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
期末总复习
1.能对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有详细的了解,并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3.知道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
4.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学 习 目 标
核心知识梳理
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 (1)定义: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 (3)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4)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5)使用
估: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选:根据被测量物体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读: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记: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如图所示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3 ℃和26℃,读作零下3摄氏度和26摄氏度
熔化和凝固 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吸、放热情况:熔化吸热
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吸、放热情况:凝固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萘、海波、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熔化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蜂蜡、沥青、玻璃等
汽化和液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 (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吸、放热情况:液化放热
(3)举例:白气、雾、露、雨等
升华和凝华 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吸热
(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
(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凝华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吸、放热情况:凝华放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通过汽化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回到地球;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人工降雨 将干冰撒入云层,干冰升华,从周围空气中吸热,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吸热熔化变成水,形成降雨
考点一 温度计的读数
例1 (1)图甲是体温计,其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若用图甲中体温计未甩一下就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37 ℃,则示数是__________。
高频考点归纳
甲 乙
解析:(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38.5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5 ℃;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数字越来越小,表示在零摄氏度以下,即温度计的读数为-9 ℃;(3)人的实际体温低于体温计原示数,则体温计示数等于体温计原示数,即示数是38.5 ℃。
答案:(1)0.1 ℃ 38.5 ℃ (2)0.5 ℃ -9 ℃ (3)38.5 ℃
考点二 物态变化过程吸、放热的判断
例2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故A错误;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B正确;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故C错误;樟脑丸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D错误。
答案:B
点拨:对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情况要熟记。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考点三 物质的熔化、凝固图象
例3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段处于沸腾状态
D.到是熔化过程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是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属于晶体,故A选项错误;段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固态物质变少,液态物质变多,两种状态同时存在,故B选项正确;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段处于沸腾状态,故C、D选项错误。
答案: B
点拨:(1)判断晶体和非晶体图像的方法: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2)熔化、凝固图像的判断:①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中都有与时间轴平行的一段图像,而非晶体的图像没有;②熔化图像总体上是升温趋势,凝固图像总体上是降温趋势。
考点四 水沸腾的特点例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1)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59898(2)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没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3)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解析:(1)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4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而第6min的温度95℃。所以此数据记录是错误的。(2)由第(1)问的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98℃,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可知,气压越低,沸点越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答案:(1)95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98小于1标准大气压(3)如图所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