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标版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同步教学课件资料(共八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同步教学课件资料(共八个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1-30 07:29:07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们怎样描述汽车的运动呢?科学家是如何描述飞船的运动的呢?我们需要首先引入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研究物体的运动。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明确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重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3.知道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一、物体和质点要描述鸽子身上各点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件不容易的事,困难在哪里?
如果只研究鸽子从家里到目的地飞行的快慢,需要知道鸽子身上各部分的运动吗?
结论:如果仅仅研究鸽子整个飞行过程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忽略鸽子的形状和大小而把鸽子看成只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研究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等问题时,能否把飞机看成有质量的点?【问题思考】研究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时,能忽略火车的形状和大小吗?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有质量的点吗?研究地球自转时,能不考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吗?1.质点的概念: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其特点是无大小、无形状、无体积、有质量。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忽略了次要因素。是不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
结论:物体本身的尺寸大小不是能否看作质点的标准,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
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
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小组讨论】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D.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看成质点CD【例题】思考: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不同点: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表示,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个相对的物理概念;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位置,而且应该绝对得小。二、参考系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投出炸弹,飞机上的观察者和地面上的人所看到的炸弹的运动情况一样吗?为什么?【问题思考】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考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选取: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以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3.理解:同一物体,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注意:以后凡是说到运动,都应该首先选取参考系,常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汽车沿直线运动,怎样定量地描述它的位置变化呢?
可以利用我们已有的数学知识,建立直线坐标系。
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坐标系1.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
一维坐标表示:x如果物体(如滑冰运动员)在平面上运动,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空间里运动呢?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
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维坐标表示(x,y)描述立体空间内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
三维坐标表示(x,y,z) 参考系:坐标系质点定义:看作质点的条件:意义: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参考的另外的物体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的结构时,因为细胞很小所以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因为地球很大所以不能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需要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
D.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C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个物体是怎么
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
观察结果CD3.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B.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AC4.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关于参考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选取的参考系必须是一样的
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做参考系,其运动
的描述都是一样的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定是以地面
为参考系
D.选择地面或者选择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研究
结果将不同 A不要被不重要的人或事过多打扰,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课件26张PPT。2、时间和位移上一页下一页目 录退 出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三句话中的时间分别是什么含义 1、 我国运动员王军霞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女子5000M的奥运会记录,为我国田径夺得了一枚可贵的金牌,时间为14分59.88秒。
2、 “滴、滴、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8点整。”
3、各位旅客请注意,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196次列车的开车时间为18点26分,请各位旅客自觉排队等候检票。一、时刻和时间间隔(时间)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时刻和时间间隔(时间)1、时刻和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新昌中学作息时间表
2013年9月1号起执行项目 起讫时间 历时
起床 6:00 10
早餐 6:15----6:45 30
早自修 6:45----7:15 30
大课间 7:15----7:35 20
第一节 7:55----8:35 40
第二节 8:45----9:25 40
第三节 9:35----10:15 40
……与神舟五号有关的几个时间:2003.10.15 09:0010.15 18:40 10.16 06:239小时40分50秒11小时42分10秒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时间间隔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课堂训练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日19时开播
B.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世界锦标赛跨栏决赛中,用12秒88夺得了冠
C. 第3秒内
D. 从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 Z1次列车,于19时28分从北京开出AD跟踪训练1
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ACD 北京 → 重庆
(1)飞机
(2)火车
(3)先火车,再乘船⑴ 不同点? ⑵共同点? 轨迹不相同,
位置变化相同问题1问题2④①②③AB 沿①②③④四条不同路径到达B点路程是否相同,位置变化是否相同? 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结论:路程与物体运动轨迹有关,而位置的变化仅与物体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二、位移和路程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用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AB表示 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三、矢量和标量标量:
在物理学中,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如质量、温度矢量:
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如位移、速度 一物体向正南前进了6米,马上向正北前进8米,问物体经过的路程和位移为多少?位移和路程在什么情况下大小相同?结论:物体沿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
