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课时
21 杨氏之子
第1课时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导 入 新 课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招贤纳士,著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走 进 作 者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载了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
“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杨氏之子
解 题
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别人;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识 字 解 词
(1)根据拼音读一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识 字 解 词
qín yì
禽 诣
惭愧
熠熠生辉
我来组词
识 字 解 词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识 字 方 法
加一加:讠+旨=诣
换一换:诣-旨+舌=话
梁、禽、诣
字 词 梳 理
(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怎样正确书写?
(2)分享你们的巧记字形的方法 。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字 词 梳 理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诣
禽
梁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字 词 梳 理
巧记字形:
禽:“离”不开“人”。
字 词 梳 理
我会写
诣
写一写
右下部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 词 梳 理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 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
(2)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字 词 梳 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甚:很。
惠:同“慧”,智慧。
诣:拜访。
其:他的,指孩子。
乃:就,于是。
为:表示行为的对象;替。
设:摆设,摆放。
示:给……看。
曰:说。
应声:随着声音。
未:没有。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禽”指的是鸟类。
词 语 理 解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意思。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课 文 翻 译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指 导 朗 读
整 体 感 知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小组合作,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整 体 感 知
一、看拼音,写汉字。
liánɡ ɡuó jiāqín
( ) ( )
二、辨字组词。
梁( ) 离( ) 及( )
粱( ) 禽( ) 乃( )
梁国 家禽
课 堂 练 习
梁国 离开 及时
高粱 家禽 乃去
三、解释加点的字。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惠:同“慧”,智慧。
示:给……看。
课 堂 练 习
板 书 设 计
杨氏之子
梁、禽、诣
课 堂 总 结
课文讲述梁国“杨氏子”的故事,通过孩子的妙答,表现了他的风趣、机智。
这一段写出了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朗读、背诵课文。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