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06: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造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比如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出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不被惩治,文明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网络行为观念,有助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是“一度电”,诞生于哈密煤电公司,可不要小看我只有一度,我可以让家中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可以让电视机开10小时,可以让冰箱持续运行36小时,可以将8公斤的水烧开等等。
在哈密煤电公司,生产一度电需要多少煤呢?按照其目前的生产状况,生产一度电需要300克左右的标煤,所以它就是我的“动力之源”。
这些煤炭想要进入煤场,可是需要经过电厂的燃料智能化管控系统层层把关,检验合格后才能成为我的原料的。燃料管控中心通过该系统对进场煤炭进行采样、制样,实现煤样统一规范管理。
检验合格后的煤炭进入煤场,等待着被传输至锅炉,开启它们的“高光时刻”。
在煤炭正式输送至锅炉之前,电厂需要先向锅炉内注水,这里的水我们叫它除盐水。
我们的生产用水来自城市中水,也就是经过集中处理后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电厂需要利用中水处理系统将城市中水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
中水经处理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后,便会进入除盐水制水系统,制得除盐水。
制得的除盐水会进入除盐水箱,利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后经给水系统向锅炉补水待加热。同时,制得的除盐水还会用于循环水、闭式水等系统补水。
完成除盐水向锅炉内的炉水系统注入后,我们的原煤小伙伴儿就要再次出场啦。
燃料运行会将它们通过输煤皮带输送至原煤仓,进而开启一系列神奇的蜕变……
原煤通过皮带传送至原煤仓,经给煤机落至磨煤机内,在磨煤机内原煤会被碾压成煤粉,在风的作用下,经分离器后由煤粉管进入炉膛,煤粉管出口配有两层等离子点火系统,用于锅炉点火及炉膛稳燃。送风机向锅炉内提供燃烧氧量,使煤粉燃烧,产生热量。
煤粉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锅炉内的除盐水受热蒸发形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锅炉内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后产生机械能,机械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至此,我终于诞生了!
我会被输送至电厂的升压站,集控中心的小哥哥们会对我进行升压、并网,之后便可以被发往全国各地发挥我的威力了!
我虽然成功诞生,但通过煤炭的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灰渣、烟尘及各种排放物,如果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身为清洁型的能源企业,怎么会轻易放过它们?所以除发电外,污染物排放也有一套特定处理流程。
煤燃烧形成的灰渣会落入干渣机粉碎,冷却后输送到渣库。炉膛燃烧产生的烟尘会通过水平烟道、尾部竖烟井进入脱硝系统去氮氧化物,之后进入电除尘系统除去烟尘,再到达吸收塔脱硫,最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所谓的除氮操作,就是使烟尘进入尾部烟道的脱销反应器,通过电厂尿素车间生产的氨气传输至反应器中与催化剂反应消除烟尘中的氮氧化物,实现烟尘脱硝。
随后,烟尘会通过锅炉烟道进入电除尘车间进行除尘,电除尘后粉尘荷电,依附到极板上,通过振打电机击落至灰斗,通过仓泵传输至灰库。
最后是进行脱硫作业,去氮除尘后的烟气会进入吸收塔。利用球磨机磨制石灰石产出碳酸钙浆液,输送至吸收塔,对塔内上升的烟气进行喷淋,从而与烟气内的硫化物进行反应,生成石膏,达到脱硫效果。
成功脱硝、除尘、脱硫的烟气会进入烟道,由烟囱排出,此时的烟气已经化为了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尾气,飘向蔚蓝的天空。
整个发电过程中,作为电厂“大脑”的集控中心会全程对生产流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摘编自《一度电的“诞生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度电,看似很少,却可以让我们的灯泡、电视和冰箱同时连续使用10个小时以上,非常厉害。
B.除盐水的制成和循环利用,说明我们平时的居民生活废污水经过集中处理仍然有大用途。
C.煤粉燃烧、除盐水受热蒸发、过热蒸汽做功推动发电机等一系列过程,在不停进行能量的转换。
D.煤炭燃烧排出的烟气想要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需要对其成功实施脱硝、除尘和脱硫等工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污染进行脱硝、除尘、脱硫等排放处理,煤电成为清洁的环保电力,对环境完全无污染,可以大力发展。
B.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污染物排放,集控中心对生产“一度电”全流程进行了监控,以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C.文章第1段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一度电”的作用之大;文末将“集控中心”比作电厂“大脑”,形象说明其控制作用。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语言,通俗生动地对“一度电”的生产与排放物处理进行了介绍,既能引起阅读兴趣,又易于读者理解。
6.一度电是怎样诞生的?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濠梁之上
李海瑞
秋风送爽,大地一派灿烂,绿的绿,红的红,黄的黄。
庄子一身麻布衣裳,补了几个新补丁,葛布头巾缚着的稀疏头发,被风吹得有些散乱,然而越发显得飘逸不拘了。他的好朋友惠子穿丝戴冠,气宇轩昂,好有派头。
相约已久的出行一路顺风。一路游乐,就来到了濠水一带。
向来健谈的惠子又说了:“庄兄,万物从形式上去看,推求它们的相同与差别很不究竟,这是小同异;若是从内容上去看,能推求到它们的相同与差别,那才是大同异呢。”
一直不喜多言的庄子也打开了话匣子:“惠兄,前几日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化成一只蝴蝶,飞越了高山,飞过了草地,飞入那春光烂漫的油菜花丛里。翩翩起舞弄花影,郁郁袭人沁我心。可惜,美梦总不长留!醒来后,我迷糊了,不知是蝴蝶托梦给我,还是我托梦给蝴蝶?这是你所说的大同异呢,还是小同异呢?我庄周与蝴蝶本是有差异的,可我们又能相互转化,二化而为一,这岂不是你说的大同异?”
