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2 22:4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
目录
诗文赏析
1
3
2
知人论世
品读诗词
C O N T E N T S
01
知人论世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生卒:1084.3.13-1155.5.12
享年:72岁
朝代:北宋→南宋
字号:号易安居士
别名:李易安
出生地:齐州章丘
家庭情况
父亲:李恪非(苏东坡门生)
母亲:王氏(王玮长女)
亲戚:蔡京(表姐夫)、秦桧(表妹
夫)、张择端(赵明诚表弟)
胞弟:李远
配偶:赵明诚、张汝舟
子女:无子女
张耒:玉环 妖血 无人扫
李清照: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南渡 内容 情感 代表作
前 少女、少妇 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 《如梦令》《醉花阴》 《一剪梅》
后 思夫 思乡 思国 浓愁哀愁 《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
词风不同:
南渡前:清丽柔媚 南渡后:凄婉哀怨
作品背景
公元1127年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北宋灭亡
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明诚家书册十余屋因兵变被焚,家破国亡
藏书被焚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明诚病逝
金兵入侵浙江清照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丈夫去世孀居,境况极为凄凉
颠沛流离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
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02
品读诗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哪一句最能表达词人的情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qiáo cuì

03
诗文鉴赏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感 受
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
环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凉惨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怎样入愁?
①叠词、有节奏感、层层递进
②奠定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直接入愁
直接抒情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什么都没找到,更显孤苦无依、若有所失。
这时环顾四周更觉肃杀、凄清,只有她自己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身影,从而产生凄然寡欢、惨然不乐的情感。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大弦嘈嘈如急雨
(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突出特征,强调作用;
2、摹声摹色,拟声叠音,身临其境;
3、增强语言节奏感、音乐美;
4、表达情感,更加细腻深刻。
叠词的作用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
实际上指生活的变故,人生的起伏令人悲欢难测,忧喜不定。
★: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愁”?
间接入愁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昏
全词景景含愁,字字写愁,通过系列的经典意象抒发了深沉、复杂的愁情。
★ 愁之意象解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的凄凉惨淡。
酒是“愁”的象征
★ 愁之意象解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风 秋风、晚风、冷风
秋风渲染愁情
环境的寒衬托内心的冷
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
★ 愁之意象解读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雁”是“旧时相识”,虚写。
1、秋天,“雁”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
2、“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
1.“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
2.北雁南飞人难归,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所以是“旧时相识”。但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只能客居江南,这便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国破家亡之苦)
雁:象征离愁
★ 愁之意象解读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双关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以前肯定会摘花打扮自己,现在“悦己者”已逝,已无心情摘花。满地堆积的黄花,写尽了词人无人关怀、怜爱,只有自叹自怜的悲愁。
★ 愁之意象解读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在古典诗词中可以作为房屋的代称 女子独守空房可以说成是“守窗”
“独自”也点名了词人的孤独。
“怎生得黑”觉得时间漫长煎熬,委婉细腻地描绘出了愁绪。
★ 愁之意象解读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是悲秋、孤寂、凄苦、忠贞爱情的象征。
“细雨”的“点点滴滴”正是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只有“守着窗儿”才能听到的声音,这种“细雨”的“点点滴滴”只能让词人更苦闷、更孤独、更凄凉。这些点滴不是滴在耳里,而是滴在了心里和孤寂的灵魂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黄昏雨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 冷清凄凉的意境
情感:传递出孤寂愁苦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主题思想: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是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
THANKS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