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卷(含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正zhēng( ) zhèng( )
吐tǔ ( ) tù( )
似sì ( ) shì( )
2.连一连。
二月 石榴 满枝香
五月 迎春 正上妆
八月 芙蓉 斗冰霜
十月 寒梅 初开放
腊月 桂花 红似火
3.用“ ”画出两个比喻句。“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 。
“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 。
4.除了短文里讲到的,我还知道: 月 花 。
课内阅读。
拍手歌(节选)
你拍五,我拍五,(从 丛)林深处有猛虎。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体)。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5.用“ ”选出括号内正确的字。
6.“大小动物都有家”,请你帮下面的动物朋友找找家。(填序号)
①孔雀 ②锦鸡 ③雁群 ④雄鹰 ⑤猛虎 ⑥黄鹂 ⑦百灵 ⑧熊猫
鸟类:
兽类:
7.仿照儿歌,再写一句。
你拍 ,我拍 , 。
课内阅读。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_________。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__________。
8.把下列两个词语分别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笑盈盈 ②喜洋洋
9.下列句子分别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选一选,填序号。
①冬季 ②秋季
(1)谷像黄金粒粒香。 ( )
(2)新制棉衣暖又轻。 ( )
10.选文有一个比喻句把它抄在下面的横线上,自己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面的漫画,完成练习。
11.请在正确的词语后面打“√”。
①与时俱进( ) 与食俱进( )
②百衣百顺( ) 百依百顺( )
③刻不容缓( ) 咳不容缓( )
12.找出下面宣传标语中的错别字,用“○”圈出来并改正。
①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节约用水,从我作起。 ③请正确佩带口罩
改正: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3.下面哪一项最适合作为防止乱用汉字的宣传语?( )(填序号)
①文明张贴,和谐社会 ②规范使用汉字,传承汉字文化
③花草惹人爱,行人多珍惜 ④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阅读短文。
奇妙的舌头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猫的舌头上有肉刺,所以猫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长颈鹿吃起东西来就方便多了。企鹅的舌头上长着尖尖的倒刺,能困住滑溜溜的鱼虾。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一旦变色龙见到飞虫,它就快速弹出舌头粘住虫子。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啄木鸟能凭借它舌尖长着的刺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蛇的舌头细长分叉,蛇会不停地吐舌头来感觉周围的动静。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4.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
15.圈出描写动物舌头动作的词。
16.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猫的舌头 梳理身上的毛
狗的舌头 卷住嫩枝嫩叶
长颈鹿的舌头 困住鱼虾
企鹅的舌头 粘住虫子
变色龙的舌头 钩住害虫
啄木鸟的舌头 散发热量
蛇的舌头 感觉周围的动静
17.动物的舌头很奇妙,你知道我们人类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吗?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爷爷
齐白石爷爷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他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蚱(zhà)蜢(měng)好像会跳;小鸟好像会眨眼睛;最有趣的是那些虾,身体像是透明的,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似的。
齐白石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八岁就给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画画。后来,他当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画。夏天蚊虫叮咬,冬天两脚冻得发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画到灯油燃尽为止。就这样,他画的画越来越好了。
齐白石爷爷家里种着许多花草,招来许多小昆虫,水缸里还养着鱼和虾,他每天仔细地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满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跃(yuè)时双腿的动作为止。别人劝他把蚱蜢拴(shuān)住,他说拴上绳子蚱蜢不舒服,动作不自然,那就画不准了。
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使齐白石爷爷获得很大成功,他的画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8.短文第( )自然段写了齐白石爷爷仔细观察小动物。
A.一 B.二 C.三 D.四
19.齐白石爷爷画的花鸟鱼虫可以怎样形容?( )
A.画活了。 B.画像了。 C.画真了。 D.画好了。
20.短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齐白石爷爷学习( )
A.专心 B.刻苦 C.细心 D.虚心
21.齐白石爷爷画蚱蜢时为什么不用绳子拴住?( )
A.怕画不活。 B.怕画不准。
C.怕蚱蜢不会跑。 D.怕蚱蜢不舒服。
22.仿照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越……越……”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齐白石爷爷画画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正月 正好 吐气 吐血 相似 似的 2. 3.五月石榴红似火 七月茉莉花如雪 火一样红 雪一样白 4. 四 梨 似雪白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的组词和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词语写出相对应的字音即可。
正:[ zhèng ]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南。~前方。前后对~。这幅画挂得不~。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房。~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反都很光洁。5.正直:~派。公~。方~。心术不~。6.正当:~路。~理。钱的来路不~。7.(色、味)纯正:~红。~黄。颜色不~。味道不~。8.合乎法度;端正:~楷。~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文。~编。~本。~副主任。10.姓。[ zhēng ]正月:新~。
吐:[ tǔ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核儿。~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穗儿。~絮。蚕~丝。3.说出来:谈~。~露。~字。~实情。[ tù ]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东西)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呕~。~血。上~下泻。2.比喻被迫退还侵占的财物。
似:[ sì ]1.像;如同:~是而非。何其相~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属可信。貌~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一天。[ shì ]〔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大雨。飞也~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根据原文的内容“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 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姿百态, 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对文段的内容进行连线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找出关键句。
结合原文的内容可以得出比喻句是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本题中的比喻句有“五月石榴红似火”和“七月茉莉花如雪”。分析句子“石榴红似火”是说石榴花像火一样红;“茉莉花如雪”是说茉莉花像雪一样白。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段的理解,写出自己还知道几月开放的花是什么。注意平时对课外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不要写错别字即可。例如:三月桃花似仙子。
5.丛 休 6. ①②③④⑥⑦ ⑤⑧ 7. 五 五 企鹅冰上来起舞
【解析】5.考查选字填空。
从,跟从。
丛,丛林。故为“ 丛林深处有猛虎”。
休,停止,休息。
体,身体;物体;体育。应为:黄鹂百灵唱不休。
6.考查词语分类。
孔雀、锦鸡、雁群、雄鹰、黄鹂、百灵都是鸟类。
猛虎、熊猫是兽类。
7.考查仿句。
你拍九,我拍九。可爱小鱼水里游。
8.②① 9. ② ① 10.谷像黄金粒粒香。
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挂在天上。
【解析】略
11.①与时俱进(√)
②百依百顺(√)
③刻不容缓(√) 12.清——青 作——做 带——戴 13.②
【解析】略
14.9 15. 16. 17.人类的舌头可以帮助发音、识别味道、搅拌食物、帮助吞咽等,它还是一面反映疾病的镜子,中医常常通过舌苔情况来判断人的身体状况。
【解析】略
18.C 19.A 20.B 21.B 22.弟弟在家越来越听话了。 23.因为齐白石爷爷勤于观察和刻苦练习,所以他画画获得很大成功。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