“知我者,真庄兄也!”惠子忽地两手一拍庄子双肩,喜道:“正是此意!小同异是不可转化的,各有各的特别处,如人是人,花是花,虫是虫,人又可分男人和女人,花又可分多个品种,虫也如此。大同异是可以转化的,就像人、花、虫都是生命,而生命却是共同的。所以你既是蝴蝶,蝴蝶又是你。嘻嘻!”
“世人看问题的角度总是不能突破自身,太僵化,束人又缚己,哪里能够逍遥?”庄子有些愤愤了。
二人边说边走,清澈的濠水缓缓向他们身后流去,伴着西斜的秋日。
惠子迈着新学来的邯郸步,缓急有度,轻重得宜,腰间还吊着几串玉佩。随着自己稳健的步伐,玉佩碰击出阵阵叮当声,既清脆悦耳,还婉转动听,荡人心神。看来,惠子近几年越来越秋风得意、风度翩翩了!庄子麻布衣鞋,新补丁盖压旧补丁,在惠子跟前更显寒酸。可庄子依旧神态自若,一直如姑射山上的那个神人一样,虽槁项黄馘,却始终能游目八荒,睥睨万物。
呼吸着浓浓秋日气息,两人并肩来到濠水一处桥梁上。木桥已有些年头,发黑的颜色表明木桥是经历过风吹日晒雨淋的,可依然倔强地横跨在濠水之上,静静地注视着濠水缓缓向北流去。
惠子踱着邯郸步抢先上了桥,感慨道:“庄兄,请看,这桥流水未流啊!”
“惠兄,此言差矣!孔夫子不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吗?你如何说这水未流呢?”
“庄兄,你还不知道孔夫子执着于现世有为,不能从往、今与来三世看问题吗?你说是水流之久,还是桥驻之久呢?”
“呵呵,又是惠兄古与今同的道理了。其实从万事万物之合理来看,天地就是‘一指’,万物就是‘一马’。何必分是桥流还是水流呢?”
一缕秋风吹过,两人一阵沉默,河水依旧缓缓北流。这时,水中游来一群灰白色的鲦鱼。鲦鱼游姿清晰可见,似乎在凭虚御空,一会儿静静呆住不动,一会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既轻快又敏捷。
庄子赞叹道:“鲦鱼游得这样自由自在,多么快乐!”
“庄兄,何以见得?你不是鱼,你怎么断定鱼是快乐的?鲦鱼有可能是在觅食,也有可能是在躲避凶险。人不也经常这样吗?表面看起来很是潇洒,很不可一世,可内心惶恐得很哩!”
“惠兄,此言差矣!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兄,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了。可是,你也不是鱼哦,你凭什么就说鱼是快乐的?这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惠子有些红脸了。
迎着斜日余晖,庄子捻了捻稀疏的胡须说:“惠兄,刚才你说啥,你记不得么?你说,我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就冲这点,可见你是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你既然能知道我,那我也能知道鱼呵。我就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鱼是快乐的,呵呵!”
“惠兄,你还执着在小同异的境界而未能上升到大同异的境界,从而不能通达鱼之乐啊!天地为一,鱼我为一。我快乐,所以鱼快乐呵!”
