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情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学情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联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2 16:59:40

文档简介

山东学情高二10月质量检测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下左图是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下右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与钱塘江大潮形成无关的是( )
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海水运动更快 B.夏季东南风,风助潮势
C.此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大 D.河口口大肚小,加剧水位
2.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丁位置 B.甲、乙位置
C.乙、丁位置 D.甲、丙位置
济南的小明外出旅游,同学询问去处,小明手绘了该地(M地)当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图)给同学(H和h为M地当日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据此完成3-5题。
3.小明可能去了( )
A.海南岛 B.南极半岛
C.格陵兰岛 D.苏门答腊岛
4.当太阳高度角为h时,M地地方时为( )
A.0点 B.12点 C.18点 D.6点
5.一周内,小明多次测量,发现h角一直变大。这一周可能发生的是( )
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C.该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D.济南正午影子变长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航天员将驻留太空约5个月。“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北京时间9月21日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下左图为“天宫”绕地球运行轨道示意图(注:“天宫”绕地球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右图为“天宫”轨道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图。据此完成6-8题。
6.航天员驻留太空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
A.一直变慢 B.一直变快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7.在温哥华(123°W)的李同学同步收看“天宫课堂”,收看时间为当地( )
A.9月20日23:45 B.9月21日23:45
C.9月20日22:45 D.9月21日22:45
8. “天宫”绕地球飞行过程中,第1次与第3次在赤道上的投影经度间隔大约为( )
A.60° B.90° C.45° D.30°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0时11分将迎来霜降节气,该时刻晨昏线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②④ B.②③
C. ①④ D.①③
10.各组节气中,济南两日昼长和为24小时的是( )
A.清明与白露 B.小满与大暑
C.立春与立冬 D.小寒与小暑
某摄影爱好者于美国纽约夏令时(即时钟拨快1小时)时间8月18日6时10分从纽约(40°43′N,74°W)起飞,抵达北京(40°N,116°E)。起飞后不久从飞机上拍摄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据此完成11-12题。
11.假设该架飞机飞行遵循最短航线原则,则航行方向为(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12.推测该日北京的昼长约为( )
A.12小时40分钟 B.12小时20分钟
C.13小时40分钟 D.11小时40分钟
某建筑设计师于北半球夏至日在黄山(30°N)出差,测绘了当地某街道建筑的布局。下图为其绘制的两栋方形大楼俯视图,并测得当日日出方位是东偏北27°。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设计师在寒假期间带孩子走亲戚,再次来到黄山。发现全天都不能获得采光的墙面可能是( )
A.大楼乙的④墙面 B.大楼乙的③墙面
C.大楼甲的②墙面 D.大楼甲的③墙面
14.为保证乙楼③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图中α取值可行的是( )
A.28° B.26°
C.25° D.24°
我国诸多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都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的主体顶端设置有“窥阳孔”,每年仅有一次机会可看到阳光从标志塔中间的“窥阳孔”垂直照在地面上,达到“管窥睹骄阳,天象奇现,任由究探”的目的。北京时间2023年 9月23日14:49:46迎来“秋分”节气。下左图为我国部分北回归线标志塔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据此完成15-17题。
15.在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下方实现“管窥睹骄阳”的当日( )
A.汕头正东方向日出 B.汕头达一年最高温
C.福州比汕头昼长更长 D.汕头比墨江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16.今年迎来“秋分”时,下列城市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墨江 B.武鸣
C.汕头 D.花莲
17.“管窥睹骄阳”的当日,昆明某学校旗杆杆顶日影在地平面上移动路径示意图为( )
我国科学家在2013年6月13日观察珠穆朗玛峰(27°59′17″ N ,86°55′31″ E),拍摄到珠峰的黄金日落景观(下图)。阳光照射到山顶,经岩石和积雪反射,拍摄者恰好观赏到整个山顶呈现一片金黄(图中山峰上部)。据此完成18-19题。
