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3 06:28:41

文档简介

2023一2024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地理(专版)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C
2.D
3.B
4.D
5.C
6.A
7.C
8.B
9.D
10.A
11.C
12.B
13.A
14.D
15.B
16.C
17.(1)节气夏至。(2分)
依据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每点2分,共4分)
(3)图示时刻A地的地方时为1500。(2分)
A、B两地夜长时间相等。(2分)
18.(1)(2326S,120E)(4分)
(2)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
给分)
(3)C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60W,则其对跖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C点为晨昏线的最南端,且此时距极
点M最远,可知其纬度为6634'S,则其对跖点的纬度为6634'N,综上可知,C点的对跖点位于俄罗斯境内。
(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9.(1)地质时期地壳受水平挤压作用隆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岩石因张力产生众多裂,裂隙被流水侵蚀形成
谷地,导致背斜顶部形成一系列不相连的山丘。(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给分)》
(2)背斜丘陵带的背斜顶部易被侵蚀,为冲积扇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背斜丘陵带前坡度骤降,为冲积扇的
形成创造了地形条件,背斜丘凌带地势较高,拦截水沙,使冲积扇横向扩展。(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
理可酌情给分】
20.(1)减弱河流下蚀,增强河流侧蚀。(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与河段I相比,河段Ⅱ坡度大、流速快,河流切割地表形成峡谷,峡谷使河流横向迁移受到约束,河道弯曲
度较小,河流流向与隐伏断层走向一致,河流易沿断层破碎带发育,不易发生侧向侵蚀。(每点2分,共4分。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河段Ⅲ地形平坦,且与上游河段的落差大,利于河水冲破河岸边界,处于山前沉积平原,河道基底为松散
沉积物,河岸容易被冲裂,产生大量分汊,植被覆盖率较高,且受两侧台地约束,河流不易发生游荡,形成较为
稳定的网状河道。(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地 理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六运 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北京时间7月20日21 时40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
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3题。
1. 从火箭点火发射到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期间,北京
A. 昼渐长,夜渐短 B. 昼渐短,夜渐长
C. 昼先渐长后渐短 D. 夜先渐长后渐短
2.火箭点火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 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A.小于四分之 一 B.大于四分之一 ,小于二分之一
C. 大于四分之三 D. 大于二分之一 ,小于四分之三
3.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时,纽约(40°43'N,74°W) 的 区 时 是 A.4:31 B.8:40 C. 14:31 D.16:40
图1示意世界部分区域昼夜分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成4~5题。,
S

地 理 ( 专 版 ) 试 题 第 1 页 ( 共 8 页 )
4.图示时刻
A. 甲、乙之间的线段为昏线
C.乙地的自转角速度最大
5. 乙地的经度是
A.0°
C.75°W
B.丙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小
D.乙、丁两地的太阳高度相等
B. 15°E
D. 180°
图2示意某天文网站展示的2022年相邻两月同一天济南市(37 °N,117°E)太阳高度的日
变化。据此完成6~7题。
图2
6.该天文网站使用的时间最接近
A.北京时间 B.纽约时间
C.东京时间 D.国际标准时间
7.2022年(n-1) 月11 日→n 月11 日,济南市
A. 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B.室内正午采光面积缩小
C.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D.距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
雌蚜山地处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山势嵯峨,怪石林立,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区。
图3为崚蚜山花岗岩造型景观图,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图3 图4
8.嶝蚜山的主要岩石类型对应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专版)试题 第2页(共8页)
9.形成嶝蚜山花岗岩造型景观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A.沉积作用、风化作用 B.地壳抬升、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地壳下沉 D.岩浆入侵、地壳抬升
反向沙丘是指在相反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沙丘,有两个落沙坡,分别对应两个风向。 当主风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反向风时,在主风向作用下形成横向沙丘,但当反向风 势力增强时,沙丘顶部向原主风向方向移动,从而形成反向沙丘。反向沙丘广泛存在于有两 个相反方向风的沙漠地区。图5是我国腾格里沙漠某沙丘随时间演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完
成10~12题。
图5
10.由横向沙丘转变为反向沙丘,该地区的主风向
A.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C.由西南风转为东北风
D.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11.该沙丘在6月28日至9月19日的演变过程中变动最大的是
A.沙丘的位置 B.沙丘的走向
C.沙脊线的位置 D.沙丘的宽度
12.9月25日至11月14日该沙丘一直维持两条沙脊线的过渡态,是由于这段时间
A.主导风向稳定且风力强
B.主导风向多变且风力弱
C.降水量大,植被覆盖率高
D. 降水量小,植被覆盖率低
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
为河流阶地。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图6
示意某河谷剖面。据此完成13~14题。
地理(专版)试题 第3页(共8页)
—正常水位 …--洪水位 河流沉积物
图 6
13. 该河谷地区地壳经历了
A.1 次上升运动 B.1 次下沉运动
C.2次上升运动 D.2 次下沉运动
14. 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河流阶地 B.三角洲
C.冲积扇 D. 河漫滩
图7是我国黔西北某地区沉积岩层构造剖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示意该地区的三个断
层。据此完成15~16题。

图 7
15. 图中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16. 图中断层可能是同时期形成的是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甲、乙和丙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二分二至为四个重要的节气,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图8为某时
刻的日照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地理(专版)试题 第 4 页 ( 共 8 页 )
图8
(1)指出该日北半球的节气,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
(2)说出该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4分)
(3)说出图示时刻A 地的地方时,并比较该日A、B两地夜长时间的长短。(4分)
地理(专版)试题 第5页(共8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9为某日某时刻某半球示意图,弧ACB 为晨昏线,0为地心,C 点午夜时太阳位于
正南方,且C 点距极点M 的距离为一年中最远。
图9
(1)说出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4分)
(2)简述该日图示半球的昼夜状况。(4分)
(3)对跖点指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分析图中C 点对跖点
的地理坐标,并判断其所处的国家。(6分)
地理(专版)试题 第6页(共8页)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北麓分布有不同时期形成的褶皱背斜丘陵带,这些背斜丘 陵带顶部由一 系列不相连的丘顶组成。天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多的地区,发源于天 山的玛纳斯河流出天山后在北麓地带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冲洪积扇地貌。图10为玛纳斯
河山前冲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图10
(1)推测天山北麓背斜丘陵带顶部的丘顶不相连的主要原因。(6分)
(2)简述在图示冲积扇形成过程中天山北麓背斜丘陵带的作用。(6分)
地理(专版)试题 第7页(共8页)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受来水来沙过程、河槽和滩岸的构成物质等因素影响,河流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墩江 是黑龙江右岸支流松花江的北源,嫩江流域上游处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 界地带,流域内断裂发育,但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图11是嫩江上游河型转化示意图,顺 河流方向依次为低坡度高弯曲度的曲流河(河段 I)、 高坡度高弯曲度的曲流河(河段
Ⅱ)、低坡度的网状河(河段Ⅲ)。
图11
(1)说出冻土发育对河流侵蚀作用的影响。(4分)
(2)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相较于河段I, 河段Ⅱ河道弯曲度下降的原因。(4分)
(3)推测河段Ⅲ由曲流河转变为网状河的原因。(6分)
地理(专版)试题第8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