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题】: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材解析】: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2课。本课内容上承《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下启《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通过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变法图强的历史,概述了社会大变革带来的制度与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创新。这一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本课涉及的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繁多,而且事件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做出内容上的取舍,尽量选取春秋战国时期典型事件,讲述经济、政治的总趋势、大线索。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与老子、百家争鸣。这四个子目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变革,在思想领域表现为“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图文史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重大转型,把握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了解老子、孔子学说,能说明“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2.通过探究学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与百家争鸣、变法运动的关系,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3.通过图文史料了解商鞅变法的革故之处,体会其变法的开拓性,并能对变法从较长时段进行评价。
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认识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增强对民族交融的认同感。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初中历史已经涉及春秋霸主、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铁犁牛耕、诸子百家等内容,学生对春秋战国的时代概貌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知,但是对于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的原因以及这种大变革与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关系缺乏理性的认识和理解。
2.学科素养:经过初中课程学习后,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均有所发展,初步具备合作交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对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较高的期待和要求。
3.学习兴趣:涉及春秋战国的相关历史文物、成语故事较为常见,方便学生在史料研究基础上开展深度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意义。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大变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孔子、释迦摩尼、苏格拉底均在这个时代诞生。中国、印度、希腊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最终形成。这一时期的文化至今影响这人们思想和生活,这是人发现和觉醒的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称其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将历史的坐标轴拉回中国,这一时期正处在东周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上节课我们讲到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最终导致“国人暴动”,而后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那么东迁之后的周天子是否能捍卫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下共主地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同时期世界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对应,使学生建立清晰的时空观念。与教师共同回忆之前所学,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总体认知: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这样的史料,这段史料你有一种什么感觉?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秋战国时期,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呢?
生:很乱。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总结了三个词语,分裂动荡、群起纷争、混乱无道。
探究一:为什么乱?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这么乱?曾经确立的等级森严的礼乐制为何失去了约束力?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看一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师:齐僖公和郑庄公访问纪国,想趁机袭击纪国,结果被纪国的人发现,周桓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夺去了郑庄公的政治权利。郑庄公不服,便不去朝觐,于是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结果郑国部队力挫联军,周桓王战败,并且还被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肩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一个诸侯的手下居然敢用箭射天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周王地位下降。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段材料。孔子在谈到季孙氏(鲁国大夫)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舞蹈,这样狠心的事情都做的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根据当时的礼乐制度,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得擅自越级。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作为大夫的季氏,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对王权的蔑视和僭越。因此,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我们再来和西周进行一个对比,在西周制礼作乐,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而到了东周,大夫开始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乐,说明礼乐制度被破坏,或者我们说“礼崩乐坏”。
师:第三段材料“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郑国王位而进行的一场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共叔段与母亲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春秋一书中极其准确精炼的概括了这个事件,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意思是共叔段攻打他的兄长,破坏了长幼之序,所以不称他为弟,只称为段;兄弟之间相互攻伐,像两个君主争一国之位,所以称之为“克”;按照古代兄弟的排行“伯仲叔季”,将郑庄公称为“郑伯”,也就是郑家的老大,来讽刺他对弟弟没有尽到管教的义务。依据宗法制的原则,爵位的继承人应该是谁啊?
生:嫡长子
师:而在郑伯克段于鄢中,我们看出,弟弟开始为了王位攻打自己的哥哥,说明当时的宗法制遭到了破坏。
师:马克垚先生在《世界文明史》这样中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上级都可以称君,下级都可以称臣。“天子诸侯卿大夫有地者皆可曰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渐渐不再遵循西周的等级制度,而拥有土地的人都可以称为“君”,于是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设计意图:通过三则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到战国时期卿大夫强宗崛起、国君公室衰微、兼并酷烈,社会动荡不安,上下失序,各层级的旧有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列国纷争也促使历史由分裂趋于统一。使学生能够将春秋战国时期政局的巨变置于特定时空下理解,并为经济和思想上的变动做好铺垫。
探究二:为什么争?怎么争?