物体沿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一物体向南运动了10米,另一物体向北10米,请问他们的位移一样吗?应该如何把他们区分开来?用方向把他们区分出来一物体从A运动到C,它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CBAxR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矢量的加法不同于标量的加法课堂训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
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C 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最大路程是 。RABC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2m,
XB=3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ΔxABΔx= XB- XA=2m-(-3)m=5m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2时刻处于“位置” 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Δx= x2 -x1ΔxX1X2 Δx=x末-x初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练习:
有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已知各时刻质点位置如图X/m-7-6-5-4-3-2-1012345t=3st=1st=2st=4st=0st=5sL3≥17mS3=-1mS3=-1mSⅢ=3m42S4=-7mSⅡ=-9m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2、时间间隔简称时间,在数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物理量,可以用从初位置到终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大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课堂小结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1、用坐标表示位置
2、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 课件12张PPT。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学习目标:1. 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 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3. 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学习重点: 速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 速度和速率。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二、速度和速率:
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v=s/t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4.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cm/s
5.标矢性:矢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速率
1.定义:速度的大小。
2.跟速度的区别: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
汽车速度计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向,它的读数实际是汽车的速率。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说到的“速度”有时是指速率。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①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S)内的平均快慢与运动方向(运动速度)。
②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
③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同位移或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所以平均速度只有指明了是哪段位移,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④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的速度。
平均速率:v=s/t (s是指路程) 2 .瞬时速度:
①描述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简称速度。
公式表示为 v=ds/dt
②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在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瞬时速率。
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且与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速度越大。斜率为正,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速度方向与所选正方向相反。
④在以后的叙述中,“速度”一词有时是指平均速度,有时指瞬时速度,要根据上下文判断。问题:
1.同一物体的同一段运动的平均速率的大小一定等 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吗?
2.同一物体的同一段运动的瞬时速率的大小一定等于瞬时速度的大小吗?
【例一】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B.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汽车以速度v1 经过某路标,子弹以速度v2 从枪筒射出,两速度均为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例二】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位移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 m/s, ______ m/s, ______ m/s, 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它们的平均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 量。 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 线运动。
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对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如下几种叙述:( )
A.物体在第1s内的速度是3 m/s。
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3 m/s。
C.物体在通过其路径上某一点的速度为3 m/s 。
D.物体在通过一段位移s时的速度为3 m/s
4.已知直线AC的中点为B点,物体沿AC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m/s,那么它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  )
A.4.8 m/s B.5.0 m/s C.5.2 m/s D. m/s5.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5分,随即改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10分,最后在5分钟又前进1000米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分钟及整个30分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最后通过2000米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6.一个朝某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紧接着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先以4 m/s运动10s,又以6 m/s运动了12m,全程平均速度是?
8.物体做直线运动
①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 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 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
②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 的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 的匀速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9.一列长50 m的队伍,其前进速度是2.5 m/s,经过一座全长100 m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10.一列队伍长L= 120米,行进速度v = 4.8千米/小时,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赶到队伍排头,其速度 v’= 3米/秒,然后又立即用跟队伍行进速度相同大小的速度返回排尾。求:
⑴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重回到排尾共用多少时间?
⑵通讯员归队处跟离队处相距多少?课件19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 、两种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
(1)原理
(2)构造
(3)工作电压:6V以下直流? 交流?2、电火花计时器
(1)构造:
(2)原理:
脉冲电流经 放电针、 墨粉纸盘放电
(3)工作电压:220V尖端放电3、打点计时器的作用
(1)测时间
(电源频率50Hz,每隔___秒打一个点)
(2)测位移
(3)研究纸带 → 研究物体运动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操作步骤
(1)固定计时器
(2)穿纸带
(3)启动电源,拉纸带,随后立即关电源探究纸带的处理 ——1.测平均速度
疏密与速度的关系(1)需测量的量:
(2)关系式:
?初识制表看书并回答:
? 哪几个时刻?如何确定?为何这样定?
? 如何设计表格?
?头脑风暴2.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原则:准确性 可行性三 、测瞬时速度1、测量原理
2、测量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看书并回答:
? 哪几个时刻?如何确定?为何这样定?