向来健谈的惠子此时竟语塞了,半晌不说话。
庄子冲惠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希望这鱼今晚也能游入自己的梦中,就像几日前蝴蝶飞入自己梦中一样。
斜日更向西,眼看就要落山了。二人此刻都有些肚饿,谁也没有再言语,这无声仿佛把时间凝住。
这时,从水面传来洪亮的声音:“不对,不对,你们咋能一看到鱼,就断定它们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呢?你们读书的圣人不是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吗?看来关键就在于你知不知道,你知道可我不知道,我知道可你不知道,咋能让别人都知道呢?哈哈!来吧,两位,今天老夫请二位夫子吃烤鲦鱼,喝濠酒。吃过鱼,喝过酒,可能啥都知道了!哈哈哈。”
两人这才发现桥后泊着一只乌篷小船,船头屹立一位发须皆白的渔夫,正朗声高笑地撑着篙……
夜里,庄子果真做了一个梦,不知是自己化作了一尾鲦鱼,还是一尾鲦鱼化作了自己,正优哉游哉于清澈的濠水中。突然,在水曲的一片芦苇丛里,自己却一个劲儿地逃,既要躲避渔夫的大网,又要躲避鸥鹭的利喙,紧张得整夜不能安稳,补丁修饰过的睡衣也被汗水浸了个湿透。
(有删改)
7.下列关于庄子与惠子就“梦蝶”展开的论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反映出其内心世界对自由的追求。
B.庄子为不能在梦中长留而倍感可惜,因为他无法体会蝴蝶的快乐。
C.从内容上看,庄子与蝴蝶都是生命,而生命又是共同的。
D.惠子为庄子推求到了“梦蝶”的“小同异”和“大同异”而高兴。
8.“濠梁之辩”过程中,惠子的情绪随辩论内容推进而起起伏伏。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濠梁之上”这一故事是《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记叙了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辩论。作者在二人辩论后加上了“庄子梦鱼”的故事,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6分)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5分)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诗,完成14-15题。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雕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辇。
青家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臭。风皇诏下,步步蹑丹梯"。
【注】①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②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片“平碛雁行低”中的“低”,与“野旷天低树”的“低”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听到号角、战鼓声四起,万端愁绪油然而生,尤其是报国无门之愁怨更为明显。
C.词人运用了视觉、听觉、触觉,真切生动地描写了边塞环境,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D.词的下片通过描写飞沙迷路、马蹄沾血,极力渲染了悲壮气氛,突出了战争的惨烈。
15.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的结尾说“结以功名,鼓战士之气”,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共享单车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点突出,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然而,当资本纷纷相中这块热土,一股脑儿涌入,共享单车也就火过了头,以致乱象丛生:( );单车数量骤增,管理却跟不上,难以约束用户,也无力调度和维护,这又加剧了堆积和毁弃问题。
共享单车乱象该怎么治 专家介绍,北京建设电子围栏,上海划出专门区域,杭州发动环卫工人、市政养护员、停车收费员等多支队伍,以规范单车停放;南京、成都、昆明等地或实行总量控制,或实行配额管理。专家们还呼吁,政府和企业应携手打造用户信用体系,敦促使用者将单车停放好、爱护好。共享单车具有公共性,使用者、管理者多,难免 、各“甩”其责。把规则立起来,各方才能有所遵循,避免造成破窗效应。
然而,规则有滞后性。如果一种新鲜事物 ,很难立出合理的规矩,因为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等充分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总结经验教训, ,凝聚各方面意见,建立规则。当然,规则应该有一定弹性,也需要 。根据情况的发展,再进行补充、修正。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点突出,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
B.共享单车优点突出,缓解了出行最后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
C.共享单车缓解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优点突出。
D.共享单车优点突出,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拥堵和排放。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造成了“单车围城”,企业圈地,无限投放 B.企业圈地,无限投放,造成了“单车围城”
C.无限投放,企业圈地,造成了“单车围城” D.造成了“单车围城”,无限投放,企业圈地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各自为政 如火如荼 广开言路 推陈出新 B.各行其是 方兴未艾 广开言路 推陈出新
C.各行其是 方兴未艾 集思广益 与时俱进 D.各自为政 如火如荼 集思广益 与时俱进
研究显示,肥胖之因有二,一是活动减少, ① ,它们造成了能量过剩。而限时饮食是解决肥胖问题的重要方法,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张惠杰科研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严格筛选了139名成年肥胖患者,把他们随机分为限时饮食组和常规能量限制组。将限制饮食的时间选在了8:00-16:00。8小时限时饮食期外只允许使用无热量饮料,而常规能量限制组则不限制任何进食时间。两组均接受相同的能量限制,干预为期12个月。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2个月后,限时饮食组患者较基线平均体重减轻8.0kg,常规能量限制组患者平均体重减轻6.3kg,两组同样有效。 ② ,限时饮食组的肥胖患者腰围减少了8.6厘米,常规能量限制组患者
③ ,但也有7.2厘米。张惠杰说:“由此可见,……”
20.在文中横线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21.请用一个设问句给上述新闻拟一个标题,另为张惠杰的话补写一个结论。(5分)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一语文答案
C
A.“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原文是“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
B.“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可见没有对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的比较;
D.“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错。原文是“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是对线上线下的道德要求一致,并非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
