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综合试题
一、填空(10分)
1.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有水和 等。
2.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 的一端传向温度较 的一端。(填高或低)
3.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 。
4.使用 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5.1876年, 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二、选择题(10分)
6.下列活动中不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燃烧废纸 B.折纸飞机 C.燃烧木材
7.我们喝的碳酸饮料中含有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8.将燃烧的小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瓶中,小木条会( )。
A.没什么变化 B.熄灭 C.燃烧得更旺
9.下面选项中没有应用空气不易传热特征的是( )。
A.棉袄、羽绒服 B.双层玻璃保温杯 C.锅的锅柄
10.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信息,最主要的缺点是( )。
A.受到距离的限制 B.表达不清楚 C.听不懂
三、判断题(10分)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 )
12.热只能依靠物质传递,所以真空中不能传热。( )
13.水和空气都能发生热对流。( )
14.信息时代给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
15.卫星、电话在救灾等大小事件处理时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四、简答题(20分)
16.简要说一说热传递有哪些方式
17.引起铁生锈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根据对蜡烛燃烧的实验可知,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2.【答案】高;低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
3.【答案】良导体
【解析】【解答】导热能力强的称为热的良导体,一般情况下,金属的传热能力是最强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的良导体。
4.【答案】语言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像最普遍的有书信,电话,标牌,电视以及哑语手势等。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听广播、读书、看报、看电视、手势、语言、旗语、网络、电话、传真等。使用语言交流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5.【答案】贝尔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电话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电话是电话是贝尔发明的。
6.【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纸燃烧、木材燃烧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折纸飞机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汽水其实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是工厂利用加压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溶解进水中制成的。我们喝的碳酸饮料中含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8.【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瓶中,木条会立即熄灭。故B正确。
9.【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双层玻璃保温杯中间有一层空气,利用的就是空气不易传热的特征。
10.【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由于人的言语不能够传递的很远,言语表达会受到距离的限制,这是最主要的缺点。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真空中也能传热,比如太阳光就是在真空中传递到地球的。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所以空气和水一样,都可以发生热对流。题干正确。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电码、图象、色彩、光、气味等传播渠道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信息时代给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便捷,卫星、电话在救灾等大小事件处理时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6.【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17.【答案】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酸碱盐的情况下会加快生锈的速度。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通过设置实验可知,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酸碱盐的情况下会加快生锈的速度。
1 / 1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综合试题
一、填空(10分)
1.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有水和 等。
【答案】二氧化碳
【知识点】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根据对蜡烛燃烧的实验可知,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2.热总是从物体温度较 的一端传向温度较 的一端。(填高或低)
【答案】高;低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低的一端。
3.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 。
【答案】良导体
【解析】【解答】导热能力强的称为热的良导体,一般情况下,金属的传热能力是最强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的良导体。
4.使用 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答案】语言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我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像最普遍的有书信,电话,标牌,电视以及哑语手势等。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听广播、读书、看报、看电视、手势、语言、旗语、网络、电话、传真等。使用语言交流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5.1876年, 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答案】贝尔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电话是一种可以传送与接收声音的远程通信设备。电话是电话是贝尔发明的。
二、选择题(10分)
6.下列活动中不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燃烧废纸 B.折纸飞机 C.燃烧木材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纸燃烧、木材燃烧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折纸飞机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我们喝的碳酸饮料中含有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汽水其实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是工厂利用加压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溶解进水中制成的。我们喝的碳酸饮料中含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8.将燃烧的小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瓶中,小木条会( )。
A.没什么变化 B.熄灭 C.燃烧得更旺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瓶中,木条会立即熄灭。故B正确。
9.下面选项中没有应用空气不易传热特征的是( )。
A.棉袄、羽绒服 B.双层玻璃保温杯 C.锅的锅柄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双层玻璃保温杯中间有一层空气,利用的就是空气不易传热的特征。
10.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信息,最主要的缺点是( )。
A.受到距离的限制 B.表达不清楚 C.听不懂
【答案】A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由于人的言语不能够传递的很远,言语表达会受到距离的限制,这是最主要的缺点。
三、判断题(10分)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新物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
12.热只能依靠物质传递,所以真空中不能传热。(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真空中也能传热,比如太阳光就是在真空中传递到地球的。
13.水和空气都能发生热对流。(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所以空气和水一样,都可以发生热对流。题干正确。
14.信息时代给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电码、图象、色彩、光、气味等传播渠道进行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信息时代给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交流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15.卫星、电话在救灾等大小事件处理时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信息的交流传播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便捷,卫星、电话在救灾等大小事件处理时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简答题(20分)
16.简要说一说热传递有哪些方式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17.引起铁生锈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酸碱盐的情况下会加快生锈的速度。
【知识点】化学变化;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通过设置实验可知,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酸碱盐的情况下会加快生锈的速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