
D.反应①的活化能反应②的活化能
12.二维锑片 (Sb)是一种新型的CO2电化学还原催化剂。酸性条件下人工固碳装置中CO2气体在Sb表面发生三种催化竞争反应,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表示吸附态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Sb改变了反应的路径
B.生成CO吸收的能量最多
C.Sb电极表面生成HCOOH的反应为:
D.Sb对三种催化竞争反应的选择效果为CO<H2<HCOOH
1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 △H<0,T℃时,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B.T℃时,若C.若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选择高效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CO(NH2)2平衡产率
14.给定温度下,在4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容器 温度/ 物质的起始浓度/ 物质的平衡浓度/
Ⅰ 400 0 0.20 0.10 0.08
Ⅱ 400 0.40 0 0
Ⅲ 500 0.20 0 0 0.06
Ⅳ 500 0.05 0.05 0.30
A.设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则有
B.平衡时,容器I中NO的转化率与容器Ⅲ中的转化率之和大于1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大于容器I中的两倍
D.容器Ⅳ达到平衡前:
三.解答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54分)
15.(12分).乳酸薄荷醇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等行业中。实验室以薄荷醇( )和乳酸( )为原料直接反应制备乳酸薄荷醇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主要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乳酸 薄荷醇 乳酸薄荷醇酯 甲苯
相对分子质量 90 156 228 92
密度/(g·cm-3) 1.25 0.89 0.976 0.89
熔点/℃ 16.8 43 -47 -94.9
沸点/℃ 122 103 142 110.6
溶解性 易溶水和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不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Ⅰ.合成:在带有温度计、分水器、搅拌器的2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薄荷醇15.6g、90%乳酸23.5g、浓硫酸0.1g、甲苯50g,加热到100℃,加热回流2.5h。
Ⅱ.分离与提纯:降温冷却后放出水层,有机层与反应液合并,将合并液分别用20mL10%碳酸钠溶液洗涤两次、去离子水洗涤两次,干燥,减压蒸馏,得到产品13.7g。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在以上“合成”步骤中需控制反应温度为100℃的原因可能是。
(2)实验中加入过量乳酸的目的是。
(3)在“分离与提纯”步骤中,水层应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或“下口”)放出,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4)“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16.(14分)14.I.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键能/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1)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填标号)。
A.HCl B.HBr C.HI
(2)按照反应I2+H2=2HI,生成2molHI(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kJ。
II.某研究性实验: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来探寻“外界因素对化学实验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KMnO4解决方案 H2C2O4解决方案 H2O 溶液褪色时间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t(s)
A 293K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K 2 0.02 V2 0.1 1 t2
(3)通过实验A、B,可探索出的改变对反应加速的影响,其中V1=,T1=,通过实验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填实验序号)
(4)若t1<8,则可以由实验A、B得出的结论是;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从反应开始到结束,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速度为(两个有效数字)。
17.(14分)完成下列问题。
(1)①甲烷可用于生产合成气,反应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则a=。
化学键
键能/() 436 465 a 1076
②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
则甲烷直接将还原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反应:。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还原性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气体,恒温条件下,反应过程中的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的是(填标号)。
a.降低反应温度 b.充入气 c.充入 d.用铁块代替铁粉
②内,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填含的表达式)
③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3)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就是)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极是电池的(填“正”或“负”)极。电解质溶液中的向(填“a”或“b”)极移动
②该电池工作时其通入甲醇()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8.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工业上主要用于酚醛树脂、双酚、己内酰胺、水杨酸等的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在CuCl2-FeCl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氧气直接氧化苯制备苯酚:
2 (g)2 (g) △H<0,可分以下两步进行(其中b>0)
恒容密闭容器I:2 (g)2 (g)△H1=akJ·mol-1;
恒容密闭容器Ⅱ: (g) (g)△H2=bkJ·mol-1。
①a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②向容器I中加入10mol苯(g)、10 mol HCl(g)和一定量的O2(g),发生上述I中反应。苯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物理量大小关系有:图中所示投料比x1x2;平衡常数Kb Kc。T2温度下,加入物料后,x=2,测得初始压强为P0 kPa,c点对应的HCl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d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 。(Kp是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气体平衡分压为平衡总压与其体积分数的积)
(2)改用乙酸铁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在常压下,当反应时间为2h、乙酸用量为3.2mol时,改变反应温度,反应结果如表所示(转化率及收率均以苯酚的摩尔收率计)。
温度/℃ 苯转化率/% 苯酚收率/% 苯酚选择性/%
40 9.5 9.5 100
44.5 15.9 15.8 99.4
50 62.0 60.1 96.9
55.5 65.2 60.8 93.3
60 67.4 58
60℃时,苯酚选择性为%(保留一位小数),温度高于50℃时,苯的转化率增大,而苯酚的选择性(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乙酸铁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实验中反应温度的范围最好为。江西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C 5.A 6.B 7.D 8.C 9.C 10.C
不定项选择题
BD 12.AD 13.BD 14.AC
三.解答题
15.【每空2分共12分】(1) (球形)冷凝管 温度太低反应速率过慢,温度高于100 ℃时薄荷醇挥发,不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2) 提高薄荷醇的转化率 (3) 下口 除去合并液中的H2SO4和乳酸杂质、减少乳酸薄荷醇酯的损耗
(4)降低沸点,分离出乳酸薄荷醇酯
16【除备注外其他每空2分共14分】 (1)HCl
(2) 放出(1分) 9
(3) 浓度(1分) 1 (1分) 293K (1分) B、C
(4)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0.00083mol/ (L· s)
17【除备注外其他每空2分共14分】
(1) 415.1
(2) ad bde(漏一个扣一分)
(3) 负 (1分) b (1分)
18【每空2分共14分】(1) 小于 小于 大于 (或kPa-1)
(2) 86.1 降低 50-55.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