2.B“比‘不做什么’更重要”无中生有。原文先介绍了底线意识,即“五不”要求,然后说“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可见基准意识是有了网络行为后的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文中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谈不上哪个更重要。
3.D本文的论点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
A.是从立法和惩治的角度谈网络文明规范,不是本文内容;
B.讲的是网络基准意识中的两点,不全面;
C.从底线意识讲如何规范网民的文明观念,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
4.答案:A
解析:A项,“同时”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1段说的是“我可以让家中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可以让电视机开10小时,可以让冰箱持续运行36小时,可以将8公斤的水烧开等等”,这些事是对“一度电”能量作用的列举,它们并不是“同时”进行的。
5.答案:D
解析:A项,“完全无污染”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此时的烟气已经化为了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尾气,飘向蔚蓝的天空”,“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不等于“完全无污染”。B项,“从源头到发出再到污染物排放”错误,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整个发电过程中,作为电厂‘大脑’的集控中心会全程对生产流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可见集控中心只监控发电过程。C项,“运用作比较的方法”错误。“让家中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可以让电视机开10小时,可以让冰箱持续运行36小时,可以将8公斤的水烧开等等”是举例子、列数字,不是“作比较”。
6.答案:①电厂先向锅炉内注入除盐水;②将300克左右的标煤检验合格后输送至锅炉;③原煤在磨煤机内被碾压成煤粉,由煤粉管进入炉膛,两层等离子点火系统用于锅炉点火及炉膛稳燃,送风机提供燃烧氧量,使煤粉燃烧,产生热量;④锅炉内的除盐水形成饱和蒸汽,再加热形成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产生机械能,机械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7答案:B
解析:“倍感可惜”说法过重,“无法体会蝴蝶的快乐”不准确。原文“可惜,美梦总不长留!醒来后,我迷糊了,不知是蝴蝶托梦给我,还是我托梦给蝴蝶”说的是“可惜”,感慨的是“不知是蝴蝶托梦给我,还是我托梦给蝴蝶”。
8.答案:①庄子赞叹鲦鱼快乐时,惠子连续发问,可以看出他质疑庄子时的急切心理。②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时,急于在论辩中占据上风而情绪激动。③庄子提出因为他快乐,所以鱼快乐时,惠子为自己前后观点的矛盾而内心羞愧。
9.答案:①与上文渔夫请庄子和惠子吃鱼的情节自然衔接,呼应了上文“庄子梦蝶”的故事,使故事情节更为丰富完整。②庄子在濠梁之辩中的气定神闲与结尾处的“整夜不能安稳”形成对比,扬抑结合,使庄子这一形象更为全面立体,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③庄子自以为“我快乐,所以鱼快乐”,而真正化作鱼后,感受到的却是鱼的窘迫,可见以己之心度鱼之心,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别人身上,是不恰当的,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0.C 11.A 12.C
10.画横线语句是对贾生籍贯、才华及受吴廷尉赏识的情况介绍。故陈述对象为贾谊和吴廷尉两人。其中,A项,“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和“吴廷尉为河南守”是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应断开;B项,吴廷尉因“闻其秀才”才“召置门下”,并且“甚幸爱”,故主语均为“吴廷尉”,“门下甚幸爱”错解句意;D项,原文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是介绍贾谊才华,与“吴廷尉为河南守”是两件事,主语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11. A项,“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诸子百家是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流派的总称。“诸子”指孔子、老子、墨子等。“百家”举成数言,影响最大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12. C项,“重新得到重用”错,贾谊答复询问后,汉文帝对其才华大加赞赏,并让其担任梁怀王的太傅,但贾谊之前也是担任“长沙王太傅”,而文帝对贾谊所提建议“不听”,故不能说明受其重用;且“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与“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前后次序颠倒。
13.(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地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连接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14.B
15.①“凤皇诏下,步步蹑丹梯”写出战争胜利后,皇帝下诏赏赐将士,将士们踏着丹梯上朝的景象。
②用将士获得功名结尾,激励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16.(1)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17.D【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缓解……难题”搭配不当,应改为“解决……难题”;语序不当,“优点突出”是对各优点的总结,应放在最前边或最后面。据此可选D。
18.B【解析】“企业圈地”中有主语“企业”,应放在最前面;造成“单车围城”是结果,应放在最后。
19.C.【解析】各自为政:各自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不符合语境。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照应后边的“各‘甩’其则”。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不符合语境。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符合语境。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的人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对象不符。集思 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符合语境。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符合语境。与时俱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符合语境。
20.示例:①二是饮食过多 ②与干预前相比③虽然减得较少
21.示例:标题:限时饮食能减重吗 广东省科研团队:能! 结论:限时饮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体重管理方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