? 如何设计表格?思考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只能测量单向直线运动的常规物理
? 体会展示细节,有助于更好的研究过程?频闪照相? 时间特点:_____
位移特点:_____
? 可以怎样研究运动?四 、用图像表示速度1、图像特点:直观
2、常用作图法
(1)描点作图
(2)据函数关系式作图
3、作图步骤
(1)建系 (2)描点 (3)作图少了什么?四 、用图像表示速度1、图像特点:直观
2、常用作图法
(1)描点作图
(2)据函数关系式作图
3、作图步骤
(1)建系 (2)描点 (3)作图
4、速度-时间图像(v-t graph)手是如何运动的?(四)实例探究 [例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 )
A.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
C.电源频率不稳 D.打点针压得过紧
解析:A.接在直流电源上不会打点。A错。
B.打点与电压是否稳定无关,点痕重轻与电压有关。B错。
C.频率不同打的点仍为圆点。故C错。
D.打点针压得过紧。针和纸接触时间长,打出一些短线。D正确。
答案:D 0 1 2 3 4 5 6 7 80.6
0.5
0.4
0.3
0.2
0.1
t/10-1sv/(m·s-1)四:用图象表示速度课件39张PPT。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1课时 基本概念及定义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问题讨论1: 2003年12月11日“F1之王”大舒马赫驾驶着法拉利F2003-GA赛车,在意大利格罗塞托空军基地的飞机场跑道上与著名战斗机“飓风2000”上演了一场真正的“巅峰对决”。
他们分别进行了600米、900米和1200米的3次比试,法拉利只赢了一次,你猜是哪一次?P.K.法拉利
F2003“飓风2000”
战斗机369公里/时,重0.6吨2450公里/时,重21吨问题讨论:? 为何短距离比赛,赛车会赢?
与“战斗机的速度快”矛盾 ?
? 开始两者做什么运动?
? 速度如何变化?
? 变化情况相同吗?变速运动问题讨论: 描述变速运动,比较变速运动,需要哪些物理量?位移、时间、初速度、末速度、平均速度、速度的变化、¨¨¨够了吗?必须引入新的物理量!
描述什么?如何定义?汽车的启动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0-100km/h 加速时间4.0s0-90km/h 加速时间4.0s0-100km/h 加速时间3.6s0-200km/h 加速时间7.0s 汽车的刹车距离也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项指标;问题讨论:你会选择那一辆赛车?思考与讨论3:问题1: 速度大,速度变化量(Δv)一定大吗?速度变化一定快吗?问题2: 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一定快吗?问题讨论4:一、加速度1、定义: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
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3、定义式:
4、单位及读法:米每二次方秒1、汽车作直线运动,5s内由5m/s增加到15m/s计算速度变化量__规定物体运动方向为正方向2、火车作直线运动,100s内由30m/s减到10m/s3、小球以5m/s的速度垂直撞上竖直墙壁,被以3m/s沿相反方向弹回10m/s-20m/s-8m/s问题与讨论:(1)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2)加速度只能针对加速运动而言?
对减速运动适合吗?
(3)如何表示减速运动呢?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关系1、审视速度的变化 △v
(1)表达式 △v = v2-v1若v2>v1,则△v ____0,
物体做_______运动;
若v2 物体做_______运动。>加速<减速二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关系1、审视速度的变化 △v
(1)表达式 △v = v2-v1
(2)作图法寻找 △vv1v2v1v2体会: △v 也有方向,
正负号的含义二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关系1、审视速度的变化 △v
(1)表达式 △v = v2-v1
(2)作图法寻找 △v
(3)再看加速度 (a = △v/ △t )
① 加速运动,a ___ 0
② 减速运动,a ___ 0><二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关系2、加速度是____量
① 加速运动,a的方向____________
② 减速运动,a的方向____________
3、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4、匀变速运动:_____不变的运动矢与速度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问题讨论: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不能由速度方向确定,要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CD例2.如图所示,求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碰撞时间为0.01s)正方向2.将速度表示出来3. 速度的变化量
Δv= v2-v1 =(-3m/s)-3m/s=-6m/s,v1 =3m/s,v2=-3m/s,解:1.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表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4.加速度“—”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注意】
1、在运算中必须规定正方向,通常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与正方向同向的物理量取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取为负。
2、速度变化量Δv=v-v0的运算一定是末速v减去初速v。。
3、要注意分析加速度的方向及计算结果中的正、负符号的物理意义。例3、 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 度为500g(g=10m/s2)这一数值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两辆摩托车以36Km/h的速度相撞,碰撞时间为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分析:用时速度0解: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大小已达到死亡加速度,故驾驶员有生命危险1、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从25m/s减为零,这个过程也是匀变速的,求这个过程中的加速度。 课堂练习解:设初速度为正方向则:V0=25m/s V=0m/s t=2S
根据:
=(0m/s-25m/s )/2S=-12.5m/s2
答:这个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2.5/s2,方向与V。相反。科学漫步1:比较下表回答问题 2. 谁的钱花的多?3. 谁的钱花的快?1. 谁的钱多?
