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5 20:3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卷(含答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  ),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  )了牛的肚子。
1.选词填入括号里。
爬 摔 进 扫 蹦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 )
3.从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青头(  )的品质。
A.只为个人安危着想 B.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4.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很关心红头?用“_______”画出来。
5.朗读画“ ”的句子时,要读出红头的 语气。
阅读理解。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 )火焰啊,简直像一支( )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6.将下列词语填入选段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小小的 B.明亮的 C. 闪亮的
7.仔细品读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说明(  )
A.火柴对于贫穷的小女孩来说实在珍贵,她舍不得抽出火柴来。
B.小女孩实在太冷了,这使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8.根据全文说说为什么“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9.木板现在由( )变成( )。  
A.椅子   B.手推车
10.用“——”画出椅子心理描写的句子。
11.椅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椅子老了?用“﹏﹏”画出。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天黑回窝,我也是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去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都很勤劳,但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吗,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妒忌蜜蜂了。
13.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补全对话。
16.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7.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只想送给你温暖
迈克尔·格林伯格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纽约人。他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富豪,但是很多人都认识他,尤其是穷人。
他有个雅号——“手套伯格”。他是怎么得到这个称呼的呢?他看上去像一个商人,穿着一身西服,手提着公文箱。可这公文箱里装的却不是文件材料,而是很多副手套。
寒冷的冬天里,格林伯格不像其他纽约人那样目视前方匆匆赶路。他会边走边四处张望,如果看到有人没戴手套,他就会走上前送这个人一副,然后继续前行,寻找更多“冰冷的手”。他似乎不善言谈,送人手套时,也没有太多的话语。
年复一年,每个冬天里,格林伯格都不厌其烦地演绎着同样的手套故事。而在一年之中的其他季节,他则忙着买手套。
现在,很多纽约人都理解了他的善举,纷纷赠送手套给他。大家想让他转赠温暖。
格林伯格坚持送人手套已经有21年了。当年他刚开始送人手套时,还是一个腼腆的小伙子,如今两鬓已有白发。当年,他送人手套时,老人会说:“谢谢你,小伙子。”如今他送人手套时,会拍着人家的肩膀说:“小伙子,其实冬天不是很冷。”
格林伯格的行为不是偶然的。他的家族世代相传一个理念——帮助他人会使大家都感到快乐。他说,一副手套虽然并不贵重,但它会使你感受到冬天里流淌着温暖的力量。
18.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他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富豪,但是很多人都认识他,尤其是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格林伯格为什么有“手套伯格”的雅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年复一年,每个冬天里,格林伯格都不厌其烦地演绎着同样的手套故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格林伯格在给大家讲有关手套的故事。
B.格林伯格用手套为大家演出。
C.格林伯格每年冬天都在给人送手套。
21.“帮助他人会使大家都感到快乐。”这句话和下面哪句话表达的意思一致?(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勿以善小而不为
C.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D.朋友笃诚信
22.你认为伯格送出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伯格的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具有伯格这样品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24.“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这句话中 和 能够表现出三个学生动作干脆利落; 和 说明实验的结果。
25.阅读这篇文章之后,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
ɑ.这次“逃生”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女孩能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想到别人以及三个学生的密切配合。( )
b.在读“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一句时只读出高兴的语气就可以。( )
c.教育家做这次实验的目的 是想考查学生们的思想品质。( )
26.这个实验所需要的用具有 。“瓶子”代表的是 ,“小铅锤”代表的是 。
27.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停顿 B.断断续续 C.延长
28.从女孩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三个小铅锤能够一一提出来的原因是( )。
①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格②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③两个同伴听从安排,有序“撤离”
参考答案:
1.蹦 扫 摔 爬 进 2.大吃一惊 3.B 4.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5.害怕、伤心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蹦到牛身上,尾巴轻轻一扫,摔到地上,一骨碌爬起来,一起进了牛的肚子。书写时注意“蹦、摔、爬”笔画的正确书写。
2.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可知词语是“大吃一惊”,在文中指青头眼看红头遇到危险感到吃惊,大吃一惊本意:惊诧万分、大惊失色。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文中“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青头的行动和语言可以看出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青头大吃一惊”和“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两句中大吃一惊和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还大声喊让红头怎么保护自己的话可知,青头很关心红头。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从马上和死掉可以红头此时很害怕、伤心的心理,朗读时要读出红头害怕、伤心的语气。
6.BA 7.B 8.因为这道火光给小女孩带来了温暖,使她感到自己好像坐在大火炉前面。
【解析】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题干中的三个选项“小小的”、“明亮的”、“闪亮的”都是形容词。
A.“小小的”一般用来形容物体体积和规模的大小。文段中需与“蜡烛”搭配,且前面有数量词“一支”,因此应该填入“小小的”。
B.“明亮的”一般用来形容物体发光发亮,光线充足,常常与“火焰”进行搭配。
C.“闪亮的”常用来形容物体一闪一闪地发亮、闪烁,重点突出“闪”字。文段中用来形容“火焰”,而“火焰”是发光发亮的,并不会闪烁,因此应该与“明亮的”进行搭配。
故选BA。
7.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画线句子的前部分写到小女孩的手几乎被冻僵了,即便是一根火柴的微不足道的温度,对她而言也是有好处的。画线句子的后半部分则写到小女孩终于忍不住抽出并点燃了一个火柴。结合整个文段的内容,我们知道小女孩最后是抽出了火柴的,而A选项说小女孩舍不得抽出火柴,是错误的。B选项正确。所以答案是B。
8.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通过阅读文段我们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实在是太冷了,她的手都被冻僵了,但是除了火柴,她再也没有其它的取暖工具。在冷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小女孩终于点燃了一根火柴。对小女孩而言,这个火柴发出的火光在寒冷的冬天给自己带来了唯一的温暖,透过这道光,小女孩感到自己好像坐在了大火炉前面。因此对小女孩来说,这是一道奇异的光。
9. B A 10.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11.能躺下 12.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
【解析】9.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可知,木板现在由手推车变成椅子。
10.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结合文章“椅子想”这个提示语可知,“我真是老了”“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是描写椅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可知,椅子最大的愿望是能躺下。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文中从“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可以体会到椅子老了。
13. 人们都赞美蜜蜂 自己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人们只赞美蜜蜂不赞美自己 14.夸奖 称赞 赞美 15.自己 大家 16.蜜蜂和蚂蚁 17.要多想着为他人做好事,不要只想自己。
【解析】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略
18.示例:他既不聪明也不帅气,但是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很真诚。 19.他每年冬天都送手套给他人,他的公文箱里装着很多副手套。 20.C 21.C 22.爱心、温暖。 23.示例:我想到了雷锋,他无论是外出还是在连队里,都在帮助他人。
【解析】18.略
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略
24. 刚 就 顺利 出来 25. √ × √ 26. 瓶子、小铅锤、绳子 水井 自己 27.A 28.女孩处事果断的性格和先人后己的品质。 29.①②③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