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05: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情记
课程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明确文章主旨。
2.品味本通讯宏阔、深刻的语言风格,体会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3.学习本文点面结合,将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4. 梳理文章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作品
钟华论,特殊笔名,并不是指具体某个人,署名“钟华论”的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钟华论”是由新华社领导直接指挥、集中全社评论骨干力量打造的重要政论栏目,于2019 年创办。
“钟华论”聚焦深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重磅评论,实现文字、视频、图片、金句海报的全媒呈现,彰显新华社评论的影晌力。
背景知识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证实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20年3月11日,世卫组织认为当前新冠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9月3日,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共同主席在成员国吹风会上宣布了专家组成员名单,钟南山入选。
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 2022年10 月16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 61493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656万例。
2022 年12月26 日,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写作背景
2020 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该通告称,自当日10时起,停运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车,市民无特殊原因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标志着,武汉“封城”抗疫正式开始,全国也由此开启了众志成城抗疫的大幕。
2020年4月8日,随着武汉市的一解封”,武汉三镇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复工复广复市持续推进,彰显着城市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2020年5月10日,新华社发表了这通讯。
“历史丰碑”:说明2020年中国抗疫做出的努力、付出的牺牲、取得的成果会被永远记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纪念碑上,体现的是对抗疫精神的赞美。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中国抗疫记
课题解读
“记”是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2020中国抗疫记”交代了成就的具体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给文章八个部分各拟写一个小标题,要求标题字数相等。
①国家力量,挺过疫情;
②制度优势,八方支援;
③中国精神,力量之源;
④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⑤科学防治,贯穿始终;
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⑦全球抗疫,中国担当;
⑧重焕生机,展望未来。
①有诗意。化用英国诗人雪菜的诗向“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读来具有诗的美感。
②有深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寒冬象征着困境,而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阻挡不了”说明困难总会过去,希望必将到来。
③有情感。这何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本文语言几乎处处精彩,在交代抗击疫情这一历史事件时,运用富有诗意 饱含情感的语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请鉴赏并学习下列语句的精彩之处,给每句话写简析。
1、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①句式对称。“从来不是”加强了语气,突显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②否定性比喻修辞。
“不是一座孤岛”,生动形象地解读了抗疫期间一方有难,人方支援的感人场面;
“作战”一词,展现了疫情的严峻性;
“不是孤军作战”展现了全国各地和武汉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感人事迹。
2、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①采用对称句式,有节奏感、音韵美,指出抗疫能够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在手觉带领人民上下一心,奋起战斗。
②比喻,将中国共产党比作坚实的铁,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根基作用的高度信任与赞扬。
③语言富有诗意,又饱含感情。
3、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手根基坚实如铁。
①引用领袖的言论,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如“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的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品著优势。
②引用平凡人的话语,使报道更加平易近人,动人心弦,更具真实感。如“到济南,离家只有一步之逢”。朴素的话语令读者动容,我们不禁为白衣战士的默默离别而潸然泪下,也更加理解她们奋力帮助患者脱离险境的崇高。
4、本文善于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行文过程中有多处不同类型的引用,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试举例加以说明。
③引用古典诗文,增加了报道的文采和文化底蕴,使报道更具可读性。如“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形象地表达出觉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共产觉中流砥柱的作用。
①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遭遇新冠肺头疫情后,四西八方的战“疫”力量向武汉、向湖北集结。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起抗疫一线;来自各地的建设者昼夜施工,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在很短时间内拔地而起;紧急驰援的物资运输车队,源源不断地抵达武汉,抵达湖北各地。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这一实践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是中华民族政坚克难、迈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②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远与共、天下一家。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
2020 年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③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不管是108岁的老人,还是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医务工作者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为了抢救生命,医务工作者冒着巨大的风险工作,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④科学防治贯穿始终。加强对病毒的研究,积极进行药品和疫苗的研发。科学防治,使用“健康码”“云办公”和中药治疗。此外,防控知识科普遍地开花,专家发出专业理性的声音,及时解疑释惑,拨开团团迷雾,向社会注入正能量。
①大疫当前,更品责任担当。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像钉子一样钉在全球抗疫第一线,以沉痛的代价为全世界抗疫摸索了经验、赢得了时间。
②大疫当前,更见患难真情。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大力支援;当疲情在全球加速蔓延的时候,中国也对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支援,包括物资援助、派出医疗专家组等。
③倡导命运与共,团结合作。在二十国集因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携手抗疲、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的广泛支持和认同。
中国对世界抗疫斗争作出了哪些贡献?
文章全面、客观 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原因,表现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礼赞,对中国人民高尚品格的歌颂,对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深人思考。
主题思想
本文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在文体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相同点:
都属于通讯;都具有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描写的形象性等特点。
不同点:《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2020 中国抗疫记》属于事件通讯,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属于人物通讯。
①二者的报道主体不同:事件通讯——是以典型事件或先进单位作为报道的主体。《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全面、容观、立体地报道了2020 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历史事件,文章主体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別从国家、人民、精神、理念 应对方法、国际合作等角度进行了报道。
人物通讯——是以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为报道主体。通过人物活动的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境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过介绍焦裕禄的事迹,赞扬了他身上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的共产觉人精神。
②二者写人有所不同:人和事是分不开的。没有人就没有事,所以事件通讯也要写人,也要写出人的精神面貌。但事件通讯写人和人物通讯写人有所不同:事件通讯——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件来写一个集体,或众多人物的活动,是写群像,不一定要求集中地写出一个或两个具体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通讯——是把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集中地写出一个或几个人物的鲜明、生动的形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