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1: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
【教学内容】
这个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读读、抄抄一些课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学会积累;词句段分别出示了成语、句子、短语,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感情朗读句子;日积月累部分学习林杰的古诗《乞巧》,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由于大部分都是本单元的重点词句,所以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先读读这些词句,再互相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然后有感情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习古诗时,本着“以学定教”“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借助拼音,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小组合作交流诗意,教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教学目标】
1.归纳创造性复述故事,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的方法。
2.体会相同意思的书面语和口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4.积累和民间故事有关的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
1.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归纳创造性复述故事,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的方法。
2.体会相同意思的书面语和口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俗语。
【教学重点】
1.归纳创造性复述故事,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的方法。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教学难点】
1.归纳创造性复述故事,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美丽动人的传说,让我们神往,民间故事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芳草地!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语文园地,采撷更加娇艳的鲜花吧。
【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学习交流平台,归纳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过渡:本单元我们读了许多民间故事,读到好的故事,我们会忍不住要和别人交流,讲给别人听。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更吸引人,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第45页,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阅读小贴士,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板书: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阅读小贴士
2.交流:要想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哪些好办法?
预设1: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来讲。
评: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会更加亲切,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预设2: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评: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
预设3:还可以调换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
小结:阅读课上,在学习《猎人海力布》时,我们重点学习了转换叙述人称的方法讲故事,学习《牛郎织女》时,重点学习了增加合理的情节把简略说具体。
板书: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
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变换情节的顺序,设置一些悬念
3.尝试变换叙述顺序,讲讲《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的故事
过渡:如果用变换顺序的方法讲故事,你们准备怎么讲《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的故事。
(1)用倒叙的方法讲故事。
过渡:试着说说故事的开头吧。请同学来交流。
预设1:在一座古老的村子里,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叫海力布,仔细看,这块石头像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模样,他一脸的焦急,微张着嘴唇,像是在说着什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评:人怎么会变成石头呢?太神奇了!听的人一定急于想知道后面的内容。
预设2: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可以这样说:每逢七月初七,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就特别的亮。在这一天,人们很少能看到喜鹊,因为成群的喜鹊在天上搭起一座桥。如果你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着,还能听见有人在这座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评:这样开头,一定会让听众特别想了解后面故事的内容。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是把结尾的内容放在开头讲故事的。
(2)用插叙的方法讲故事。
过渡:课文中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情节,有的在故事的中间部分,作为开头,来试着说说看吧。
引:在《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里,海力布含着宝石就能听懂动物的话,这个情节也很不可思议。你能试着用“海力布听懂鸟的议论”作为开头来说说看吗?
预设1:有一个猎人叫海力布,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到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在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会崩塌,大地会被湖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海力布听了,大吃一惊。海力布怎么能听懂动物的话呢?这个消息是真的吗?他会怎么做呢?
评:那么多悬念等着揭晓,真是让听众期待呀!
小结:要把故事讲得精彩,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课后可以找一些故事来练练哦。
学习词句段运用,体会书面语和口头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过渡:接下去,我们来学习“词句段运用”。先来看第一题,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板书: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
过渡:请你自己先把左右两组词语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词语,随机正音:畏、讳
过渡:我们再来读一读吧,边读边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先读左边一列。再读右边一列。
边读边思考词语的意思。
交流: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1:左边一组是俗语,多用于口语,右边一组是成语,多用于书面。
引:自己再一行一行来读,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2:我发现了每一行左右相对应的词语,意思很相近,是差不多的。
思考:在这样的情景下用哪个词语更合适,为什么呢?
过渡: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句子,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在这样的情景下用哪个词语更合适,为什么呢?请同学读一读,再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学生自读并思考。
爸爸去外地出差已经好几个月了,今天终于回家了,我一看到他,就扑到他怀里说:
“爸爸,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回来了,我可真想你啊!”
“爸爸,我望眼欲穿,总算把你盼回来了,我可真想你啊!”
学生交流:
预设1: 用“盼星星盼月亮”更合适,符合平时我和爸爸说话的语气,也能表达出我看到爸爸时激动的心情。
预设2:“望眼欲穿”这个词更适合用在写文章的时候,比较凝练文雅。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俗语多用于口语,语言通俗活泼,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比较凝练文雅。
积累词语
出示俗语,思考意思。
过渡:这里还有些俗语,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捡了芝麻丢了习惯。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鸡蛋里挑骨头。
知道这些俗语的意思吗?
(2)学生交流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说抓住了小的,却把大的丢了,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就是说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挑毛病。
(3)找出对应的成语,学生交流
过渡: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你能找找和哪几个俗语的意思差不多吗?
