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
2. 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3. 能辨别词语的感彩并恰当运用。
4. 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5. 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6. 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点】
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
2. 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 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PPT制作及音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
2. 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3. 能辨别词语的感彩并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板书课题,回顾单元课文表达的情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语文园地。(板书课题)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课文,回忆一下,每一篇课文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交流
预设1:《古诗三首》中,三首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预设2:《少年中国说》表达了作者梁启超先生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预设3:《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
预设4:《小岛》赞扬驻岛战士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高尚情怀。
3.教师小结:本单元课文的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在学习中,我们还结合资料深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引出交流平台
质疑:那么,结合资料,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交流平台。(板书:交流平台)
2.学生交流
预设:老师,我知道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帮助我们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1)举例结合背景资料体会情感
追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是怎样借助写作背景资料,体会课文蕴含情感的?
(2)生交流
预设1:学习《示儿》和《题临安邸》时,了解了南宋的社会背景。当时,北方近一半土地被金人占领,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寻欢作乐,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陆游对 “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伤痛和林升“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愤慨。
预设2:在阅读《少年中国说》时,了解到,晚清时期朝廷昏庸腐败,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中国这些背景资料,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梁启超先生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3)举例结合更多资料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追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又是怎样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的呢?谁愿意交流。
(4)学生交流
预设1: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查阅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这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预设2:在学习《小岛》一课时,我结合查阅的资料,了解到海防战士生活在“高温、高盐、高湿”的环境中,这使我更加能理解文中将军为什么要将种菜的方法在守岛部队中推广了。
(5)理解通过朗读表现情感。
点拨:这两位同学讲得真好。为了丰富对文章内容的认识,结合更多查阅的资料来理解,是一个好办法。
追问:当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后,可以通过什么来表现呢?
预设: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表现,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6)学生朗读句子
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读出《少年中国说》表达的“壮志豪情”。
① 学生自由准备
② 指名朗读
③ 教师总结:两位同学读得真不错。第一位同学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表现了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第二位同学提高了语调,读出了节奏,显得铿锵有力,表现出《少年中国说》蕴含的壮志豪情。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引出内容
(板书:词句段运用)
2.明确要求
点拨:读了题目,我们知道这道题有两个要求:先辨析每一组词语意思上的相同与不同,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让我们先读读下列四组词语,可以借助词典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再想想每一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交流词语含义,区分感彩
预设1:第一组词语“举世闻名”是指全世界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臭名远扬”的意思是指坏名声传得很远。这两个词语虽然都有名声传得远的意思,但“举世闻名”是对他人的赞赏,而“臭名远扬”表示厌恶,它们在感彩上是不同的。
预设2:第二组词语“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得意忘形”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这两个词语都表示对某事感到兴奋,但它们的感彩是不同的,一个褒义,一个贬义。
预设3:第三组中“足智多谋”是指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诡计多端”,“诡计”的意思是狡诈的计策,“诡计多端”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狡诈的计策很多。两个词语都有主意多,善于用计的意思。但是“足智多谋”是对他人的赞赏,褒奖。“诡计多端”是对他人的厌恶与批评。词语的感彩上也是不一样的。
预设4:第四组词语中“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处心积虑”是指千方百计的盘算。比较两个词语的意思,他们都有做事费尽心思的意思,但是他们的感彩不同,“呕心沥血”是指对工作、事业等方面用心、热衷;但“处心积虑”偏重于蓄谋已久,多用于贬义。
4.教师归纳褒义词和贬义词的特点
点拨: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组词语意思相近,但是感彩不同。上面一行的词语,表示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的情感,是褒义词;下面一行的词语,表示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情感,是贬义词。
5.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追问:辨析了词语的意思后,有位同学选择“诡计多端”这个词写一段话。大家来看看写得怎么样?