18.该金黄山顶和同纬度的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最可能的是( )
A.地转偏向力一定小 B.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定大
C.看到日出一定早 D.白昼时间一定长
19.我国科学家拍照时的时间及山顶金色区域变化趋势可能是( )
A.20时12分 变小 B.21时7分 变小
C.20时12分 变大 D.21时7分 变大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完成20-21题。
图示时刻的太阳应位于(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1.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0°,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北京时间为12:12,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 )
A.35°N,120°E B.30°N,120°E C.30°N,117°E D.60°N,117°E
中国北极科考黄河站(78°55′N,11°56′E)在3月9日迎来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太阳在跃出地平线15分钟后落入群山之中。下图为赴北极科考的“雪龙二号”科考船的一日航行轨迹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当日雪龙二号的航行里程最接近( )
A.111km B.222km C.333km D.444km
23.推测北极黄河站极夜开始的时间是( )
A.11月2日前后 B.10月5日前后
C.12月22日前后 D.9月11日前后
由于恒星之间的距离遥远,天空中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几乎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借用明亮易认的北斗七星寻找亮度较低的北极星(沿ab向外延长约5倍的距离便是北极星)。下图示意在北半球某地甲、乙两个不同时刻观测到的北斗星与北极星的相对位置。据此完成24-25题。
24.甲、乙两时刻如果在同一天,甲是17:00,则乙约为( )
A.11:00 B.14:00
C.20:00 D.23:00
25.一日内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位置的视变化,受( )
A.地球自转的影响 B.地球公转的影响
C.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 D.北斗星运动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5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2023年9月初到10月初,一个综合考察队先后对下图中俄罗斯西伯利亚①②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考察。
(1)推算图中①②两地的区时差。(4分)
(2)说明考察队考察期间,①②两地日出方位及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5分)
(3)说明①地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昼夜长短的变化。(3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杭州(30°N,120°E)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是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杭州世纪中心(又称“杭州之门”,是一座“双子塔”)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重点配套项目之一,屹立在钱塘江畔。一群摄友相邀于9月23日当天在其附近拍摄,甲图为一摄友在靠近钱塘江一侧固定机位正对“杭州之门”中心连续拍摄后得到的“杭州之门”日出序列(为合成后的照片);乙图为另一摄友在某一时刻远离钱塘江的另一侧拍摄(该日塔影最短时与此时相差5小时),并在拍摄后立刻用微信发给了自己在甘肃天水(105°E)的好友。
甲图 乙图
(1)请根据甲图推测“双子塔”的走向,并说明理由。(4分)
(2)当好友收到微信消息时约为甘肃天水当地时间 时,拍摄乙图时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4分)
(3)绘制光照图为地球运动相关研学任务之一,请在下图绘出拍摄乙图1小时后的光照图。(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太阳光线和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5分)12. 根据材料可知,纽约属于西 5 区,用的是夏令时(时间提早 1 小时),准确区时应该在夏令时基
参考答案 础上减去 1 小时,因此此时西 5区区时为 8 月 18 日 5时 10 分。该地所属经线 74°W 与西 5区中央
1.A 2.D 经线 75°W 相差 1°,地方时仅相差 4 分钟,两条经线地方时差异较小,可用当地区时代替地方时。
【解析】1.此处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故 B 正确。此日 因此当地日出的地方时约为 5:10,昼长=(12-日出时间)×2=(12-5:10)×2=13 小时 40 分钟。
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故 C正确。河口口大肚小,加 北京和该地纬度差异较小,同日昼长基本相同,因此北京昼长约为 13 小时 40 分钟。故选 C。
剧水位的变化程度,故 D正确。而地转偏向力与大潮形成无关。故选 A。 13.D 14.A
2.当月球位于甲或丙的位置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近似处于一直线上,由太阳和月球引起的 【解析】13.图中 6 月 22 日的日出方位是东北。寒假期间即每年的 2 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
潮汐叠加的结果,使海面涨落的幅度较大。而月球在乙或丁时,太阳与月球对潮水的作用力会发生 半球,黄山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中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所以大楼甲的③墙面不能受到太阳
一定的抵消作用,大潮出现概率较小。故选 D。 照射。大楼甲的②墙面上午可以照射到,大楼乙的③墙面下午可以照射到,大楼乙的④墙面上午、