过渡:为什么各个国家偏偏在此时开始争夺土地呢?西周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土地与之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上节课我们讲过,在分析经济变动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生产力,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西周到春秋战国这段时间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西周时期,人们用什么耕作土地啊?
生:石器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犁牛耕和冶铁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荒地开垦的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多,这与井田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井田制规定土地是国有土地,耕种的土地是分封来的。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封的土地尚且耕种不过来,更无暇顾及其他荒地。但随着铁器牛耕的普及,人们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当自己分内的土地耕种完成之后,就去开垦其他荒地,都是什么人开始开垦私田呢?平民、逃亡的奴隶开垦私田成为了自耕农,贵族开垦私田成为了地主。这些土地不是周天子分封的,不归国家所有,所以不用缴税,这样一来,人们更加热衷于开垦私田,而国家分封的土地逐渐荒芜。相应的土地制度也从土地国有的井田制逐渐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春秋》这样记载当时的社会状况“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作指的就是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分地指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下的个体劳作。这句话说得就是在井田制度下人们干活都偷懒,而自己耕作时都各尽其力。
师:由于国家土地的荒芜,国家的税收减少,那国家也开始重新想办法剥削,怎么剥削呢?还是交地租。鲁国最先开始了税制改革,称作“初税亩”。也就是说现在按照农民实际耕作的亩数,不管公田还是私田都要缴税。国家由此变相承认了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而后各国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始了改革,比如说,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其中“衰”同“缞”,意思是等差,意思是按照土地质量的好坏程度来缴税。魏国的李悝提出“尽地力”,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并督促农民生产,以此来提高农业产量。所以在春秋战国政治大变动的背后,是经济上的大变动。经济基础从原来的井田制变为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阶级关系从原来的贵族与奴隶的矛盾变为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过渡: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的变化,变法成为了各国不能回避的道路。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这段材料,结合我们刚才所学,从政治变动和经济变动两个角度,说一说这一时期变法的必然性。
生:回答。
师:变法的必然性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逐渐兴起,封建经济逐渐发展,土地成为衡量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政治上,各国统治者出于争夺土地的需要开始进行兼并战争,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获得财富后将目光投向了政治权利之上,打击奴隶主贵族。于是自春秋后期开始,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变法。在战国时期众多的变法运动中,商鞅变法是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我们以商鞅变法为例,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主学习,说一说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生:回答
问题:商鞅变法有何重要意义?
师: 商鞅当政18年,秦国国力大增。行法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然而,商鞅变法也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并灭族,但“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极大地推动了秦国向成熟国家的过渡。一是表现在按地区划分国民,变法彻底否定贵族等级分权的体制,瓦解了血缘组织,普遍推行郡县制。二是公共权力进一步发展,变法否定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实行新的任官制度,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发放俸禄,建立考核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经济上的变动引导学生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失序与各国变法运动兴起的内在联系,。同时,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商鞅变法的重大意义。
探究三:谁为纷争乱世发声?
过渡: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沧桑巨变的历史环境中,旧的统治秩序逐渐瓦解,而新的统治者尚未建立起绝对的权威,社会环境和学术氛围相对宽松,于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天下,关注民生,著书立说,为当时的纷争乱世提供恢复或重建社会秩序的不同主张,反映他们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群人就是士阶层。正是先秦时期的这些先贤奠定了中华民族“上医医国”的优良传统。他们的主张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诸子的思想创新。
问题1:士阶层是什么人?他们是如何出现的?
师:首先第一个因素,春秋末年,贵族专政的世卿世禄制逐渐瓦解,许多贵族逐渐没落。必须从事各行各业,客观上促进了“学在官府”转到“学在民间”。第二个因素,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成为列国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变法确立了新型中央集权官僚制。新兴阶级需要探索新的治国之策,以及相关的政治思想理论,因此他们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作为他们思想上的代言人。第三,由于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又有大幅度的发展,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不断瓦解,促使士阶层关注和但又社会发展的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办法,提出一些列主张,到了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同时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提供思想环境。
问题2:诸子百家如何应变?
