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 皇帝的新装

文档属性

名称 27课 皇帝的新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29 15:2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请指出下列图片的出处 这些作品有何共同之处?导入《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作者相同安徒生
体裁相同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童话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童话的特点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作者简介 安徒生是一个穷苦鞋匠的儿子,母亲是一个濒于讨饭境地的、靠为人洗衣过活的寡妇。安徒生小时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同时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愿”——他想当一个艺术家,一个芭蕾舞演员,一个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庸俗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气馁。  
安徒生14岁就离开了家乡奥登塞市,在当时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等待他的是一种什么命运。饥饿和精神上的打击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由于贫困和由此而带来的疾病折磨了他的身体,毁坏了他的体形和声音,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舞台艺术家,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成为全世界亿万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作家。他在童话作品中所创造出的美和诗,成为人类永远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宝藏。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边陲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
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的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请特别注意下边红色字的读音和写法: 炫耀( ) 滑稽( )
陛下( ) 头衔( )
称职( ) 御聘( )
赏赐(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钦差大臣( ) xuànbìxiánchènyù pìncìjīqīn chāi fù hèhài走进文本,感知情节自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皇帝骗子官员侍从百姓小孩老大臣中心
人物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线索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读课文,理层次—荒唐昏庸—上当受骗—表里不一—自欺欺人—丑态百出4、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文章写了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
5、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句。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贯穿全文主线。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分析引子部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皇帝爱新装的? 治装费用
兴趣爱好
换衣次数 你觉得皇帝是怎 样一个人?爱慕虚荣
昏庸无能
荒唐可笑 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故事的铺垫,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第一段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分析引子部分分析开端两个骗子为什么能够欺骗皇帝? 他们掌握了皇帝喜欢穿漂亮衣服的嗜好,又利用他们所做衣服的特性,既满足了皇帝爱慕虚荣的心理,又迎合了他自负、多疑的个性。所以才能够骗过皇帝。 人物的性格特征骗子的性格特点:虚伪、狡诈、 贪婪分析发展老大臣心理描写: 愿上帝可怜我吧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我的老天爷 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分析发展老大臣神态描写: 把眼睛睁得特别大
眼睛越睁越大
老大臣注意地听着动作描写: 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分析发展老大臣语言描写: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
这布料非常满意。分析发展官员心理描写: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语言描写:是的,那真是太美了。动作描写:他看了又看,但是那两架空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人物的性格特征
虚伪愚昧
阿谀奉承大臣、官员(详写)(略写) 为什么那么多大人不敢说出真相而一个小孩子敢说出来呢? 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说假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职务。百姓中的成年人说假话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小孩子单纯,心里没有任何顾虑和杂念,所以敢说真话。分析高潮、结局 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从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分析高潮、结局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很多人都不敢说真话。想一想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老大臣、随从官员: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老百姓:怕人嘲笑愚蠢,怕招杀身之祸。皇帝----
大臣----
骗子----
百姓----
孩子----
昏庸无能、爱慕虚荣、荒唐可笑。虚伪愚昧、阿(ē)谀(yú)奉承。虚伪、狡猾、贪婪。纯洁天真、无所顾忌。 概括出皇帝、大臣及官员、小孩的性格特点。胆小怕事,圆滑世故。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穿着根本不存在的美丽新装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的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态。 问题交流重点问题讨论:
1、题目《皇帝的新装》与《愚蠢的皇帝》比,哪个好,为什么?
2、文中有哪些人受骗?主要写的又是哪几位?
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3、这篇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什么主题?
重点问题讨论: 题目《皇帝的新装》与《愚蠢的皇帝》比,哪个好,为什么? 以《皇帝的新装》为题好。因为全文以“新装”为线索,按“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来写,一步步揭示皇帝的本质。问题一 文中有哪些人受骗?主要写的又是哪几位?
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问题二上当受骗的人是谁?皇帝骑士老百姓老大臣官员心理描写我倒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
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昏庸无能、爱慕虚荣、荒唐可笑。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皇帝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动作描写转了转身
扭了扭腰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点头表示满意心理描写愿上帝可怜我吧!
我的老天爷-------我并不愚蠢呀!---------神态描写把眼睛睁的特别大动作描写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注意地听着【详写】【略写】虚伪愚昧
阿谀奉承 这篇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什么主题?问题三 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的修辞手法。夸 张 与 想 象 想象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对具体事物加以夸大、幻想,创造出超现实的形象、情节,以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表现手法。1、想象一下,皇帝回宫后会做些什么?
皇帝也许会立即抓捕骗子,为自己挽回面子,从此改掉那些缺点,也许继续虚伪下去。课外拓展,训能力2、假如皇帝因此而丢了王位,以后在大街上遇到那两骗子,他们相互会说些什么话?请你设计一下他们对话的场景。
皇帝:“你这两个大骗子,害得我好苦啊!”
骗子:“这也怪不得别人呀,你那时太爱慕虚荣,太虚伪了!还有你的那些大臣们,官员们,个个都是自私,阿谀逢迎,只求自保。正是你们的这种性格,才使我们的骗术得逞的。”
皇帝“……” 续写童话 续写:
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哎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冷宫。
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 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们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于是大家就推举那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当上了皇帝,造福于民。 希望同学们记住皇帝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