3.C 4.A 5.C 正午可以照射到。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解析】3.据图可知,该地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说明 M 地位于北半球。一日内,太阳既可位 14.为使乙楼所有墙面全年每天均有采光机会,即需保证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时,乙楼的③墙面下
于 M 地正南方向,也可位于其正北方向,说明该地出现了极昼。只有格陵兰岛位于北极圈内,符合 午可以得到光照。由材料信息可得知,每年 6月 22 日北半球夏至日时,当地日出西北,且太阳光
题意。故选 C。 线与街道的夹角为东偏北 27°。根据对称规律,所以该地在北半球冬至日日落西南时,太阳光线与
4.当太阳高度角为 H 时,太阳位于 M 地正南方向,为该地地方时正午 12 时。当太阳高度角为 h 时, 街道的夹角应为西偏南 27°。乙楼③墙面和东西走向街道的夹角等于α,若使乙楼③墙面全年可采
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与太阳高度角为 H时的太阳方位相差了 180°,则为地方时 0 时。故选 A。 光,夹角α最小要大于 27°。故选 A。
5.一周内,h 角一直变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故 A、B 错误;太阳 15.C 16.A 17.C
直射点北移,则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影子一直变短,故 D 错误;该周最后一天,太阳 【解析】15.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下方实现“管窥睹骄阳”是夏至日的正午 12 点,夏至日全球(极
直射点可能北移至北回归线,则该地昼长可能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故选 C。 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A 错误;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
6.C 7.A 8.C 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
【解析】6. 由题可知,航天员驻留太空的时间约为 6月-10 月,根据地球公转特征可知在 7 月初地 高,气温将继续升高,B 错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C 正确;汕头与
球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地球公转先变慢后变快。故选 C。 墨江都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都为 90°,D 错误。故选 C。
7.温哥华(123°W)位于西八区,根据区时计算方法,相差 16 个时区,温哥华当地时间和北京时 16. 北京时间 2023 年 9 月 23 日 14:49:46 迎来“秋分”节气,即 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 14 时 49
间之间差 16 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用北京时间 9 月 21 日 15 时 45 分减去 16 个小时,温 分,12 点经线大致位于 78°E,因此今年“秋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墨江,所以“秋分”时,
哥华时间应为 9月 20 日 23:45。故选 A 。 墨江太阳高度最大。故选 A 。
8. “天宫”飞行周期是 90 分钟,“天宫”从第 1 次投影到第 3 次投影的变化,说明“天宫”飞行 17. 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昆明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日影
了 2 周,用时为 3 小时。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 15°/h, 所以第 1 次与第 3 次的投影经度差为 45°。 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旗杆杆顶日影日出时在西南、正午时在正北、日落时在东南。故选 C。
故选 C。 18.D 19.B
9.A 10.D 【解析】18.珠穆朗玛峰在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是世界最高峰。纬度越高、海拔越高,地转
【解析】9.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分别为地方时 6时和 18 时。北京时间为 2023 年 10 月 24 日 0 时 偏向力越大。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一样的,海拔不影响。珠峰看到日出比珠峰西侧地
11 分,根据时间计算可知 150°W 和 30°E的地方时分别接近 6 时和 18 时。再根据 10 月份,北半 区一定早,比该地山麓地区可能早,但和珠峰东部地区比不一定早。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日落时间
球昼短夜长的特点,可判定符合霜降时刻晨昏线分布的是②④。故选 A 相同,但珠峰较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故日出略早,日落略晚,则昼长略长。故选 D。
10.济南两日昼长和为 24 小时的节气关于春秋分对称,结合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清明(或白露) 19.6 月 13 日,北半球日落时间应在地方时 18:00 之后,加之该地和东经 120 的地方时差为 2 小时
与惊蛰(或寒露)、小满(或大暑)和大寒(或小雪)、立春(或立冬)和立夏(或立秋)、小寒(或 12 分左右,故 A,C 错误。随着太阳的落下,阳光被遮挡的范围变大,因此金色区域将变小。故选 B。
大雪)和芒种(或小暑)关于春秋分对称。故选 D。 20.C 21.C
11.B 12.C 【解析】20.由题可知,日晷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所以日晷晷面朝北,反面朝南,左侧为东,右
【解析】11. 依据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原则,结合两地经纬度位置,航 侧为西,此时图中日影位于西北侧,所以太阳位于东南侧。故选 C。