(1)出示错误范例
诡计多端——诸葛亮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多支箭;他城头抚琴,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
(2)学生点评
预设:“诡计多端”表示坏主意多。这里用在诸葛亮身上不正确,应该用“足智多谋”才合适。
(3)教师小结
点拨:刚才那位同学还没有正确把握“诡计多端”这个词语的感彩。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多次运用“神机妙算”表示对诸葛亮的赞赏与敬佩,所以,这里如果用“足智多谋”就对了。谁能把这个句子修改一下?
(4)修改句子
预设: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巧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来十万多支箭;他城头抚琴,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
(5)用“诡计多端”说句子
A教师:如果要用 “诡计多端”写一段话,可以怎么说呢?
B 学生回答
预设:在《狐狸和乌鸦》这个寓言里,狐狸真是诡计多端。它先热情地跟乌鸦打招呼,又假意问候它的孩子,接着夸赞乌鸦的羽毛漂亮,用甜言蜜语哄骗乌鸦唱歌,最后骗走了它嘴里的肉。
6.总结学习,布置练习
点拨:是啊,狐狸的坏主意真多,我们可以说它是诡计多端的。在句子中,你准确地把握了词语的感彩。通过学习,我们明白要完成这个练习,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准确把握词语的感彩;然后再合理地运用这个词语写一段话。
7.布置任务:接下来,请你们也选择一个词语,试着写一写吧。
(1)学生自由练习
(2)同桌相互点评
点拨:都写好了吧,下课之后和自己同学交流一下,请他们评一评你写得怎么样。
四、总结学习
结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借助资料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还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了交流。在完成 “词句段运用”板块的第一题时,我们学习了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辨别词语的感彩并恰当运用。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语句段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2.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3.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要求
质疑:这是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读读题目,你知道这个题目有什么要求吗?对,有两个要求:先体会顿号的用法,再给最后一句加上标点。
2.理解顿号的用法
(1)圈出句子中运用了顿号的地方。
质疑:请你先读读这两个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地方运用了顿号,把它圈出来,等会儿我们来交流。
(2)学生交流
预设1:我发现第一个句子中有两个地方运用了顿号。第一处是在“圆明园和绮春园”中间;第二处加在“东、西、南”三个字之间。
预设2:我发现第二个句子中,在“桃子、石榴、苹果”之间运用了顿号。
(3)读句子,思考使用顿号的原因
追问:请你再认真读读句子,想一想:这些地方为什么要运用顿号呢?
(4)学生交流
交流第一句
预设1:老师,我觉得第一个句子中,“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都表示园林的名称,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朗读时不需要长时间停顿,所以要运用顿号,但是绮春园和长春园之间用了“和”字连接,他们之间就不用顿号了。句子中的 “东、西、南”都表示方向,词语之间也是并列关系,朗读时不需要长时间停顿,所以也要运用顿号。
点拨:这位同学说得真好,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时间的停顿就用顿号。
交流第二句
预设2:老师,我觉得第二个句子中,“桃子、石榴、苹果”都表示水果,三个词语是并列关系,所以应该用顿号。
3.进行课内练习
布置任务: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了顿号的用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
(1)出示第三句句子
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2)学生练习
(3)出示正确答案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4)说清加顿号的理由
预设:在这个句子中,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都是指鸡毛,三个词语是并列关系,所以他们之间应该运用顿号。
(5)区分顿号后逗号的使用。
追问:(圈出“各种颜色的毽子”前的逗号)这里为什么要用逗号而不是顿号呢?
预设:因为“各种颜色的毽子”与前面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所以这里不用顿号。
4.进行课外练习
追问:这两句话,你会加标点吗?试一试吧。
(1)出示句子
出示:
1.奇松 怪石 温泉和云海都是黄山独特的景观
2.秋天 各种山果子都熟了 榛子 野枣 山里红 山葡萄 说也说不完
(2)出示正确答案
1.奇松、怪石、温泉和云海都是黄山独特的景观。
2.秋天,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
(3)总结学习
点拨:在这里“奇松、怪石、温泉和云海”都是黄山景观;“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都是山果子。这些词语之间都是并列关系,不需要较长的停顿,所以都要运用顿号。有错的同学,赶紧订正一下吧。
三、书写提示
1.引出内容
(板书:书写提示)
2.观察书写提示,明确要求
质疑: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再读读作品下方的“书写提示”,你们有什么发现?