得过且过 咎由自取 舍本逐末 吹毛求疵
预设1:“得过且过”就是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我知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和“得过且过”的意思是相近的。
预设2:“咎由自取”的意思是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意思差不多。
预设3:“舍本逐末”的意思是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我觉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和“舍本逐末”的意思是相近的。
预设4:“吹毛求疵”的意思是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和“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差不多。
(4)朗读词语
过渡:现在就请你把这些成语和俗语一一对应,一组一组读一读吧!
小结:成语和俗语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宝藏,课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自己去积累一些。
四、课堂总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总结归纳了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体会了书面语和口语表达效果的不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
交流平台 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变换情节的顺序,设置一些悬念
词句段运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2.积累和民间故事有关的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2.积累和民间故事有关的古诗词。
【教学难点】
1.学习扩写段落。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
学习词句段运用,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过渡:语文书翻到第46页,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仿照下面的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先来学习下面的例子。
出示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过渡:这两个片段内容都是《狼和小羊》的故事,请你自己读读,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地方请你自己圈圈画画。谁来交流一下?
预设1:两个段落都讲述了狼和小羊之间发生的故事。
预设2:原文比较简洁,改写得文章更生动。
小结: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主要内容是一样的,但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一段简洁一段生动,各具特色。
2.思考:第二段是怎样说具体的。
过渡: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吸引听众,把听众带到故事情景中,就应该讲得更加生动具体一些。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段是怎样说具体的呢?可以圈画出让人感觉生动有趣的语句。
学生自读思考,圈画出让人感觉生动有趣的语句。
学生交流
预设1:狼两次找借口要吃小羊,第一段都是一句话带过,第二段话补充了狼和小羊说话的内容,而且说话前补充了提示语,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让我们好像看到可怜的羊和凶恶的狼。
预设2:第一段说狼恼羞成怒,第二段话增加了狼的动作和神态,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这样就把狼恼羞成怒的样子说具体了。
评:要把故事说具体,我们就要大胆想象,人物当时的样子,说清楚人物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使内容更加生动丰富。
3.尝试用这样的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过渡:现在我们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先来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
(1)交流:哪些地方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
预设1:文中略写的内容,比如牛郎会告诉织女哪些事情,这些都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
预设2:抓住一些关键词,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说具体。比如织女听得出了神,具体有哪些表现?她心里会想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这些也可以说一说。
预设3:能体现人物品质和情感的地方可以说得更具体。
选择其中几处,自己练习说一说。
学生交流,生生互评。
师:请一位同学来交流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他增加、补充了哪些内容?
评价要点:
增加合理情节。
丰富细节描写。
凸显人物形象。
语句通顺连贯。
(4)读示例
小结:同学们展开想象,说清楚牛郎和织女是怎么想到、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使内容更加丰富了。课后,我们还可以想象,织女会怎样介绍自己呢。
【设计意图】通过增加合理情节、丰富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把故事情节说具体。
二、学习日积月累,积累与民间故事有关的古诗词。
过渡:今天的日积月累,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乞巧》,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林杰。
1.了解《乞巧》的创作背景
(1)交流:乞巧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
预设:《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互的日子。
过渡:很多诗人替牛郎织女这个动人的故事创作了诗歌,这首《乞巧》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读资料,了解乞巧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资料: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这一天也被称为乞巧节、七夕节,
2.听诵读录音,自由朗读,注意停顿。
过渡:我们先来听听古诗的诵读录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停顿。
指名朗读、齐读
评价要点: 读音正确、停顿正确、音断气连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随机解释,理解诗意。
过渡:读得真好。这首古诗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1)抓住字形,理解今宵和碧霄
“碧霄”的“霄”和“今宵”的“宵”字形不同,一个是雨字头,一个是宝盖,它们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今宵”的“宵”指夜晚,“碧霄”的“霄”是天空的意思。“碧霄”就是青天。
评:学习古诗,可以借助工具书。还可以借助插图来理解。
(2)说说故事的意思。
过渡:自己试着说说古诗的意思吧。谁来交流。
预设:“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意思是:七夕节的夜晚,仰望碧蓝的天空,想象着天河两边的牛郎和织女终于在鹊桥上相会。“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的女孩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该有几万条吧。
评:说得真不错。
4.借助插图,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
过渡:你们看插图,这位女子就在对月乞巧,她许下了怎样美好的愿望呢?
生:这个女孩子一定祈求到:勤劳善良的织女啊,让我和你一样,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有聪慧的心灵,能织最美最牢固的布,绣出最鲜艳的花来。
师:女孩们在这天晚上,对着天空的明月,祈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5.有感情的朗读,尝试背诵
过渡: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请你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现在,你能试着背一背吗?现在我们来试着背背看。这样你能背吗?
6.积累秦观《鹊桥仙》
过渡:除了《乞巧》这首诗,还有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了古诗词,例如《牛郎织女(二)》资料中推荐的秦观的《鹊桥仙》,跟着录音,自己读读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与牛郎织女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思,从而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积累秦观《鹊桥仙》。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