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传统节日
新课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春 节
元宵节
春节
贴窗花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
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自学方法
chuán tǒng
传统
tiē
贴窗花
xiāo
元宵
xiàng
小巷
jì
祭扫
zhōu
龙舟
读一读
zhōu
舟
龙舟
小舟
jìng
敬
敬爱
敬礼
tuán
团
团结
团圆
nào
闹
热闹
吵闹
春节到,人欢笑, 七月七,来乞巧,
贴窗花,放鞭炮。 牛郎织女会鹊桥。
元宵节,看花灯, 过中秋,吃月饼,
大街小巷人如潮。 十五圆月当空照。
清明节,雨纷纷, 重阳节,要敬老,
先人墓前去祭扫。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过端午,赛龙舟, 转眼又是新春到,
粽子艾香满堂飘。 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看花灯”是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街上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xiāo
xiànɡ
jiē xiàng
大街小巷
街
jì
清明祭扫
清明祭扫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雨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代表人们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jì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是南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粽子艾香满堂飘”写出了人们插艾叶、吃粽子的情景。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zhōu
ài
tánɡ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qī
qiǎo
lánɡ
习俗:乞巧
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时间:七月初七
巧果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bǐnɡ
习俗活动: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
节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寓意:象征亲人团圆
时间:八月十五
月饼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给同学们讲一讲。
喝菊花酒。
插茱萸。
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重阳节, 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清明节
记忆达人——节日排排队
端午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4月5日前后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记忆达人——巧记童谣 我会填
节日时间表
春节 ( ) 元宵节( )
清明节( ) 端午节( )
七夕 ( ) 中秋节( )
重阳节( )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4月5日前后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九月初九
八月十五
连一连。
放 花灯
赛 窗花
看 月饼
贴 龙舟
吃 鞭炮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知识拓展
我们国家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有哪些呢?
傣族 泼水节
彝族 火把节
回族 开斋节
回族的开斋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藏族雪顿节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来历,分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讲一讲。
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