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设计说明 本节包括三部分知识: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出了电路的组成,学生能根据其生活经验,选择使灯发光的器材,并连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通过把电灯接亮了,感受成功的愉悦和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电源能使电路中保持持续的电流;电灯是用电器,它把电能转化为人们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电路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而组成的电流通路。了解电池正负极,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可让学生通过实物连接加深认识,特别是短路的危害。了解电流的形成及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电路图部分,首先要认识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符号,让学生把符号、实物有机地联系起来。知道什么叫电路图,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画电路元件符号,强调画规范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学生对电有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电器的实物连接,但真正要他们去自己连接电路还有一定的困难,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探究实验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帮助他们提高自主设计电路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以及安全操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 2.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短路的识别;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演示、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电池、灯泡、灯座、导线、开关,常用电路元件及符号挂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生活中的用电器,讲述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视机能播放精彩的电视节目,洗衣机能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电灯能给黑夜带来光明,空调可以使冬天温暖、夏天凉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电路的基本组成。 讲授新课 一、电路的组成 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如图所示的几种类型的电路。 【教师点拨】 从上面几幅电路图中可以看出,有些电路图十分复杂,比如计算机芯片电路图。但人行有道,车行有路,电的流动也要有路。电路无论多么复杂,都是由一些简单电路组成的。现在,我们就对简单电路进行探究。 活动1 怎样使一个小灯泡发光? 【学生实验】请同学们利用一个小灯泡(带灯座)、两节干电池和几根导线;设法让小灯泡发光,将开关打开及闭合,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或熄灭;并且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课本上画出你的连接方式。 【实验要求】(1)实验时切不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接在一起;(2)连接电路时,应先断开开关,待连接完毕、检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3)如果学生使用的导线不是带插头或接片的软线,应给学生演示一下接线方法,即先将多股软线接头处的细铜丝扭在一起,再将接线头顺着接线柱旋紧的方向绕在接线柱上,然后将接线柱旋钮旋下。 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交流讨论】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我们知道,电路都有提供电能的器件——电源,比如干电池、蓄电池等;有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用电器,比如小灯泡;有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开关。电源、用电器和开关都要通过导线连接起来。 【总结】电路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成一个电流流通的回路。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电源:能够持续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的器件。 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的器件。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导线:连接电路。 【教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电源、开关、用电器分别有哪些种类? 【投影展示】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最简单的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那么电路有几种状态呢?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一)电流的方向 【教师提问】与“人流”“车流”和“水流”的形成相类似,电荷的定向移动同样会形成电流。比如:手电筒、音乐门铃等闭合开关后,灯泡亮了或门铃响了。因为电流流过了灯泡、流过了门铃的扬声器,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平时它们的运动方向杂乱无章,可是接上电源之后,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出现了定向移动,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总结】(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可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内,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里,定向移动的有带正电的正离子和带负电的负离子。 (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教师点拨】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池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池的负极。 (二)通路 、开路和短路 指导学生阅读第64页第2、3自然段和第65页第1自然段内容。 【提问】1.什么是通路? 2.什么是开路? 3.什么是短路?短路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教师用示教板连接好不同电路对学生进行展示,以便于加深学生对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直观认识。 【讨论总结】1.如图(a)所示,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处处相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如图(b)(c)所示,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接头松脱,致使线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也叫做断路。 3.如图(d)(e)所示,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叫做短路。用电器虽接入电路,但连接不正确,也能造成短路故障。 【教师点拨】 1.短路时,电流很大,电源和导线会因发热过多而被烧坏。因此,在实验时,电源的两极是不允许直接用导线连接的。在生产和生活中,若发生短路,轻则会引起电路故障,重则将烧毁用电器,甚至引起火灾。 2.电源短路,教师可以拿一根导线,在发光的小灯泡两端迅速试触,让学生看到灯泡熄灭。因为导线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试触的瞬间,电流全部从导线上通过,用电器中没有电流,这时电源和连接电源两极的导线中有很大的电流,这样连接会使电源和导线因发热过多而被烧坏,甚至可能出现事故。 【说明】用导线连接之所以没有烧坏电源,是因为试触的时间极短。像这样“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的现象,叫短路。同学们在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防止短路。 局部短路:如图是由一个小灯泡、一个LED、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组成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和LED发光。用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的两端,观察小灯泡和LED的发光情况。 发现小灯泡熄灭(此时小灯泡被短路),LED继续发光,这种情况叫做局部短路。 【教师点拨】如图为电饭锅的实物图及电路图,实物电路不便于我们观察,为了简便和清楚起见,人们规定了一套符号表示电路中各元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那么怎样才能画好电路图呢? 三、电路图 多媒体展示灯泡、干电池、电动机、插头、开关等实物及对应的符号。 【教师点拨】画电路元件符号时,连线要到位,不要造成人为的断路现象,而且一节干电池和干电池组的电路符号是一样的。 【交流总结】画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不能自造符号。 2.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 3.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具有对称性,特别要注意:元件的符号一定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4.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5.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起,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练一练】 请你根据实物连接情况画出电路图。 课堂小结 一、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成一个电流流通的回路。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2.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3.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4.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 三、电路图 1.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画电路图原则。 当堂达标 1.便携式充电器在给手机电池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答案:D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正确的是( ) 答案:C 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只要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B.电荷只有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D.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 答案:B 4.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开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短路 C.甲开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开路、丙通路 答案:A 5.如图所示,下列电路正处于短路状态的是( ) A B C D 答案:D 6.如图所示,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是_______;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是________。(均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答案:通路 短路 7.如图是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电源外部,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3.电路的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 4.电路图: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