∴ 乙的钱花的多4.如果甲的时间改为2个月,这时谁的钱花的快?
甲每个月花的钱
所以甲的钱花的快。乙每个月花的钱解:甲花的钱⊿m=10000-7000=3000元乙花的钱⊿m=5000-0=5000元
答:时间相同,
乙的钱花的多,
∴乙的钱花的快。
分析讨论1:比较下表回答问题 2. 谁的钱花的多?3. 谁的钱花的快?1. 谁的钱多? 答:甲
∴ 乙的钱花的多4.如果甲的时间改为2个月,这时谁的钱花的快?
甲每个月花的钱
所以甲的钱花的快。乙每个月花的钱解:甲花的钱⊿m=10000-7000=3000元乙花的钱⊿m=5000-0=5000元
答:时间相同,
乙的钱花的多,
∴乙的钱花的快。
2:比较下表回答问题 1.谁高? 2.谁的身高增加的多? 3.谁的身高增加的快?答:大李

小明每年身高的增加量我没你高,但我比你长的快解:大李身高的增加量⊿h=175-160=15cm 小明身高的增加量⊿h=65-50=15cm
∴二人身高增加的一样多解:二人身高增加的一样多,
但小明用的时间少,
∴小明的身高增加的快。
或:大李每年身高的增加量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2课时 图象及平均、瞬时加速度问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问题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问题讨论7:1、有可能出现速度大,加速度小的情况吗?
2、有可能出现速度变化量小,而加速度大的情况吗?
3、有可能出现速度与加速度相反的情况吗?
4、有可能出现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的情况吗?
5、有可能出现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小的情况吗?AD问题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的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问题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BCC一、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1、加速度表示物体的 快慢,
2、速度表示物体的 快慢;
3、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 相同(填一定、不一定);
4、速度大,加速度 大(填一定、不一定),
5、加速度大,速度 大(填一定、不一定);
6、加速度增大,速度 增大(填一定、不一定),
7、加速度减小,速度 减小(填一定、不一定)。二、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1、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 ___________相同(填一定、不一定);
2、△V大,加速度a 大(填一定、不一定)。
问题讨论:有一质点从静止开始运动,第1s内的加速度为8m/s2、第2s内的加速度6m/s2、第3s内的加速度4m/s2……,依次类推,直到第6s末,求这6s内各秒末的速度大小;各秒内速度的变化量。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上例中,1.5s时的加速度和最初2s内的平均加速度各是多少?
