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13 16:39:1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金溪一中广昌一中南丰一中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24分)
1.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帕博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发现有些基因从这些已灭绝的古人类转移到了智人并流向现代人类,现代人类的心脏病、帕金森
等许多疾病与这些转移的基因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比对古人类与现代人类的DNA序列可为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提供分子水平上的证据
对现代人类进行基因组测序,可以测定23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生物的基因中蕴藏着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RNA,不可从RNA流向DNA
帕博的研究支持“人类的疾病都是基因病”的观点
2.某地昆虫种1、种2 是由同一原种进化而来的,其间还曾出现过甲、乙、丙、丁、戊和己
地的几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只给出了昆虫的一部分基因),已知同时含基因 A、B或C、D 或E、F的个体均在胚胎期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从分子水平为昆虫种1、种2有共同的祖先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B.阶段Ⅰ进化为阶段Ⅱ过程中产生A、B、C、d、E、F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C.阶段Ⅱ中,丙地昆虫与丁地昆虫、丙地昆虫与已地的昆虫之间都为两个不同物种
D.阶段Ⅲ中,昆虫种1和昆虫种2 之间可以发生基因交流
3.染色体拷贝数目变异(CNV)是人类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覆盖的染色体范围广,可引起人群中巨大的遗传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性状。正常人的基因成对存在,即2份拷贝,若出现1或0拷贝即为缺失,大于2份拷贝即为重复,在拷贝过程中还会出现倒位、易位
等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
A.发生CNV的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数目一定出现变化
B.发生CNV的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会出现联会现象
C.若某DNA分子复制时在基因中增加了一定数量的碱基对,则属于CNV中的重复
D.染色体片段在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通常不会改变“拷贝”的数量
4.2022年4 月 16日,在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前往太空六个月之后,我国的航天英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终于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承担了不少科学实验任务,其中包括在太空的微重力、强辐射的环境中诱发种子发生突变,称为太空育种。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
太空的微重力、强辐射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属于物理因素
以种子作为诱变对象的原因是种子细胞分裂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
若太空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型不变,则说明该种子没有发生突变
航天育种能创造出地面其他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新基因资源
5.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吸收组织液的动力源于组织液与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
毛细淋巴管细胞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呈叠瓦状排列,构成向管腔内开启的单向
活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组织液大部分进入毛细血管,少部分进入毛细淋巴管
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组织液压力减小从而使得淋巴液减少
C.组织液一旦进入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因而其成分与该处的组织液相近D.血浆蛋白渗入组织液后可通过内皮细胞之间的缝隙进入淋巴管
6.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人体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在患病时需要注射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氧气主要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进行运输,营养物质从消化道(主要是小肠) 吸收到血液中进行运输。药物注射一般采用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红细胞中的氧气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至少需要穿过5层细胞膜
B.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后,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细胞的线粒体内发挥作用
C.治疗胃炎的药物经静脉注射后,运输至胃细胞的主要途径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胃细胞
D.根据药物运输的过程可知,药物采用肌肉注射法一般要比静脉注射法见效快
7.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 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青光
2
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B.若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多,有可能导致青光眼
C.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
D.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8.反射时是指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为止所需的时间。兴奋经中枢传播时
往往较慢,这是因为化学性突触传递须经历递质释放、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并与后膜受体结合以及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等多个环节,所以需时较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同等强度的有效刺激分别作用于同一人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感受器,膝跳反射的反射时要长一些
B.当手碰到火时,人感受到疼痛后会随即做出快速的缩手反射,以免被进一步烫伤
C.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的
D.上一个神经元兴奋后,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9.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共同控制,婴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较弱,故经常尿床。有些人由外伤等使意识丧失,会出现像婴儿那样尿床的情况。右图
