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跟踪基础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16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新课标要求完成的八个基础学生实验之一,下面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步骤(五个):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 ④向广口瓶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5、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拟定如图所示的净化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I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
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
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净物
6、为了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是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Cu(Fe) 加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B.CO2(CO) 点燃
C.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H2O(H2O2) 加二氧化锰后过滤
7、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
A.把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
B.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看集气瓶口有无白雾生成
8、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易溶于水 B 氧气有可燃性
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 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大
9、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CO2的验满 D.CO2的检验
10、下列关于水体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水
B.蒸馏法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
C.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用化学方法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1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完全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2、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
A.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3、下列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 蜡烛 B 红磷 C 硫 D 木炭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于灭火 B.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用于制碳酸饮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5、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C.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
17、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 色液体或固化成 固体。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图中所给装置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
(4)实验室里通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如果用F装置收集氯气(相对分子质量为71),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9、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此装置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点)。
20、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
21、下面提供部分仪器或材料,你能选择必要的仪器组成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吗?
你选择什么仪器或材料组成整套实验装置?我选择 (填写仪器的字母代号即可)。你还能设计多少套实验装置?请一一填出 。
2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 反应。氧气的主要用途是 , 。
三、实验题。
23、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快速放入集气瓶中;
(2)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
2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或______。
(3)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让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置于桌面
A.bac B.abc C.acb
(4)选用 B 装置来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二氧化锰,可将残留物经过滤、洗涤、干燥。过滤操作时, 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 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甲: A→B→C 乙: A→B→D
(5)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若滤液仍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
A.滤纸破了
B.漏斗中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6)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后,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 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说明:
Ⅰ、装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Ⅱ、装置Ⅲ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 4 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①实验时,打开 K1,关闭 K2,可用来制备 CO2。【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检验Ⅱ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
②实验时,关闭 K1,打开 K2,可用于探究 CO2的性质。该实验说明CO2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 。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跟踪基础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16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B.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6%的双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刻收集
【答案】A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答案】B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答案】C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新课标要求完成的八个基础学生实验之一,下面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步骤(五个):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 ④向广口瓶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答案】B
5、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拟定如图所示的净化流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I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明矾
B.Y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高铁酸钾消毒杀菌发生了化学变化
D.得到的净化水是纯净物
【答案】D
6、为了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括号内的是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Cu(Fe) 加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B.CO2(CO) 点燃
C.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H2O(H2O2) 加二氧化锰后过滤
【答案】B
7、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
A.把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
B.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看集气瓶口有无白雾生成
【答案】B。
8、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易溶于水 B 氧气有可燃性
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 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大
【答案】C
9、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CO2的验满 D.CO2的检验
【答案】D
10、下列关于水体净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自来水进行充分的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水
B.蒸馏法是物理变化过程,是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而进行分离
C.沉淀法、过滤法等净化方法都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常需用化学方法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答案】D
1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完全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种类为(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A
12、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
A.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答案】B。
13、下列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 蜡烛 B 红磷 C 硫 D 木炭
【答案】B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于灭火 B.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用于制碳酸饮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D
15、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降低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答案】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C.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答案】B
二、填空题。
17、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 色液体或固化成 固体。
【答案】无 无 大 不易 淡蓝 淡蓝色雪花状
18、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相对分子质量为17),请根据图中所给装置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
(4)实验室里通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如果用F装置收集氯气(相对分子质量为71),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答案】(1)长颈漏斗
(2)B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AE (4)b
19、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问:
(1)此装置还缺少一种仪器,该仪器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
(2)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速度太慢,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3)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点)。
【答案】(1)玻璃棒 引流
(2)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20、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
(2)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D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
【答案】试管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AC或AE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1、下面提供部分仪器或材料,你能选择必要的仪器组成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吗?
你选择什么仪器或材料组成整套实验装置?我选择 (填写仪器的字母代号即可)。你还能设计多少套实验装置?请一一填出 。
【答案】i,c,j,h,d,l,e;
(g,b,h,d,l,e)或(ibahdle)或(ichdkfel)等。
2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会与氧气发生 反应。氧气的主要用途是 , 。
【答案】比较 氧化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三、实验题。
23、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____部分迅速烧红,快速放入集气瓶中;
(2)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
【答案】外焰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或______。
(3)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让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置于桌面
A.bac B.abc C.acb
(4)选用 B 装置来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二氧化锰,可将残留物经过滤、洗涤、干燥。过滤操作时, 需将圆形滤纸折叠。下列滤纸折叠过程图示中, 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甲: A→B→C 乙: A→B→D
(5)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若滤液仍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
A.滤纸破了
B.漏斗中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6)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后,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实验。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 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说明:
Ⅰ、装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Ⅱ、装置Ⅲ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 4 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①实验时,打开 K1,关闭 K2,可用来制备 CO2。【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检验Ⅱ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
②实验时,关闭 K1,打开 K2,可用于探究 CO2的性质。该实验说明CO2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 。
【答案】(1)酒精灯 (2) A F (3)A
(4) 过氧化氢水+氧气 甲 (5) 引流 ABC
(6) 【】
a处出来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湿润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纸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