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课时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2课时
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 )写的一篇( )。作者采用( )的手法,按照( )、( )、( )、( )的顺序来叙述李大钊被害的过程。
李星华 回忆录
首尾呼应 被捕前 被捕时
法庭上 被害后
复 习 导 入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开篇直接交代了要回忆的时间,照应文题与结尾。强调了“永远忘不了”,同时也点明“忘不了”的原因一“那是父亲的被难日”。
交流学习第一自然段
品 读 感 悟
交流学习2-7自然段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 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品 读 感 悟
勾画出父亲为了革命日夜操劳的语句。
文中哪些事情写出了革命形势非常严峻?
张作霖要派人检查; 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 含糊地对待我的提问; 工友阎振三被抓。
品 读 感 悟
父亲一向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勾画父亲对我们慈爱的语句。
品 读 感 悟
这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 时候,而且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 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父亲每次都会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这次却回答得这样含糊吗
品 读 感 悟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象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表现了父亲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品 读 感 悟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把革命视野看得离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交流8-18自然段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还纷乱地喊叫,这是敌人在虚张声势。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在敌人面前。“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表现了父亲的沉着、镇定和无畏。
品 读 感 悟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从“不慌不忙”可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而对敌人,父亲是沉着冷静的,对于这一天的 到,亲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品 读 感 悟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我”的心理与神态表明“我”很害怕,她从侧面说明当时的情形非常紧张。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不要放走一个”的吼,叫“一拥而入”“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枪口对着父亲和我”,这些都说明了敌人的残暴。宪兵、侦探、警察倾巢而出,可见敌人对李的重视和恐惧。
品 读 感 悟
为什么要描写阎振三的头发和脸?
从描写中可以看出工友阎振三经历了严刑拷打。但是他依然没有供出父亲,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想一想
品 读 感 悟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乱蓬莲的长头发“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研读19-29自然段
品 读 感 悟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思考: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
想一想
品 读 感 悟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不动摇
面对亲人不忧伤。
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因为
所以
品 读 感 悟
坚定沉着
将生死置之度外
说一说,法庭上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品 读 感 悟
父亲是一个对孩子慈爱,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父亲。
在女儿眼里
说一说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品 读 感 悟
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照应开头。这种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
学习第30-33自然段
品 读 感 悟
当全家听到父亲被害的噩耗后悲痛万分,母亲说:“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她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同时表明她们没有在悲痛中倒下,要铭记父亲被难的日子,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要继承父亲的斗志把革命进行到底。
读一读
品 读 感 悟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使读者对人物的做法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更深的印象。
“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前面埋下伏笔
后面揭示答案
找一找课文还有哪些前后照应的句子,画出来,并说说前后照应的好处。
品 读 感 悟
我能概括课文的主旨。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险恶、危险 ,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 与父亲的处变不惊 ;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 ,被害后写了无比沉痛 ,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忠于革命 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 。
品 读 感 悟
面对敌人残酷审讯,坚贞不屈的赵一曼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除了李大钊,我知道为国牺牲的革命者还有哪些?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品 读 感 悟
为了不暴露目标,在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
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品 读 感 悟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青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
他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编辑《新青年》,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1920年2月,他同邓中夏一起,在北京大学里秘密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李大钊领导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拓 展 阅 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中共北方区党委书记,后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他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改组国民党和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起了积极作用。1924年代表中共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
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广大群众,同敌人展开英勇的斗争。他成了军阀、反动派的眼中钉。1927年4月6日反动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同志在狱中受尽了种种残酷的刑罚,他的全部指甲都被凶狠残暴的敌人拔掉了。但是,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拓 展 阅 读
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敌人丧心病狂地折磨李大钊、绞刑竟用了四十分钟之久。
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拓 展 阅 读
1.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
2.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 )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一、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描写?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课 堂 练 习
二、朗读课文,在法庭上李大钊面对亲人的哭声和喊声是怎样做的 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三、再读课文,我知道:
(1)填空题:他(父亲)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一他对于________________的信心。
(2)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因为那一天是“我”的父亲的______________,“我”的父亲是______________。
课 堂 练 习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革命事业
被难日 李大钊
被捕时
被捕前——忠于革命事业
十六年前
的回忆
法庭上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板 书 设 计
课文通过对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被捕遇害前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还展示了革命先烈面对敌人时的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读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课 堂 总 结
这一段写出了嘎子机智勇敢、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搜集李大钊的故事,然后分享给同学们。
作 业 布 置