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
2.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熟记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
学 习 目 标
雪
是怎样形成的?
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新 课 引 入
在秋末、初冬时节,你见过吗?
它是怎样形成的?
霜
雾凇
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经常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气态
固态
液态
凝固
熔化
液
化
汽
化
?
?
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呢?
前面我们学习了固态与液态之间、气态与液态之间的物态变化。
还记得吗?
复 习 回 顾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自 主 探 究
将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物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
固态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气态
变化条件:
吸热
一、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物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
固态
停止加热后,烧杯壁上的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时碘出现了
什么状态?
气态
放热
变化条件: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 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2)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3)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会变细。
找原因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粒。
二、升华和凝华现象
1.霜的形成
水蒸气
凝华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内侧
答案:
小冰晶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秋冬季节,玻璃窗上会“出汗”。
2.窗花
3.寒冷的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
水蒸气
凝华
小冰晶
4.冰棍外表的“白粉”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颗粒附着在冰棍上
用久的灯泡灯丝会变细,内壁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什么现象?
用久的灯泡
灯丝变细
内壁变黑
钨丝升华为钨蒸气
钨蒸气凝华为钨的颗粒
5.灯泡变黑
6.干冰简介
干冰是在一个大气压下以-78.5oC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在饮料中加入干冰
干冰
舞台的烟雾
干冰粉(固态二氧化碳)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从周围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即我们所见到的烟雾,以渲染气氛。
人工降雨具体过程:
升华吸热
周围的空气温度急剧下降
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小冰粒
熔化
下落
小水滴
干冰
7.人工降雨
冷
藏
食
物
升华吸热
如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10 ℃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 )
A.汽化 B.凝固
C.升华 D.熔化
【例1 】
C
【错解】A
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升华的概念,将其与汽化相
混淆。气温持续在-10 ℃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
变小,这是因为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的
结果,这是冰的升华现象。
【错解分析】
1.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
A.凝华 B.升华
C.液化 D.汽化
A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解析】
练一练
气态
液态
固态
凝华
放热
升华
凝固
放热
吸热
吸热
汽化
液化
放热
熔化
吸热
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1.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拓展:利用初末态分析法分析六种物态变化,要正
确认识发生物态变化时初状态与末状态。
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初状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气态
末状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液态 气态 固态
物态变化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的水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例2】
A中现象属于凝固,是放热过程;
B中现象属于汽化,是吸热过程;
C中现象属于液化,是放热过程;
D中现象属于凝华,是放热过程。
【解析】
B
总 结
(1)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过程,首先要弄清所给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然后判断吸、放热情况。
(2)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可以用图表示。
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
练一练
3.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B
1.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2.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
3. 物态变化与吸放热的关系图:
课 堂 小 结
1.物质由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时要_______热。
2.物质由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时要_______热。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现象。
固
气
吸
升华
气
固
放
4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雪)的原理是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层,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成为大雪花下落。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或雪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B
当 堂 检 测
5.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
A.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B
6.下面哪些现象属于升华现象( )
A.放在木箱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B.夏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冷冻室的鲜肉变硬了
A
7.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A
8 .《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C
9.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凝华
放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