行方向应为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故选 B。 21.图中日晷指针指向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为 30°,则北极星的仰角为 30°。根据北半球某地北
1
{#{QQABaQaAogCgQgAAAAhCQwGgCAIQkBCCAKoORAAMMAAAgQNABAA=}#}
极星仰角和当地纬度相等的规律,该地纬度为 30 度。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日影 (3)
正北,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此时北京时间即 120°E 的地方时为 12:12,当地比北京时间晚 12 分钟,
两地经度差 3°,所以该地经度为 117°E。日暑所在地的经纬度为(30°N,117°E)。故选 C。
22.C 23.B
【解析】22.根据图中信息,该日“雪龙二号”的航行路径大致跨越了两个纬度,四个经度,大致
可以得出其两个直角边的距离为 222km 左右,线路为其斜边,约为 300km,C 正确,ABD 选项均差
距过大。故选 C。
23.根据所学知识,黄河站的极夜时期和极昼时期分别以冬至日和夏至日为中心,且历经时长相似。
题中显示,3 月 9 日为极夜结束,则 12 月 22 日(冬至日)~3 月 9 日为极夜时期的后半期,约 77
天,整个极夜约 154 天,北极黄河站极夜开始的时间是 10 月 5 日前后,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24.D 25.A
【解析】24.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北天极附近的天体绕北极星呈同心 【解析】(1)该日为秋分日,全球日出正东。当太阳位于“双子塔”的正中时,观察太阳方位应
圆逆时针转动,其角速度就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即 15°/小时(除南北两极点外)。甲、乙两个时 在东南方向。此时太阳和拍摄地点之间成东南西北走向,与“双子塔”走向成垂直关系,因此双子
刻北斗星位置相差约 90°,说明地球自转了 90°,即 6 小时,乙比甲约晚 6 小时。故选 D。 塔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25.北极星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北极星附近的恒星看起来都绕北极星逆时针 (2)我国全国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全国各地使用的当地时间都为北京时间,同一时刻全国各地
运动,A 正确。与地球公转、北斗星运动无关,B、C、D错误。故选 A。 当地时间(北京时间)相同。杭州(120°E)所处经线正好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该地地方时和当
26.(1)①地位于 120°E 附近,属于东八区,②地位于 105°E 附近,属于东七区,两地区时相差 1 地时间(北京时间)一致。根据材料日出方位及上题“双子塔”的走向等,判断出拍摄乙图时“双
小时。 子塔”日影朝向西北,为上午时刻;塔影最短时是地方时 12 时,与拍摄乙图时相差 5 小时,故此
(2)日出方位变化:9 月 23 日(秋分日)前日出东北,9 月 23 日(秋分日)日出正东,9 月 23 日(秋 时杭州地方时为 7时,即杭州当地时间(北京时间)为 7 时。微信消息发收基本是同时刻,位于甘
分日)后日出东南。日出日落时间变化:日出时间逐渐推迟;日落时间逐渐提前。 肃天水的好友收到微信消息时间即为杭州好友发出微信消息的时间,两者当地时间(北京时间)相
(3)1 月 1 日~6月 22 日(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6月 22 日昼最长,夜最短;6月 22 日至 6 同,即此时甘肃天水当地时间约为 7时。
月 30 日昼渐短,夜渐长。 由杭州(120°E)地方时为 7 时,求出 180°经线时间为 11 时,由此推出新旧日期的比例为 11:13。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是 40°,根据经度分布规律,东经度自西向东 (3)略
度数逐渐增大,西经度自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图中①地的经度位于 120°E 附近,②地位于 100°
E 经线附近以东,根据时区划分可以判断,①地位于东 8区,②地位于东七区,时区差是 1 小时。
(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9 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
在 6:00 以前,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至秋分日 9 月 23 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日出时刻是 6:00,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10 月底,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
夜长,日日出时间在 6:00 以后,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因此,图中①②两地从 9 月初至 10
月底,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出方位从东北转向正东,在转向东南。
(3)②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上半年 1 月 1 日-6 月 30 日,开始太阳从
南向北移动,①地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至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昼夜等长;春分日过后,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27.(1)东北西南走向 该日为秋分日,全球日出正东。当太阳位于“双子塔”的正中时,观察
太阳方位应在东南方向。此时太阳和拍摄地点之间成东南西北走向,与“双子塔”走向成垂直关系,
因此双子塔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2)7 11:13。
2
{#{QQABaQaAogCgQgAAAAhCQwGgCAIQkBCCAKoORAAMMAAAg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