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夏天里的成长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19: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多姿多彩,热烈奔放。拔尖的高粱、盛开的鲜花、丰满的青山、变宽的瀑布……它们都赶热天,用力地长。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聆听夏季的成长赞歌吧!
新课导入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中国作家、教育家,著作有《国语与国文》《文史论丛》《中国文化东渐研究》《坦白与说谎》《容若散文集》等,并为《注音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了不少文章。
学习目标
1.会写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xiǎn
tái
lěi
bāo
píng
zhē

fèng
yàn
màn

péng
我会写
丰满---
饱满
迅速---
快速
苞蕾---
花蕾
增加---
增长
丰满---
枯瘦
迅速---
迟缓
增加---
减少
飞快---
缓慢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迅速】 速度高;非常快。
【本来】 原先;先前。 造句:本来他身体很瘦弱,现在很结实了。
【苔藓】 植物界的一大类,植株矮小,有假根。分为苔和藓两类,有很
多种,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丰满】(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胖得匀称好看。 本文把山当作人来写。
【谚语】 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如“风后暖,雪后寒”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尽量】 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造句:大家虽然工作很
忙,但学习的时间仍然要尽量保证。
词语释义
我会读
苞蕾 铁轨 缝隙 瀑布
菜畦 甘蔗 苔藓 棚架
草坪 谚语 高粱 处暑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
总写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第一层(2):
写生物在夏天的生长。
第二部分(2-4):
从生物、非生物和人等方面分别说明夏天里的生长。
第二层(3):
写非生物在夏天的生长。
写人在夏天的生长。
第三层(4):
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
动物
山水
铁轨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也是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中心句
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默读第2自然段,找到具体生物,提取关键词,填写“生物成长表”,想想作者是怎样把中心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生物的“长”
思考:这些生物在夏天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你从哪能看出来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作者都写了哪些生物呢?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瓜藤
高粱
竹林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几种生长状态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段里,夸张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排 比
苞蕾
鲜花
果实
你如何理解“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今天、明天”并不是真的昨天、今天、明天,而是虚指。 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夏天是长大的时期,开花结果这一过程很快。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
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几天不见”“长满”“变成”“个把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夏天不仅植物生长迅速,就连动物也趁着夏天快速地生长。
第2自然段写出了生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读一读,看看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重点描写植物的生长:
绿蔓、竹子、高粱——飞快的长。
苞蕾、鲜花、果实——跳跃的长。
苔藓、草坪菜畦——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还写了动物的生长: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作者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并抓住其生长变化的特点,形象地写出了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生物长得快?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呢?
一天 一夜 昨天 今天 明天 几天 个把月
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迅速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
第3自然段描述了哪些事物也在长?
山 地 水
铁轨 柏油路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山一天天丰满,是因为草、树在一天天生长;地变高,是因为地里的庄稼长高了;河变宽变深,是因为夏天雨水充足。
排比
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意思是:夏天到了,庄稼在一定的气温下长得很快,气温不够,节气不到,成熟就较慢。
引用俗语,概括说明了夏天因为温度升高,万物都在生长,都在长大。
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知识链接:夏天温度升高,铁轨因膨胀所以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因为膨胀所以也像高起来了。
山变丰满
地高起来
河变宽变深
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身体的成长 年龄的增长
思考: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小学生
中学生
大学生
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了。
两句谚语共同的意思:如果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了希望。
关于夏天的谚语
夏天里还有哪些事物生长呢?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热天”并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成为无用之人了。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长”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吗?
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什么呢?
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从动植物、事物、人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写。启示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植物、动物
事物--山、地、河、铁轨、柏油路 人--学生 赶时候 赶热天,尽量
地用力地长
夏天里的成长
遵循规律
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无生命的事物:
一、课文提到了哪些有生命的事物,哪些无生命的事物?
课堂演练
有生命的事物:
豆棚瓜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小猫、小狗、小鸡、小鸭、草、树木、稻秧、甘蔗、人等。
山地河、铁路、柏油路。
二、学了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