(1)学生观察
(2)进行交流
预设1:我发现书写古诗的时候,可以横向书写,也可以竖向书写。横向书写古诗的时候,要从左到右写,逐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竖向书写古诗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逐列排开,落款在左下角。
预设2:我发现无论是横向书写,还是竖向书写,每一行诗句都要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3.学生书写练习
(1)出示书上范例
(2)学生书写练习
(3)出示作品点评
① 格式居中对齐
追问: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作品,你觉得他们写得怎么样?
预设:我觉得这两位同学都注意了书写古诗时的行款整齐,例如每一行诗都居中写,能注意上下、左右文字对齐等等。
② 结构笔画细节
追问:读读下面一行的书写提示,你对这两位同学的作品有什么建议了吗?
第一幅作品
预设1:我先来说,我觉得第一幅作品中,“州”这个字“撇、竖、竖”之间的距离不均匀,中间一竖过长。
预设2:我觉得“事”这个字,也有类似的问题,横与横之间距离不匀称,而且第一笔的横,应该是整个字中最长的,可这位同学却把第六笔的横写得最长。
小结第一幅作品:我们还要注意“祭”这个字,右上部分第一笔横撇,横要写得平一些。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单个字的笔画长短,间距的大小,这样结构就匀称了,字也更美观了。
第二幅作品
预设:第二幅作品中“河、海、流、涣”这四个字,都是左边太小,右边太大,结构不匀称,左边三点水的提,过于收缩。
小结第二幅作品:这四个字都是三点水,这个同学虽然注意了结构上的左窄右宽,但笔画形态还要更精准噢。
4.书写提示总结
点拨:总的来看,这两幅字书写流畅,干净。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字结构布局不合理,笔画间距不匀称。同学们,要想把字写得美观,看来还得做到“笔画形态要精准,字形结构要匀称”。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要求
(板书:日积月累)
2.出示词语
3.读正确
4.学生自己读
5.理解词语的含义
追问:那么,这些成语的意思你都理解吗?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帮助自己理解。
6.学生准备
7.学生交流难以理解的成语
预设1:老师,我知道“国泰民安”的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预设2:我知道“政通人和”的意思是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预设3:“人寿年丰”的意思是,人健康,年成好,形容生活安乐美好。
预设4:我理解了“路不拾遗”这个词语,意思是东西掉在地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教师小结方法:嗯,你们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又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本义,还知道了它们的引申义。
预设5:老师,我理解了“太平盛世”,“太平”是指社会平安,安宁;盛世,指兴盛的时代。词语的意思是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
预设6:“内忧外患”中“内忧”在这里指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外患”指的是来自国外的祸害,多指外国的侵略。词语的意思是:国家内部的不安定和来自国外的祸害。
预设7:我来解释“生灵涂炭”,“生灵”指人民;“涂炭”的意思是处于极困苦的境地或使处于极困苦的境地;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预设8:我理解“哀鸿遍野”的意思,“哀鸿”指的是哀鸣的大雁,词语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教师总结方法:这几位同学都是先理解词语中的几个关键字,再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个好方法。看来同学们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8.想象画面,思考描写了什么景象
追问: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词语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两组成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
预设:我觉得第一组成语描绘的是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景象;第二组成语描绘的是人们悲惨的生活景象。
9.有感情地读词语
点拨:第一组成语描绘的是“太平盛世的繁荣”;第二组描绘的是“国破家亡的悲惨”。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记记这两组词语吧。
五、课堂小结
结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体会了顿号的用法;了解了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还积累了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收获真不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以致用。
六、回家作业
选择“书写提示”中的一幅作品,进行临摹。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