表示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膀胱缩小
B.③中可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C.由图可知,兴奋不仅在反射弧中传导,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D.成人能有意识的憋尿,体现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尿意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10.将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兴奋过程和肌细胞收缩的机械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
为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如图所示,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将信息传递至Ca2+释放通道;L管对 Ca2+的释放。钙泵是一种 Ca2+依赖式 ATP 酶,可以分解 ATP 获得能量使 Ca2+逆浓度梯度转运,从而实现 L
管对Ca2+的回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
A.神经—肌接头是一种特殊的突触结构
B.若肌细胞的横管被破坏,则肌细胞接头处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C.Ca2+大量释放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收缩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D.静息状态时,①处的Ca2+浓度低于②处的
11.如图是缩手反射弧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若D处于兴奋状态,则此时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
B.图1中,A为感受器,D为传出神经
C.细胞外液的K+和Na+浓度降低都会导致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下降
D.图2 是图1离体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12.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与新知识掌
握、考试检测等有关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不仅指说的能力,还包括听、写、读,由大脑皮层不同区域控制
B.若某同学能看懂并能说、写英语却听不懂其他同学所说的日语,受损部位在H区
C.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某些瞬时记忆可能因没有注意而发生丢失现象,无法完成知识储存
D.短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海马区有关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3.如图是某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雄性个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两条染色体示意图,图中
1~6表示基因,P、Q表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若PQ为非同源染色体,则1和3交换位置属于染色体变异
B.若PQ为非同源染色体,则2和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分离
C.若PQ为同源染色体且为X、Y染色体,则性别的遗传与基因无关D.若PQ为同源染色体,则5和6控制的疾病在雄性中发病率较高
14.理想条件下,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保持不变的现象称为遗传平衡。自然界种群中基因型实际频率偏离遗传平衡频率的程度用Fst表示,Fst越大,差异越大。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型频率及D基因频率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浅色岩区中浅色囊鼠的Fst值比深色熔岩床区大
B.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C.囊鼠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两个区域的囊鼠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产生生殖隔离
15.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肝病。是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输血、静脉
的药瘾注射以及不洁净的美容、纹身等传播。患者会出现肝水肿和转氨酶升高等表现。临床治疗需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同时还需关注转氨酶、血氧饱
和度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根据资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氧饱和度正常,能够避免体内细胞进行过量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危害健康
B.正常人转氨酶的参考值是0~40 U/L,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状态
C.病毒寄生肝细胞中后,会利用肝细胞的原料在自己的核糖体上合成相关蛋白质
D.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场所,出现病变后,机体会因为蛋白质合成量不足而出现组织水肿
16.如图1 为在反射弧某区域进行的实验,图中 I、Ⅱ为电表。图2为在图1 上P 点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的电位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的字母中,代表神经递质的是A
B.图 2 中ac段的形成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此时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若升高细胞外液中 Na+的浓度,图2中的c点将下移
D.若将S 处电极移至膜外,在S 点右侧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Ⅱ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3所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5
17.(12分,每空2分)人的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白化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褐眼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D控制,蓝眼由隐性基因d控制,下图是一个家庭的中关于红绿色盲和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 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控制人的红绿色盲、白化病、眼睛颜色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三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在__________期体现。
(3)一对夫妇中,妻子蓝眼色觉正常,丈夫褐眼色觉正常,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男孩,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褐眼色觉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
(4)在遗传系谐图中,已知乙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如果甲和乙近亲结婚,则子代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18. (共12分)从化石分析来看,距今1000年前,某山林曾生活着A、B、C三个品种的
