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8:5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创作背景。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感受作责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名言导入P毛主席讲话,这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莫斯科接见留学生的讲话,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牢记嘱托。今天我们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齐读课题。
2.出示资料,了解作者P补充简介背景,这是文章的写作背景,生读,共书写作者名字,有了这样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看他的文字。
3.增添原文,明确主旨
这篇文章原文有三千字。我们今天学的这部分是节选。老师找到了原文的开头:P开头,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是什么?梁启超用哪七个字表达了他的愤慨,梁启超说: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说是一种文体,表达关于某个问题的想法,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想法。
二、指导朗读,疏通文意
1、初读感知,指导字词朗读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每人一段。依次点评。随文识字,指导朗读。指导书写。
三、多管齐下,突破难点
1.读中悟,发现语言规律(学习一段)出示第一段,引导发现语言节奏、训练语言表达,发现语言表达规律。进而理解少年中国的特点。为了让大家更明了地了解本段的表达特点,老师把这段话这样排了下 P少年智则国智···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前面写少年如何,后半部分写国怎么样。现在我让你们用关联词把前后两部分连起来说,你会用哪个关联词?
2、小组合作,图文结合(学习二段)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第二段,指导自学。分享交流:你读懂了哪句?还有不懂的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突出重点。思考:作者选了哪几种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的?快速圈画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思考:这些事物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讨论。汇报交流。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象征的表现手法,这叫意境美。带着同学们的这种理解,一起读读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待。男生读原文,女生读寓意。再看语言文字,四字一句,逢双压韵,充满节奏和韵律。入情入境再读本段。引出结尾:少年中国是美丽的是雄壮的。这叫总结全文。启发同学们齐读,一起抒发这种情感。
四、拓展资料,总结升华
适时补充资料:P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形。旧北京硝烟弥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祖国内忧外患,梁启超临危受命,维新变法,他怎能不焦灼?因此他自撰座右铭:“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因此写下了这篇慷慨激昂的热血之作。他想干什么?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是历代文人的历史使命感。你还知道哪些家国情怀的诗篇诗句?拓展升华。配乐齐读。P播放新中国成就。同学们,你有什么感想?毛主席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今都实现了。P历代奋进英雄人物,正是这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让中国强大起来,齐读:故今日之责任··指导朗读。抒发心中的祝福或梦想!祝福祖国繁荣富强!祝福世界和平安康!
五、布置作业
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