2、 瞬时加速度(简称加速度)和平均加速度哪个能更精确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3、你能给出平均加速度的定义吗?并写出表达式。
4、怎样从平均加速度得到瞬时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平均加速度。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时间t2→t1,即△t→0,由上式算出的就是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也即图线在时刻的切线的斜率。四、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t/s思考:A、B两物体哪个的加速度大?0.5m/s20.2m/s2 V-t图像的斜率(陡,缓)就是加速度四、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a、b是两个运动物体的v-t图像,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为什么?四 、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 1、从v-t图的_______________看加速度
2、由图像计算加速度倾斜程度-斜率问题讨论:减速运动的v-t图像应该怎样画?四、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如图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哪个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甲、乙的加速度方向与各自的速度方向相同吗?1、前2秒内的加速度2、2s—4s的加速度3、4s—6s的加速度例:请根据图象求下列问题解:
1、α=(4-1)/2 m/s2 =1.5 m/s2
2、匀速直线运动: α=0
3、α=(0-4)/(6-4) m/s2
=-2m/s2
四、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若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速度图象如图1.5-5所示,则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如何变?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吗?四、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1.5-6,则它的加速度如何变化?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吗?求物体在第2秒内的平均加速度。会求出物体在第2秒末的加速度吗?四、从速度时间图象看加速度 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一致吗?若已知v1=1.5m/s、v2=1.2m/s,△t=0.2s,求t=1s时的加速度。 课堂小结:速度的改变量速度加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表示速度的变化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vΔv=v-v01、定义: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2、公式: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加速度是恒定的课件64张PPT。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的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它 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力学: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_________ 规律的分支.二、物体和质点
1.实际物体:都有一定的_____和形状,并 物体上各部分的______情况一般情况下并不 相同.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______的点.
3.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如果忽略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等因素,不 影响问题的研究时,就可以把物体看做是质 点.
【特别提醒】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
型,实际中并不存在.三、参考系
1.运动与静止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即运动是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的,但 我们在研究具体物体的运动时,可以说运 动是______的.2.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 考、假定为______的其他物体.
(2)意义:观察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 位置是否随______变化以及如何变化四、坐标系
1.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______及位置 的______.
2.方法: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选取 某一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轴,坐标轴的 方向表示规定的________,坐标轴上的数 值表示物体的位置.3.全球定位系统
它是由若干个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和地面 接收装置组成的,能够很精确的确定物体的 位置的系统,通常简称_____.GPS一、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形状、体积,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的区别.
2.质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高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3.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为次要因素.例如,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
4.在中学物理中所研究的物体,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把它们当做质点.因此,在物理习题中,对于“物体”和“质点”两个词一般不加区分.【特别提醒】 (1)物体的大小并不是判断物体能否看做质点的根据.
(2)对同一物体,能否将其看做质点要视研究的问题而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成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成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张怡宁打出的乒乓球时,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解析: 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由于地球直径
(约1.3×107 m)比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1011 m)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忽略地球的自转);当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就不能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当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当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情况时,因为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所以可以把原子核看成质点;但若研究有关原子核结构的问题时,就不能把原子核看成质点,选项A错;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因电线杆的粗细比火车的长度小得多,故电线杆可看成质点,而火车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奥运冠军张怡宁打出的乒乓球虽小,但飞旋多变,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尽管车轮在转动,但我们研究的是汽车的速度,对整个车的运动来讲,车轮的转动不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可将车看成质点,D正确.
答案: D二、对参考系的进一步理解
1.“参考系”的四性
(1)标准性:用来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2)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洁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3)统一性:比较物体的运动时,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4)差异性: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考系,乘客是运动的,但如果以车为参考系,则乘客是静止的.2.选取参考系的原则
(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取火车作为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当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根据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解析: 正确分析“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树木相对地面本是静止的,由此判断乙车(相对地面)一定是向东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则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速度一定是相同的.
答案: D三、建立坐标系的意义及方法
1.意义
(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物体的位置可认为是质点在某时刻所在空间的一点.2.方法
(1)直线坐标系: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即做一维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标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2)二维坐标系:当物体在某一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即做二维运动时,需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确定它的位置,即二维坐标(平面坐标).
(3)三维坐标系:当物体在空间内运动时,需采用三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即三维坐标(空间坐标).3.原则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确定物体的位置方便、简洁.
【特别提醒】 (1)建立何种坐标系要针对物体是在直线上、平面内、还是空间中运动而定.
(2)建立坐标系应明确坐标原点、正方向及单位长度,标明坐标单位.如下图所示,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如要描述空中飞机的位置,又应怎样建立坐标系?
解析:可以以冰场中央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描述运动员的位置了.例如,某时刻运动员的坐标为(4 m,-6 m),说明他在冰场中央东侧4 m、偏南6 m的地方,如右图所示.如果要确定飞机的位置,则需要确定一点(如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说一说〕
对于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例如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它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点拨: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场中滑行的轨迹是无规则的曲线,而且经常做一些有难度的跳跃、旋转动作,因此要准确地描述它们的位置,应建立三维的空间立体坐标系.下图中,你认为哪些对象可以看做质点?
