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公输(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公输(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29 14:1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公输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宣传“非攻”“兼爱”等主张,反对儒家的“天命”“爱有差等”之说,反映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其学说与儒家对立,在战国时影响很大。文章逻辑性强,语言质朴,富有说服力。一词多义 子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说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 (shuō)之 先生您高兴解说词语归类见 胡不见我于王
子墨子见王
于是见公输盘 虽 虽然
虽杀臣 引见。召见。虽然如此。即使。拜见。虚词 为替。
表疑问语气。
制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夫子何命焉为?吾从北方闻子为梯。之 助词,的。
代词,这件事。
提宾的标志,不译。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以 用。
认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请说之宋何罪之有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将以攻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
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
公输盘。 ①、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②、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③、楚国攻打宋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墨子的行动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理解课文1---8段 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3、墨子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宋的不仁,因为宋本无罪。得出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4、“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5、“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6、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墨子没有善罢甘休。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来。从此处我们可以感觉到墨子的勇敢和果决。 7、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理屈,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激将——“请献十金”;
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 1、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理解课文9----16段2、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3、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1、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九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理解课文17----22段2、“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3、“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4、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5、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6、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宋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宋的目的。7、墨子止楚攻宋,除了靠锋利巧妙的言辞外,他的坚强后盾是什么?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总 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宋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 写作特点(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 (3)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