彩蝶,三个品种的彩蝶形状差异很大,分别集中分布于该山林的甲、乙、丙三个区域,如下图所示:距今500年前,在乙、丙两区之间曾出现过一条宽阔的大河,如今大河早已干
涸,该山林甲、乙区域依然保留A、B彩蝶,丙区域原C品种形状的彩蝶已经绝迹,出现的 是一种新的形状的彩蝶(D彩蝶),且甲、乙两区结合处的A、B 彩蝶依然能互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乙、丙两区结合处的B、D彩蝶能杂交,但所产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成虫。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从距今1000年前至今,这片山林彩蝶的物种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
“不变”),其判断依据是 ,这片山林彩蝶________ (是/否)进化。
(2)B、D彩蝶能杂交,但所产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成虫,推测B、D彩蝶可能有共同的起源, 但如今两种群的基因库却有较大的差异。这片山林中除了彩蝶还有很多种生物,生物多样
性主要包括 、 、 三个层次,生物多
样性是 的结果。
6
(3)某彩蝶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频率:BB、Bb、bb分别为20%、50%、30%,因为感染了细菌,一年后基因型 BB、Bb 的个体数量分别增加了35%、8%,bb的个体数量减少了10%,
这一年,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下降了 。
19.(12 分)图 1 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体液,ABCD 表示相关系统,abcd 表示相关物质,图 2 为肝脏部位示意图。
(1)①②③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但是 (填序号)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内环境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
(1) 请写出从外界环境摄入的 K+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 (用图中的序号、字
母加箭头表示)
(2) 图 2 中当处于饥饿状态时乙处葡萄糖含量相对甲处 (选填“升高”或“降
低”),CO2 含量相对甲处 (选填“升高”或“降低”)
(4)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 1增多的液体 ( 填标
号),将导致 。
20. (12分,每空2 分)适度运动是人们倡导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如图表示人体行走过程中相关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其中神经元A、D为兴奋性神经元,B、E为抑制性神经元,a-f 表示不同部位的突触。请分析回答。
(1)神经元A受到刺激后,短时间内神经元E和神经元D 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_(填 “兴奋”、或“抑制”)。若该图表示左腿的神经环路,当神经元A兴奋并引起屈肌收缩时, 右腿的相应神经环路中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有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研究表明,乙酰胆碱能使骨骼肌细胞兴奋,也能抑制心肌细胞兴奋,原因可能是两种 细胞膜上含有的_________ 。 (
7
)
(3)运动疗法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辅助措施。一定强度的运动后,骨骼肌细胞中含有
GLUT4转运蛋白的囊泡大量向细胞膜处转移,引起血糖降低,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中等强度和中等时长运动后,体内某种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免疫力增强,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这类细胞数量反而会下降,该现象对普通人运动锻炼的启示是,运动锻炼身体时要

21.(12分) 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机体往往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大量出汗,口渴等生理反应。马拉松长跑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共同协调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1)听到发令枪声运动员立刻起跑,这一过程属于______反射。长跑过程中,运动员感到 口渴的原因是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______,产生渴觉。
(2)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快速恢复正常, 这一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其中减压反射是调节血压相对稳定的重要神经调节方式。为验证减压反射弧的传入神经是减压神经,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生理盐水、刺激电极、麻醉剂等。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对实验兔的手术过程不作具体要求)
①完善实验思路:
I.麻醉和固定实验兔,分离其颈部一侧的颈总动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经动脉插管与血压测定仪连接,测定血压,血压正常。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______湿润神经。
Ⅱ.用适宜强度电刺激减压神经,测定血压,血压下降。再用 ,测
定血压,血压下降。
Ⅲ.对减压神经进行双结扎固定,并从结扎中间剪断神经(如图乙所示)。分别用适宜强
度电刺激 ,分别测定血压,并记录。
IV.对迷走神经进行重复Ⅲ的操作。
②预测实验结果: 。
82023-2024 学年金溪、广昌、南丰一中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选(12x2=24)
1-5 ABDCB 6-10 CADCB 11-12 D B
二、不定项(4x4=16)
13.BCD 14.B 15.BD 16.ABD
三、非选择题
17. (12 分,每空 2分)
(1)遗传物质改变
(2)控制眼睛颜色和白化病的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分别位于两对同
源染色体上)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3) ddXBXb和 DdXBY 3/8 (4)77/96
18.(共 12 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2分)
(1)增加 原来是一个物种的三个品种,现在是两个物种(答案合理也给分)
是(1 分) (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1 分) 物种多样性(1 分)
生态系统多样性(1 分) 协同进化 (3)5%
19.(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 ①(1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外界环境)a→B→A→①→②→组织细胞④
(3) 升高 升高 (4) ②(1分) 组织水肿
20.(12 分,每空 2分)
(1) 兴奋 抑制 DB(答对一个给 1分。错答不给分)
(2)受体的种类不同
(3) ①GLUT4 参与葡萄糖的运输,适度运动可以能够降低血糖
②控制好运动的强度和时长(答案合理也给分)
21.(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
(1) 条件(1分) 大脑皮层(1分)
(2) 生理盐水 适宜强度电刺激迷走神经 中枢段和外周端
刺激减压神经的中枢端,血压下降,刺激外周端,血压不变;刺激迷走神经的中
枢端,血压不变,刺激外周端,血压下降(4分)
{#{QQABKSQY4EAoggiCgQAQhBgABAAgQChQCwUXwCFACCgGgCQQkBkBECCACAoCOoORARAAMEMAAAQAQAFAFABBA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