解析: (1)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时,尽管地球直径约为1.3×104 km,而且本身也在自转,但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8 km,是地球直径的104倍,因而就地球相对太阳公转来说,地球的大小和自转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地球视为一个质点.(2)自行车运动员的成绩决定于他的骑车速度,我们关注的是他到达终点的名次,不关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故可以把自行车运动员看成一个质点.
(3)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的变化、昼夜的变化是不同的,这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不能被忽略的,所以地球在此研究问题中不能看成一个质点.
答案: 甲、乙可以看成质点 丙不可以看成质点【反思总结】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例如在研究某宝塔的位置时,可以把塔看成质点;但研究塔的结构时,就不能把塔看成质点.【跟踪发散】 1-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
B.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
C.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牵引力的来源时
D.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解析: 木箱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否翻转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木箱是不能看做质点的.当研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的平动的时候,木箱各点的运动情况是一致的,这时可以把木箱看做质点.汽车牵引力的来源与后轮的转动有关,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不能把后轮看做质点.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它看做质点.故正确选项为B、D.
答案: BD如右图所示,甲、乙、丙3人各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解析: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则甲相对楼房是向下运动的,以地面为参考系,甲是向下运动的.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甲向下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乙是向下运动的,而且速度比甲大.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则丙的情况稍微复杂些,以地面为参考系可能是向下运动,但速度比甲和乙都要小,也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向上运动的.
答案: ABC【反思总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题意确定参考系,并假定参考系是不动的.
(3)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考系有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易错警示】 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选定参考系后,某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该物体就是运动的;某物体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跟踪发散】 2-1:下图中站在公路旁边的人,看到汽车向前运动,那么他可能以什么为参考系(  )A.自己  
B.与汽车同向,同速度运动的汽车
C.地面
D.与汽车同向,但运动速度更大的汽车
解析: 选取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再进行分析比较.
答案: AC
运动员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蹦床弹到距地面5 m高处,蹦床离地面1 m,坐标原点定在蹦床处,向上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开始下落点、地面、弹到的最高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 m,0.5 m B.3 m,-1 m,4 m
C.0,4 m,-1 m D.4 m,-1 m,5 m解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准确描述某物体的位置,必须找准其横坐标与纵坐标.
答案: A(2 m,3 m),坐标值的含义为A点在坐标原点东2 m、偏北3 m 处.1.在下列各运动物体中,可当做“质点”的有(  )
A.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
B.确定远洋航行中的巨轮的位置
C.研究运行中的人造卫星的公转轨迹
D.比较转动着的砂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解析: 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肢体动作的优美程度,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A错;研究砂轮的转动时,其大小形状也不能忽略,故D错;远洋航行的巨轮及运行中的卫星,研究其运动轨迹时,大小、形状均可忽略,故B、C正确.
答案: BC2.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解析: “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人或船为参考系,人看到远处的山向人靠近;“是船行”是以山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而船是运动的.
答案: A3.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考系
B.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C.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无论选哪个物体作参考系,其运动轨迹不可能是直线解析: 因为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所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物体作参考系,故选项C正确.对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只要能清楚而又简单地描述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就行,因此,选项A错误.对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其运动情况的描述一般不同,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D也是错误的,例如:从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丢下的炸弹,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它作的是抛物线运动,而在飞机上观察,则是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本题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4.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的通信,人类发射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距地面大约36 000 km的高空,则(  )
A.以地面为参考系同步卫星静止
B.以太阳为参考系同步卫星静止
C.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
D.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A正确,D错误;若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则是运动的,B错误;C选项没有选定参考系,不能确定其运动情况.
答案: A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解析: 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关.选项A中,地球可以看成一个质点,因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与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无关;选项B中,地球不能视为质点,因为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不同地区季节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不同的,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质点,在一点上怎么能区分不同地区呢?选项C中,很显然硬币的形状与研究的问题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中,溜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当做质点.
答案: A答案: -70 0 30 70 向东 -30 向西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