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过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过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学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10-12 18:4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3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过程 课型 理论、实践 课时 1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能将所学的知识组织起来,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提取出关键的 知识点,用系统结构图表述问题,同时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整个知识体 系(计算思维)2、利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完成方案设计,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在解决问题 的同时创新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提出新的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3、树立正确信息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保护个人和他人隐私, 树立维护虚拟数字世界秩序的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目标 1、能绘制网络全貌的数据流程图,并向他人介绍数据传输的过程2、能搭建无线局域网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
重点 1、能绘制网络全貌的数据流程图,并向他人介绍数据传输的过程2、能搭建无线局域网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
难点 1、能绘制网络全貌的数据流程图,并向他人介绍数据传输的过程2、能搭建无线局域网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批注
[课前引入]活动3:绘制网络购物时的数据流程图[新课讲解]1.IP 地址与域名 网络购物时要想在浏览器中打开相应的网页,就需要输入服务器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委托操作系统发送消息时,也需要提供通信对象的IP地址。因此,在生成HTTP消息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根据域名查询IP地址。(1)IP 地址 互联网连接着不计其数的计算机,为了区分它们,人们给计算机设置了数字形式的标识,即 IP 地址。从表面上看,IP地址由用“.”隔开的 4 个十进制数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被称为“点分十进制” 法。但实际上,IP地址是1 个32位长的二进制数,如图所示。219.239.238.40 ( 219.239.238.40 )11011011111011111110111000101000 十进制 IP 地址与二进制 IP 地址(2)域名 域名是对应 IP 地址用于在互联网上标识计算机位置的有意义的字符串, 在互联网中没有重复的域名。2. 带宽 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符号是 bit/s 或 b/s,用于表示通信线路每秒能传输多少比特的数据。网速一般指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的单位为比特每秒,网速的单位为字节每秒。对个人用户来说,带宽越“宽”,网络访问体验通常就会越好。所以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应尽量选择更“宽”的带宽。[方法与工具]1. 网络的全貌 访问 Web 服务器并显示网页这一过程包含了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之间的一系列交互。网络的全帽2. 用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 生活中所说的“申请上网”实际上是去提供接入服务的网络运营商处申请所需账号的过程。 一般来说,通过一根电话线、一根有线电视电缆,或一个网络端口只能让 一台计算机或信息设备直接接入互联网。如果想让多台信息设备同时接入互联 网,可以先把这些设备组成一个局域网,然后通过充当网关的设备接入互联网, 这种方式称为共享上网。 实现共享上网的方法有很多,其原理大体相同:把访问请求发送给直接接 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由它们获取相应的信息后,反馈给请求者。现在很多家庭用路由器充当网关,路由器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能自动适应多种接 入方式。想要使用无线路由器共享上网,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①观察路由器,找出标有 WAN 或 Internet 的用于连接外网的端口。 ②根据实际情况,把网线一端插入路由器用于连接外网的端口,另一端插 入调制解调器或者光纤终端的网络端口。 ③参考说明书,用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访问路由器,设置网络协议、账号和密码等参数,然后控制路由器接入互联网。 ④使用与这个路由器相连的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小结]1、IP地址与域名IP地址域名带宽 用学生熟悉的网络购物实例引入课题学生可采取小组分工协作,自主学习:IP地址和域名的相关知识。思考:IP和IP地址有什么区别?学生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合作绘制网络购物时的数据流程图。
板书设计
2.3互联网的数据传输过程1、IP地址与域名(1)IP地址(2)域名2、带宽
教学后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