师:春秋后期的鲁国人孔子,对周天子仍抱有期望,以“仁”、“礼”为核心,开创了儒家学派。孔子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为政以德,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秩序。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推动了学术下移。
春秋后期楚国人老子,在目睹周王室越来越衰败后,思想变得消极起来。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开创了道家学派。道家探讨“道”的目的不是关心天地万物从何处来的问题,而是为人间的秩序和事务寻找依据。在治国方案上,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但又并非完全“无为而治”,而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问题3:孔子和老子的主张是否改变了列国纷争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师:了解思想应立足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儒家主张讲王道回到商周社会,道家思想体现了消极、软弱、“无为”的思想倾向,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价值诉求。显然,道家思想难以适应战国争雄时代的需要。我们会发现他们都主张回到从前的社会,哪些人会希望回到从前的社会?
过渡:孔子和老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这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同,因此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被诸侯国采纳,也没有改变列国纷争的局面,却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以士阶层为主体的思想家,在孔子、老子等思想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不同的主张和见解。
问题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师:战国中期邹国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提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只是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子,则发展了孔子“礼”的学说,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对此提出“礼法”并重。他希望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在尊君的同时强调人民地位的重要性。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诉求,但由于理想化色彩太浓,没有被统治者采纳。
师: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提出了与孔子“仁”的思想完全相反的“兼爱”学说。“兼爱”时墨子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体现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就是“非攻”,在国家政治上就是“尚贤”。墨子还主张节俭,其主张说出了底层百姓的心声,故深得小农及小手工业者的支持。墨家一度成为显学。与儒家之间的争论贯穿于先秦时期。
战国末期,韩国韩非发展在荀子学说的基础上发演变,建立法家学说。他同样相信人性本恶,他与儒家最大的不同有三点:第一,法家认为历史向前发展,当代胜过古代,要进行改革,不能以先王之道,治当今之世。从统治思想上看,儒家强调的是法先王,用古代的统治经验治理当下。法家则是法后王的典型,他们认为以后比现在要强,所以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改革。第二,法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第三,主张以法为本。也就是以法治国。所以,韩非以君主利益为出发点,主张法、术、势兼用。法是法律,用来统治全体人民的工具;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手段;势是权势,是君主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权利。法家的主张符合历史潮流,所采纳它的秦国也最终实现天下一统。
设计意图: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思想,讲解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所体现的共同人格精神,学生通过感悟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可贵的精神群像,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探究四:如何走向统一?
过渡:战争、迁徙是文化交流重要的传播途径,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华夏文明得到扩大。何为华夏?
师: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居住在中原周围的戎狄蛮夷不断侵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斗争,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他们之间通婚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晋献公就曾娶过三个戎族女子,晋文公的母亲就是戎族人。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的交融逐渐促成了相互的地域认同与血缘认同。进入战国后,长期的频繁往来和杂居生活,使华夏民族的文化圈不断扩展,戎狄蛮夷逐渐融入了华夏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也不断吸收大量的新鲜血液,成为较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设计意图:千百年来,“华夏”含义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融,而明确华夏的含义是理解华夏观念形成的关键。因此,教学设计中,以追溯“华夏”的含义为切入点,通过材料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知道华、夏以及华夏的含义,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从而对华夏观念、民族认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增强民族认同意识。
三、课堂小结:
综观春秋战国时期,“变”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政治上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经济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巨变;思想文化上诸子百家的应变。正这样巨变的时代造就了我国历史上最混乱也最传奇、最伟大的时代。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了众多家喻户晓的历史成语典故;留下了改革乱世的勇气与担当;留下了中华文明奠基时代的辉煌灿烂;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汇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最初认同……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在我们中华文明演进中承上启下,文化源流中承前启后,是我国历史上群星辉映的浪漫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
设计意图:突出这一时期“变”的主要特征,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在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认知,同时也能通过教师的小结再次体会本课的重要知识点,以加深印象。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并选取一个学派,完成一个500字的论文。
设计意图: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认识到诸子百家对中国的重要贡献。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关系图示的板书,提炼重点,有利于学生把握线索加深印象,把握政治、经济、思想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